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像鹰一样     
有时候从头开始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想达到目标,就必须经历这种痛苦。尤其是当一切进展得并不顺利时,我们不应该一味抱怨已经过去的事情,或哀叹一切不如所愿,关键在于认定自己真正重要的和让自己感动的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怀着爱和信仰去追寻,最终就能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2.
像鹰一样     
有时候从头开始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想达到目标,就必须经历这种痛苦.尤其是当一切进展得并不顺利时,我们不应该一味抱怨已经过去的事情,或哀叹一切不如所愿,关键在于认定自己真正重要的和让自己感动的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怀着爱和信仰去追寻,最终就能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3.
文子 《安全与健康》2005,(2S):53-53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每个人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好的发展而制订着计划。制定目标时应考虑以下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每个人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好的发展而制订着计划.制定目标时应考虑以下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个男孩来到路旁的修鞋摊前,他把双手插在口袋里默默地看着修鞋老人给他修鞋。过了一会儿,老人对他说:“我想你该做点什么。”男孩说:“我帮不上你什么忙!”老人间:“为什么?”男孩从口袋里拿出双手:“你看,叫我怎么帮你?”他的两只手残疾了,全部扭曲着。老人看了一眼他的手,摇摇头:“不,我说的不是让你用手帮我做什么,我只是想让你和我说说话,其实这才是我最需要的。孩子,只要有一颗心就可以了,能给我讲讲你的经历吗?”望着慈祥的老人,男孩讲述了童年时高压电怎样夺去了他的双手,这些年来所遭受的歧视以及自己逐渐养成的冷漠……听完男孩…  相似文献   

6.
安全短笛     
责任是什么?是“份内该做的事”。如果去做份内不该做的事,那不叫负责,而叫越位或争权。做安全工作的人如果连自己的责任都不明白,那自己的安全就可能成问题。  相似文献   

7.
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法律学系经济法专业毕业典礼上,已故的我国著名法学家张国华教授对我们说过:"作为最高学府法律专业的学生,如果你们一生能够参与制定一部国家法律,就没有辜负国家和北大对你们的培养!"多少年来,这句毕业寄语一直萦绕心头,言犹在耳.只有去思考,去实践,去奋斗,才能领悟到它的深邃、艰辛和厚重.有人说,人生苦短.2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是人生中的几分之一.与我一起毕业的同窗学友,如今大都相继离法而去,但我至今无怨无悔.一个人可以失去地位、金钱和享乐,但不能失去追求.只要能够顺应时代、融入社会,做一点想做而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十分难得和幸运的.  相似文献   

8.
张沉 《现代职业安全》2004,(8):28-30,39
一个民族如果团结起来,将显示出无穷的力量……——记者手记我想一个人活着就得多做点事,而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为国家的职业安全卫生事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话语简单、平实,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而罗志明早就在悄然地实施着他的计划,14年间他往返内地与香港之间,连他自己也记不起有多少次了。拳拳爱国情,在一个香港青年的血脉中,默默地涌动着……  相似文献   

9.
不知你有这种感觉没有:你非常想逃避你目前的工作,非常喜欢别人的工作,觉得别人既轻松,又不少拿薪水,活得轻松自在,而自己的工作既繁重,又出力不讨好.所以你很想逃避自己的工作,逃避目前所服务的组织,很想明天就能转行做那种工作,那种"看"起来很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深度思考量化本是西方人擅长的思维模式,随着东西文化的交融,逐渐受到东方管理者的青睐。近两年,又因人们对 GDP 的畸形崇拜得以升温,具体表现为将本是对物质生产、工程技术和科学实验的定量管理引入到社会管理体系中,其结果是公众的不解与质疑。这不是对量化管理的否定,只是想表明:过分地迷信量化就会走进另一个误区,产生偏失;正如下厨做饭,油盐酱醋,都过天平和量杯,这菜怎么炒,不误事儿才怪?量化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是一本好经,是目标管理的尺度。可这经怎样念才能解决问题,关键在运用时,是否充分地考虑到我国现行的体制环境,这种环境对管理者的监督是否行之有效。没有这层保障,量化的作用如何发挥?再者,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鉴新闻学中的5个“W”和1个“H”。即 WHAT,什么:目标确定后,要充分考虑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任务要个别处理,哪些结果离目标最近?WHO,谁:谁最适合执行或谁应该参与这项任务?WHY,为什么:任务或工作的目标、动机?WHICH,用什么:使用哪些方法完成任务?WHEN,何时:何时开始工作、何时达到目标?HOW,如何:应该如何执行任务?将这些问题处理好,才算是建立了一个有效率、有成效的量化管理体系,才能最终实现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11.
跳蚤实验     
正生物学家曾经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这时跳蚤跳起来会撞到盖子。过一段时间后拿掉盖子,发现虽然跳蚤依旧在跳,但已经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结束生命都是如此。跳蚤并非是丧失了跳跃能力,而是基于盒盖的高度调整了自己的目标高度,使"跳不高"的观念渗入潜意识,于是跳跃的欲望和潜能就这样被自己扼杀,科学家对  相似文献   

12.
在南下的一节硬卧车箱里,我们一行刚开完劳动保护工作会议的安技人员,围聚在一起拉扯了起来。 1960年采矿学院毕业的大刘若有所思地长叹了一声,打开了话匣子:“在基层搞安技工作,没有多大出息。我们整天卖狗皮膏药,磨嘴皮,得罪人。有朝一日矿里出了大事故,恐怕连技术员的宝座也坐不成……”同侧坐的大陈也有共鸣,他补充说:“安技工作就象万金油,样样要通,样样都松。所以学不到什么东西。更主要是管理性的事务繁杂,坐不下来,又没有专一的课题研究探讨,想在技术上有进步可真难,哪能和搞科研、设计的人比呢?” 这些话对不对?安技工作有没有出息…  相似文献   

13.
功在不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告别虎年,喜迎兔年。新的一年开始了。当下我们该做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要立目标,定计划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目标计划,企业有企业的目标计划,国家也有国家的目标和计划。2011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也有  相似文献   

14.
北京特殊钢厂二车间准备工段导位组组长林同举在工作中多加小心,防止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伤人事故。 有一天,工段轧辊组有几个工人从废钢堆里找到了个氧气瓶,以为既是废瓶,不会有氧气,就抬到组里请林师傅用汽枪割开准备改作它用。林师傅没有贸然这样做,他想,如果瓶里万一有氧气,遇到明火就会引起爆炸,还是先用手锯把瓶口锯开看看。果然,当瓶口刚刚锯开一条缝,一股强大的气流就从缝里喷出米。大家面面相觑,都说:“亏了林师傅小心,这事想起来真有点后怕哩!”多一分小心少一分祸@董大同  相似文献   

15.
年中的时候,参加北京安防行业协会举办的一次研讨会,我提出了安防冬天可能会到来的观点.显然,在奥运如火如荼的大背影下显得有一点儿另类.在场的大部分同仁都认为我过于悲观.其实,不是悲观(黄金视讯今年做的非常好),而是想告诉大家要有一个对宏观经济和安防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增加点危机意识.如果安防冬天真的到来的话,让我们都能成为冬天里的一把火.  相似文献   

16.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提出了"多一盎司定律":即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但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却差别很小--成就突出的人只是"多一盎司"而矣。盎司是英制重量单位,一盎司只相当与1/16磅。但是,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差异,人们所取得的成就却经常有天壤之别。如今还有个十分时髦的三more理论,说的是Morething(多想点事)、moredo(多做点事)、moremoney(多创造点价值)。这从另一个层面很好的诠释了"多一盎司定律"。实践证明:大凡在所有的领域里,那些最知名、最出类拔萃者与其他人的区别就在于比别人多努力那么一点儿。这才是走向成功的基石。在实际工作中,尽职尽责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最多只能算是称职的员工。如果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持续不断地再"多加一盎司",那你就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其实,要做到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真要实行起来却并不容易。大到工作态度、方案策划,小到接听电话、统计报袁,乃至自己平时并没有注意到的,甚至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在给一个民营企业做安全文化调研时,向员工询问道:在生产安全方面,员工做些什么,公司可能会辞退员工呢?这位员工想了想回答道:如果员工把公司搞着火了、造成爆炸了或者给公司造成巨大财产损失时,可能就会被辞退掉。后来,笔者又问了其他几位员工,发现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对这些员工的回答,笔者发现一个共同点:那  相似文献   

18.
买车前后     
如今想买车的人还真不少,而拿不定主意买什么车的人就更多。国人买车,总爱找个比较“懂行”的人做参谋,不过有时候“专家”也有走眼的时候。据车市某君讲,他们那儿经常有买车挑花眼的现象,买走的车往往出现问题。其实,选品牌应该比看成色可靠得多。但买车前总的购车心理却大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真买了车的人往往是那些能够面对现实的人。所以,买车前你不妨先整理整理心情,搞清楚自己和自己中意的车子定位再说。  相似文献   

19.
加油站单层罐防渗改造、落后的涉氨制冷企业关停、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在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科的三年里,都有难题等着看金瑞华如何"作为".金瑞华现在是杨浦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每走一步他都能实实在在说出自己做了什么.熟悉金瑞华的人都说,他在工作中雷厉风行、敢于担当,再大的困难,他也从不回避,敢于亮剑,消除安全隐患,是杨浦区应...  相似文献   

20.
《现代职业安全》2005,(9):23-23
此次会诊,全国第一次,各企业非常欢迎。全国顶尖的工程技术专家帮助自己找问题,想对策,不同于安全检查和安全执法,自己还有什么可隐瞒的,例如陕西陈家山的领导们就毫无顾及,自暴问题。专家们认真总结之后的会诊报告被各个企业视为珍宝,对过去想解决而无力解决、想提出而不敢提出、没有想到而实际深层次存在的问题,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对于专家来说,更是多了一次难得的科研考察机会,参加两淮和徐州地区会诊的俞启香教授说:“我就住在徐州,我都不知道徐州开采深度超过1000米的矿井已经有6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