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将人类需水量纳入了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而初步探讨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估算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植被需水量及人类(生活和生产)需水量,得出当地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34.81×108m3,并提出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应根据现在和将来有效供水量和生态环境年需水量综合考虑,确定适当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和规模,以维系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生态系统的分类,分别计算了山东省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水库生态环境需水量和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山东省生态环境需水量为上述各类型生态环境需水量之和。计算结果表明,山东省2000~2005年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342.64~345.01亿m^3。山东省2000~2005年生态环境需水保证率均小于50%,生态环境用水无法得到保证,且丰枯年份之间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冯宇 《四川环境》2010,29(4):68-71
以流经成都市中心城区的主要河流—府河、南河及沙河"三河"为研究对象,在成都市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背景下,从满足河流水质要求出发,对"三河"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三河"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三河"流量还不能达到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所需的生态环境用水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成都市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过程中河流水质改善及水资源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杨芸 《四川环境》1999,18(1):19-24
本文首先介绍了成都府河望江公园段多自然型护岸工程的由来,然后通过简述国外多自然型河川治理常用方法论述了对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最后在对府河多自然型护岸设计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试验工程的深远意义及其对今后工作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崂山水库上游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崂山水库上游区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089.78×104m3,其中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792.7×104m3,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91.95×104m3,水库生态环境需水量为5.13×104m3.崂山水库上游区生产生活用水总量为63.67×104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032.7×104m3,说明从全年来看该区域生态环境需水能够得到基本满足.但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大部分集中于丰水期,枯水期的生态环境需水可能无法保障.  相似文献   

6.
潘倩  周春兰  徐亮 《四川环境》2013,(Z1):51-54
本文简要介绍了遥感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现状,论述了多源遥感信息在四川省生态监测中的主要应用,摸索出适合本省省情的生态遥感监测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与荒漠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胡杨林对环境的适应,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这一对立统一关系的阐述,说明了胡杨林在荒漠区的生态经济地位,最后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将以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为例,研究基于城市新区规划发展目标、确保水质达标情况下的生态环境用水需求。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是维持河流稀释净化能力需水,经预测,近期2020年为14.61亿m3/年、远期2030年为18.58亿m3/年。要保障如此大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必须采取控制发展规模、提高用水效率、节水降耗,加快污水设施建设、提高排水标准,加快再生水和雨水综合利用,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实施"引青济岷"跨流域调水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生态环境需水量成为区域(或流域)水资源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依据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城市等级划分的原则、指标体系和评判方法,其中指标体系由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和16个单项指标构成,并选择水资源优越的安徽省六安市为研究区.根据2008年统计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城市等级进行了判定,结果为:六安城区所属城市级别为Ⅲ级,即中等城市,符合实际情况,说明该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科学可行.同时,对影响城市等级的瓶颈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建立四川省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四川省18个地级市生态质量评价和区划,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可视化与直观化。评价结果与四川省生态质量实际状况相对比,表明了RBF网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为实现四川省生态质量的保护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疆平原区荒漠和绿洲两种生态系统的分析,特别是对天然绿洲生态系统中人工绿洲水资源利用方式及过程的分析,尝试性提出生态需水量在流域规划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定位、不同生态系统的保护方式和基本生态水量的确定方式,并简述了新疆奎屯河流域以生态退水作为恢复流域生态水量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何真 《四川环境》2008,27(1):120-124
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四川省提出了“生态四川”的发展方向。实践“生态四川”离不开法律的支持,而四川省现有的生态立法存在一些不足,成为制约建构“生态四川”的瓶颈。因此应在“生态四川”基本理念的指引下,在立法上进行价值取向、方法论和权利配置手段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四川”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重点和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二○○一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邓跞  杨顺生 《四川环境》2003,22(6):45-47
论文以四川省2002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力依据,对四川省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2001年人均生态赤字为1.115hm^2。这反映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此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  相似文献   

14.
徐文贤 《四川环境》2007,26(6):63-68
采用现场调查监测,并结合收集的水电、渔业等方面资料,对闽江上游渔塘溪支流上的布上、碧州、马坪三级电站开发对植被、水土保持、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水质的影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电站开发造成库区污染严重、富营养化、河段断流并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等。提出其环境减缓补救措施及今后闽江支流梯级电站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研究和应用较广泛的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模糊综合法、层次分析法、生态足迹法等评价方法还处于学术理论探讨研究和应用尝试阶段;生态机理法、生产力法、生物多样性法等评价方法是目前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中常采用的评价方法,但这些方法缺乏宏观性、综合性。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单项环境因子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点段相结合评价,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相结合是今后评价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构建合理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是科学监测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为有效监测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本研究构建了一套与 IAEG-SDGs全球指标框架吻合、对应生态环境部主管部门职责且有数据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可持续发展子目标及评估指标的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子目标整体表现较好,但具体表现仍然存在差异。据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估体系、强化重点领域短板研究、提升中国生态环境领域 SDGs的整体表现和增加国际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接纳度与认可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际河流的水事矛盾与水权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国际河流的水事矛盾,讨论了水权、水权与主权的关系、水权的作用与意义,提出应用水权理论解决国际河流水事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农业开发中存在的四个主要环境生态问题,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制约,提出了当前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建设的6项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