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峰 《世界环境》2013,(6):74-75
英国是一个岛国,西临大西洋,国土分布在北纬50°到北纬60°之间,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气候温和,在四季循环交替之中,温度很少超过32度或是低于零下10度。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风雨、洪水、风暴潮等,极少发生干旱和雪灾。  相似文献   

2.
<正> 海底热流研究的首次尝试是 S.E.布拉德(Bullara)于1952年在大西洋进行的。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七十年代以后,海底热流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到1975年为止,世界各国在海洋中总共测量了3718个热流数据,占全球5417个热流数据的三分之二以上。最近几年又有新的增长。众所周知,海底热流的平均值同大陆热流的平均值相等。但是,由于海底面积极其辽阔,地球内部通过海洋散失的热量远远超过从大陆散失的热量。此外,还应看到,由  相似文献   

3.
王琼  李乃稳  王月  李龙国 《环境工程》2016,34(11):49-54
跌坎作为连接水流上下游的主要措施,水流在跌落过程中其溶解氧迅速增加。以水体氧亏率为指标,研究多级跌坎水流流态为自由跌落水流时的水体复氧过程和机理,结果表明:可将水流自跌坎跌落至下一级跌坎上的整个区域分成水舌空中跌落区(I)、回水区(II)、冲击与水跃区(III)和水流平顺区(Ⅳ),水舌空中跌落区和冲击与水跃区为复氧的主要区域,水体在空中与大气充分接触以及水流流动过程中的自掺气是水体复氧的主要途径;水流流经跌坎时的氧亏率随着单级跌坎高度、多级跌坎级数、跌坎总坡度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水流紊动程度呈正相关,随着跌坎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很久以来人们即认为热带雨林的燃烧改变地球的气候,因其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妨碍了地球上碳的有效消失,使得热量聚集在地球的大气层中。例如,亚马逊河地带的森林通过光合作用每天每公顷可固定9公斤碳。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从赤道地区向外散发热量时。这一过程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温室效应加剧导致的气候变化将会引起水文系统的变化.随着气候要素的变化,水文变化将会在全球呈现出区域差异性.因此,有必要开展局地和区域尺度上的水文变化影响研究,评价不同区域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对广泛的瑞典流域上气候变化的水文影响(响应)进行评估.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气候模型中产生的气候变化信号转换输入到水文模型中.利用瑞典区域气候模拟计划(SWECLIM)生成的区域气候情景,我们进行了几次水文模型模拟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根据流域的地理位置处于瑞典北部或南部,气候变化对河道水流的分区影响是显著不同的.此外,预测的水文变化不仅与用于确定区域气候模型边界条件的全球气候模型的选择有关,而且与人为气体排放情景的选取有关.  相似文献   

6.
霍寿喜 《环境》2004,(1):30-31
冬季气候的最大特点是气温低,湿度小,这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冬天如果善于营造身边的小气候,将帮你安然度冬。冬天,您会穿衣服吗? 人穿了衣服,衣服与衣服、衣服与肌肤之间便形成了局部气候环境,这便是衣服小气候。适宜的衣服小气候有助于调节体温、保持健康。辐射和对流散热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法。寒冷季节,外界温度低,皮肤表面辐射出大量的热,通过体表空气对流,身体就会发冷。如果穿上棉衣,就会立刻感到暖和。这并非因为棉衣可以产生热量,而是中间的棉絮或其絮状物(如丝棉、合成羊毛等)使身体热量不易向外  相似文献   

7.
北大西洋周边区域(SCANNET区域)涵盖了广泛的气候区、自然环境和可用自然资源范围.除了最北部地区,至少自最后一次冰期结束以来,这里就有人和多种文化存在.然而,该区在大的地理尺度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影响着全球气候并支撑着在北极地区和世界其它大陆之间迁徙的动物.这一区域的气候、环境和土地利用正在发生急剧变化,预测显示,全球变暖在这里的表现会更强,而土地利用的增加会使剩余的野地急剧减少.因为本区大部分地方人口稀疏(如果有人居住的话),过去环境变化及其影响方面的观测记录也都是很少而且时段很短的.然而,记录现在正在进行的变化、认识这些变化的驱动力和预测这些变化的后果变得非常重要了.为了促进认识全球变化对北大西洋区域陆地的影响的研究,同时也为了实时监测这种变化,2000年欧共体资助成立了一个研究站点网络及其下设机构,命名为SCANNET--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瑞典、挪威、丹麦、冰岛的泛称)/北欧陆地野外基础网络.SCANNET目前包括9个核心站及当地网络里面的5个站,它们一起覆盖了该区当前气候和预测的变化的广泛区域.气候指标在网络内部是共同的,而每个站点都选择特殊的环境和生态主题进行精细观测.这既保证了主题覆盖面的多样性又保证了专门技术的多样性.我们总结了SCANNET到目前为止的发现,并概述其资料基础,以增加对北大西洋环境变化数据的了解.同时我们也总结我们在理解方面的重要缺陷以及SCANNET已经存在机构和行动在促进今后的研究、监测和野外实证行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更快推进气候变化问题相关科技研究,美国和欧洲联盟(EU)2003年2月同意在6个关键领域协调研究活动.这些研究领域包括制定氢能源技术标准、加强研究碳循环、建立全球观测系统、研究气溶胶和气候的相互关系、研究碳捕集和储存以及研究全球洋流. 大西洋两岸的双方已经在上述领域进行了研究,双方2002年用在气候变化相关项目上的费用超过10亿美元. 参与2月会议的是EU和美国研究项目的高层决策人员,即欧洲委员会的研究董事长、美国的全国科学基金会、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及能源部. 双方决定2003年晚些时候在意…  相似文献   

9.
衣服气候     
人穿上了衣服,衣服与人体之间便形成了局部气候环境,称之为衣服气候。适宜的衣服气候有助于调节体温,维持健康。辐射和对流散热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法。当外界温度低时,皮肤表面辐射出大量的热,通过体表空气的对流,身体就会发冷。如果我们穿上棉衣,盖上棉被就感到暖和。这并非是棉衣棉被可以产生热量,而是在它们中间含有松松的棉絮或其它絮状物,如丝棉、腈纶、驼毛、合成羊毛等。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暖是当前最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在应对气候变暖的问题上,英国可谓是世界上态度最积极、行动最领先的国家之一。继2008年发布《2008气候变化法案》成为全球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后,今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又公布了《(英国低碳转型发展规划)白皮书》,使得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制定全国低碳发展战略规划的国家。英国“两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发展模式为我国“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赤潮生物毒素及其对鱼类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70年代以来,海洋污染日趋严重,赤潮发生的次数也随之增加,特别是日本和美国。赤潮的发生,对水产资源危害极大。1971-1973年日本发生一次赤潮,使养殖的(鱼师)和对虾大量死亡(1)。1968年英国沿岸玉筋鱼和裸玉筋鱼因摄入原膝沟藻(protoganyculax ta-mermensis)引起大量死亡(2)。美国佛罗里达沿岸赤潮期间,赤潮生物毒素杀死大量的鲶、鲻和鳗等(3)。White(4)曾报道,1976年和1979年加拿大芬迪湾的大西洋鲱鱼(Clu-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发表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称21世纪上半世纪大气中温室气体(GHG)浓度的变化会加快平流层中氯氟烃(CFGs)的去除.英国伯克郡气象局的Neal Butchart和Adam Scaife预言由于GHG的积累预计2050和2080年CFGs的去除水平将分别提前到2045和2070年.他们认为,由于对流层GHGs浓度增加有利于损耗臭氧的物质如CFCs从对流层向平流层下部的输送,故臭氧空洞恢复的时间将缩短.CFCs到达平流层下部后很快被光解,加快了整个CFC清除过程. 研究人员所得结果是基于使用一种全球气候模式和研究涉及时段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假设.以前…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地球上的大气层一直被人们看做是二氧化碳(CO_2)的落脚之处,由于耽心全球性气候变暖,日本科学家正把目光转向一个新的出路—海洋。气体如果聚集在大气层上层,热量就会散发不出去,造成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它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水上升时还会造成洪水泛滥,某些地区又由于旱情加重,庄稼欠收,成干上万种生物灭绝。许多工业国目前正抓紧解决CO_2的排放  相似文献   

14.
正据外媒报道,强大的冬季风暴乔纳斯(Jonas)裹挟强风暴雪,袭击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和东北部部分地区,科学家都尝试解释其原因.据报道,近期大气环境和大西洋海温均异常适合冬季风暴发展,气候变化也可能加剧暴风雪.目前,大西洋部分海面水温比平常高出约3摄氏度,使大气中水汽增多,造成更多降雪.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气候学家雷恩伯思指出,大西洋水温偏高,部分原因是由于全球增温.  相似文献   

15.
胡世雄  郭启顺 《环境》1996,(5):14-15
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在1990年以前一百多年中最温暖的六个年头(1981,1983,1987—1990)都出现在八十年代。最近英国气候专家分析了世界各地气候资料后肯定:1995年是近140年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年平均气温比1961-1990年间的长期平均气温高0.41℃。这种全球变暖现象及其对整个地球环境系统的影  相似文献   

16.
气候组织     
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于2004年由时任英国首相的托尼·布莱尔先生和来自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20位商业精英和政府领袖共同发起成立。到今天已发展成为在全球最享有盛誉的专注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非政府、非营利性机构之一。发展至今,气候组织的活动和项目已涵盖应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候影响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于1981年2月23日至27日在内罗毕举行第一次会议。主要议程是:讨论顾问委员会的作用;总结世界范围内气候影响的研究;世界气候影响计划的建议、课题及经费分配等。会上,宣读了十二篇论文。我国代表宣读的《中国近来气候变化与变率及其影响》的论文,受到与会者的欢迎。世界气候规划(WCP)是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等机构联合组织的大规模研究世界气候的规划组织,是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气象科学研究规划。它(WCP)由四部分组成: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世界气候应用计划,世界气候影响计划和世界气候资料计划。  相似文献   

18.
西太平洋热带海域降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8年在西太平洋热带海域采集雨水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偏酸性(pH<5.6).雨水的化学组成结构主要受海盐的影响,这与我国大陆上雨水的情况很不相同.将西太平洋热带海域降水化学特征与南印度海域和西大西洋海域的降水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两个海域雨水中的SO~(2-)受非海盐源的影响比西大西洋海域的小.  相似文献   

19.
受西风控制的天山地区黄土广泛分布,是中亚重要的黄土分布区之一。这些陆相风成沉积物为研究中亚干旱区气候环境变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载体。本文选取天山北麓博乐地区一个厚为12.7 m的黄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磁化率、粒度指标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古气候意义。结果表明:(1)博乐黄土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是典型的风成沉积物,成壤作用很弱;(2)博乐黄土磁化率变化主要受控于风力强度;(3)剖面粒度的环境敏感粒级为31.7μm、31.7—282.5μm,分别可能代表风暴过后的浮尘堆积和风暴过程中风力近距离搬运的沉积物组分;(4)博乐黄土MIS(海洋氧同位素)3阶段记录了多次千年尺度气候事件,能与北大西洋Heinrich事件和D-O事件对应,表明中纬度西风环流在传递北大西洋信号到东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船舶碰撞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已成为船舶航行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针对船舶碰撞事故,构建了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与模糊层次分析(FAHP)方法相结合的船舶碰撞事故致因分析模型(即FRAM-FAHP法),从事故致因分析入手,将事故相关事件转化为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从功能特征角度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