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情感、职业以及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现实与精神压力,加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对心理素质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并且建构安全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郑彬  张玉红 《安全》2018,39(2):40-42,45
大学生实习安全事故频发,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辨识不同实习类型的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实习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定符合专业风险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加强实习期间安全管理、建立实习安全事故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模式,保障大学生实习安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已经开始独立生活并且广泛接触社会,将要面对社会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容易演变为安全事故。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安全,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面对风险隐患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风险概率。高等院校要为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让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让学生更好地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大学生安全与预防教育》一书围绕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阐述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安全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全书一共14章,涉及到安全教育的多个方面,是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优质读物。  相似文献   

4.
正视大学生安全教育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安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意外事故案例的逐年增多,正视大学生安全教育,也就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必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5.
《安全》2020,(7)
为推动不安全心理研究的发展,从心理层面控制或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主要从不安全心理类型、研究领域、影响因素以及不安全心理测量4方面来解析不安全心理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在不安全心理类型方面,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有8种不安全心理类型;在不安全心理研究领域方面,不安全心理在煤矿和建筑行业研究较多;在不安全心理影响因素方面,仅对不安全心理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在不安全心理测量方面,国内不安全心理测量方法仍是借鉴国外,并且国内不安全心理测量量表较少。总之,目前对不安全心理的深入研究较少,未来需要从量表开发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不仅给当事人和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而且对高校师生心理情感以及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后,若无法得到及时的疏导缓解,可能会影响其思维与行为。部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之后,心理疾病带来的痛苦与愁闷无法得到排遣发泄,就可能出现危害自己和他人安全的极端思维与行为,从而威胁校园管理安全。对高校而言,通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思维与行为习惯,对安全校园建设目标推进是有益的。在当代高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7.
正当代人的心理健康意识正在提升,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也趋于理性与客观,心理健康对个人与社会都有积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新闻媒体经常报道大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成长,更影响着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群体,大学生应该积极面对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心理安全建设尝试解决问题,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竞争激烈,生活、学习、情感方面都可能造成精神压力,思想观念也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大部分高校都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专门负责关注、研究和疏导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毕竟心理健康既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校园安全管理与社会治安,同时还关系到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大学生心理健康会影响大学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内容观点陈旧,教育手段单一等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培养学生健全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教育的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切实做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然而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由于升学导向等因素影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更偏重于智育,德育教学工作价值存在被低估的嫌疑。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不管是个体安全事件,亦或是群体安全事件,究其发生之背后原因,与学生心理、教师师德、个体行为等因素出现负面问题有一定关系,德育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正确教育导向。校园安全事件发生是基于错误行为决策,而错误行为决策与安全心理有着对应逻辑关系,德育教学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积极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当师生都处于一种积极健康心理的状态时,其心理安全建设是有效的,从而不容易做出错误的行为决策,自然有利于校园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1.
张轩豪 《安全》2019,40(4):69-71
论文结合现有文献分析了大学校园存在周边环境复杂、学生安全意识薄弱、未能落实安防制度和安全责任、安全设备运用不足等问题,提出大学校园的安全工作应遵循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原则,建议通过安全人防的岗位责任制、培训机制、安保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动机制、奖励机制,以及技防的安防设备配置全面规划、意外安全事故风险防范、安防设备和技术的自主创新等方式,来改善大学校园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违章行为与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据统计,“三违”是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罪魁祸首。分析众多事故的原因,无外乎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归根到底也是人的因素造成的。违章行为是“三违”的表现,它不仅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观念落后、安全文化素质及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人的心理因素,职工的心理隐患是不安全行为的潜在帮凶。研究人的心理因素对违章行为的影响,寻找出一套强化安全心理素质、调整心理因素的方法,对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杜绝违章行为,减少伤亡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深化阶段、各种矛盾凸现的大背景下,高校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加强高校危机管理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在对高校危机管理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就高校危机管理的一些理论问题做了较为详尽的研讨。概括总结了高校危机的5个特点和5个类型;提出了高校危机管理“四位一体”对策方案,即以解决高校管理者危机管理意识为前提,以危机管理责任制度为核心,以推进高校危机管理法制化导向,以提高教职员工、学生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综合推进,治本长效;直观提供了高校危机管理体系构架示意图;对危机责任在危机管理中特殊性进行了重点探讨。为高校应对未来各种危机,赢得有序稳定发展环境,创建和谐校园,走上现代大学之路提供了一定理论指导和实践例证。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校园安全问题也突现出来,越来越需要人们的关注并采取有效的对策。笔者探讨了目前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全民安全素质,进行校园安全立法,为校园安全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加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增强搞好高校校园安全的责任意识,营造一种大家都关注高校校园安全的氛围,在预防上下功夫。另外还强调,高校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学校自身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因此,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支持和维护。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生产经营企业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行为及心理特征,从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人的因素3方面,现场调研182名员工。通过系统聚类分析,获得4个典型因素。根据卡方检验,建立疏散影响因素列联表。从不同企业、性别、年龄、文化程度4方面,分析火灾中个体疏散行为及心理特征。结果表明:火灾中人员的逃生意愿跟学历背景有明显关系,学历越高自我逃生的意愿越强。定期应急演练及日常安全学习,能够促进人员安全疏散。在帮助他人、逃离现场、采取控制措施等方面,女性与男性有明显区别。企业应在日常应急管理中,关注不同学历、性别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应急器材使用和事故控制措施的演练,以提高员工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从业人员心理测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人为因素是导致我国各类煤矿安全事故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为了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 ,笔者对煤矿作业对人提出的安全心理素质要求进行了探讨 ,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生产关系进行了工作分析与职务分析 ,建立了以能力与非能力因素为基本内容的心理测试指标体系并对这一体系的科学性进行了验证。应用实践表明 ,该体系为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沙漠公路驾驶员心理、生理特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沙漠公路交通安全现状,采用动体视力、速度估计、复杂(选择)反应、处置判断、血压脉搏检测仪等驾驶适宜性检测仪器,就长期从事沙漠公路运输活动的驾驶员群体进行了包括视觉、速度估计、反应、判断等在内的心理、生理特性的实地测试。检测结果初步表明,沙漠公路特殊的线形布设和修筑技术特征以及沿线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得驾驶员表现出有别于一般绿洲公路的驾驶心理和行为特性,其主要表现在在沙漠环境中,驾驶员的动体视力要较静体视力受到更大的影响;急躁心理影响,沙漠公路驾驶员的速度估计和复杂反应时间相应指标值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沙漠公路驾驶员复杂反应错误次数和处置判断错误次数均高于绿洲公路。  相似文献   

18.
分析心理契约与安全感内涵,进一步探讨煤矿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形成过程及其与安全感之间的关系模型,指出心理契约是影响员工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根据心理契约的动态发展特性,提出煤矿企业员工安全感3阶段培育策略。指出通过生产设备本质安全化、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行为矫正与安全心理培训等手段建立良性互动的心理契约,是培养煤炭企业员工安全感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在煤炭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可以强化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心理约束,提高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干预能力,进而增强煤炭企业员工的安全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对遏止煤矿重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入因果图法和层次分析法,将影响心理安全的因素用因果图进行分析和表示,然后根据一定的内在机理将因果图转换成AHP的层次结构模型,求得个因素事件的权值,得出个因素事件的重要程度,从而确定关键因素,即为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评估方法在评价区域性企业整体应急能力的过程中未考虑评价者心理偏好与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1种基于前景理论(PT)与信息熵(IE)的评价模型,并设计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能力评价体系。首先以区属整体企业为单位构建心理损益矩阵,然后运用信息熵理论修正指标权重结构,最后依据前景理论计算得出各区、各指标的综合前景值并以此分析排序。实例表明:影响各区企业整体应急水平的共性问题在于应急组织体系不完善和应急救援力量不足,该模型对政府监管部门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加强地区企业整体应急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