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锋  丁晟 《装备环境工程》2018,15(5):93-100
目的针对两栖装备上下登陆舰时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全天候实施的问题,提高恶劣海况和黑夜条件下的登舰作业能力,提出一种两栖装备入舰引导系统设计方案。方法依托装备再制造升级技术手段,通过水下探测器接收登陆舰发射的超声波定位脉冲信号,获得装备相对位置和路线规划信息,有效规避航线水下障碍物,提高装备登舰的准确度和效率。结果针对系统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部分被水下超声接收器接收的情况,对海水、海洋环境噪声和海洋混响等因素对声波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浅海海域的季节性声速剖面、传播过程中的声强损失,对海洋环境噪声、海底和海面的等效平面波混响级进行数学建模,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验证了模型推导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靠性。结论通过浅海多径传播信号合成模型和双路径传播的信号衰减模式的推导,为求解声波传播模型的波动方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混响是主动声纳的主要干扰。矢量水听器是较新型的水声测量设备,其接收的混响和目标信号之间存在相位差异。基于这些差异,探索了矢量声能流方法用于抗混响处理的可行性,在理论上得到了较高的空间处理增益和时间处理增益。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的声压平方积分器,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抗混响效果。  相似文献   

3.
声基阵是进行目标测量和定位的重要装备,而声基阵的海底坐标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场合。给出了一种基于时延测量的海底声基阵大地坐标测量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声源在3个位置已知点上发射CW脉冲,利用声源发射和声阵接收的CW脉冲之间的时延获得空间中的3个声源发射点到阵元的距离,并以这3个声源发射点为圆心,以声源发射点到阵元的距离为半径作球面,得到的交点即为阵元的大地坐标。通过海上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可以把该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工程测量当中。  相似文献   

4.
文章较为详实地梳理了哈尔滨农村地区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目前农村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规模有限,主要体现在基地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上.基地建设的综合实践性不强,表现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科技成果含金量不高,转化难度较大,没有形成经济效益.资金短缺、基地建设的设计者的环境意识局限、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落后和基地的管理机制缺失等因素是问题产生不可回避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海底管线具有高风险性,一旦泄漏和破坏将引发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以杭州湾海底管线为例,分析了导致海底管线泄漏的因素,提出了海底管道负压保护方案,指出在海底管线一旦破损溢油,及时利用真空抽油泵抽油,使海底管线管段内产生负压,能有效阻止海底管线溢油.  相似文献   

6.
海底管线铺设阶段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建设阶段铺设海底管道挖沟搅起的海底沉积物,在海管铺设阶段进行环境监测可评估施工作业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实际影响。本研究对比海管铺设施工期间、施工后2个阶段海水环境质量状况,评估海管铺设对环境影响程度及变化,并针对监测结果提出环境保护措施,以期对后续海管铺设等海洋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开缝屏蔽体的屏蔽效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进行仿真建模,对混响室条件下小尺寸开缝屏蔽腔体内部的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屏蔽体的屏蔽能力与混响室内电磁场的频率、入射方向和极化方向的依赖关系,并利用屏蔽效能的统计定义,讨论了屏蔽效能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直接声场试验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得航天器的设计、制造与试验能够并行开展,同时降低试验成本、缩短试验周期,在最近十余年,国外发展了直接声场试验技术(DFAT)。这种新型的噪声试验技术与混响场试验相比更为方便、快捷,极大地提高了试验效率。针对未来飞行器研制与试验,论述了DFAT技术的进展情况。从扬声器阵列的布置方式、控制技术的改进和DFAT技术目前所具备的能力现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DFAT试验系统的组成与发展,对近十年来国外开展的典型DFAT试验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在试验中发现的声场一致性、与混响场的差异、试验件结构响应和驻波等相关问题。对DFAT技术的后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我国发展DFAT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对海洋污染的调查 日本海上保安厅对海水及海底堆积物的污染情况,废油球的漂流、漂泊情况,以及从沿海特定工厂排放出来的工厂废水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情况概略如下。 1.对海水及海底堆积物等的调查 为了掌握日本周围海域、主要海湾、以及废弃物的排放海域,污染物质的海底分布  相似文献   

10.
评估地表水水质变化和趋势,准确把握从上游流域到下游接收水体的水质成分的质量或负荷信息对于水资源的有效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伴随水质数据集长度的增加、统计方法的提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改进,一系列统计方法用于探索和分析水质趋势和通量变化.时间、流量和季节加权回归模型(WRTDS)因其相对复杂和灵活性的特点,不断发展成为了长时间序列水质趋势分析的主要工具.本文围绕WRTDS模型在水质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总结了WRTDS模型基本原理(浓度/通量和归一化流量浓度/通量的估计)和发展状况,梳理了当前水质趋势和通量估计的方法和应用,汇总了WRTDS模型在长时间序列水质变化和趋势中应用情况和与其他模型对比情况.分析了WRTDS模型目前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我国实际水环境问题,展望了未来WRTDS模型可结合流域模型、遥感反演、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拓展和延伸,以期更好地指导未来流域水环境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