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以《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为依据,参考中国综合生态环境区划方案以及四川自然区划、气候区划和林业区划等方案,根据四川省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四川省分为5个生态区,13个生态亚区,36个生态功能区。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对科学有效地管理四川省生态环境、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态功能区划是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基础,我国在各个尺度、多个区域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的研究和实践,但往往从较大尺度上开展,较少涉及区县层面的生态功能区划。本文选取沈阳市和平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要素叠置的类型制图法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将和平区划分为4个生态功能单元和8个次一级生态功能区,并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保障区域生态系统和功能的独立性完整性,促进区域间有机串联,从而为和平区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我国环境功能区划框架体系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功能区划的编制和实施将是实现我国环境保护分类指导、分区控制,并进一步优化国民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未来我国环境功能区划的需求;总结了现行区划研究基础与管理实践的问题;提出我国环境功能区划框架体系构想:在宏观层面采用综合引导区划,在区域层面上采用要素控制区划;最后探讨了这一框架体系下的技术难点和实践要点.  相似文献   

4.
生态功能区划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国内外有关区域内小尺度生态功能区划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方面的研究很少。结合河南省济源市的实例,提出济源市5个生态功能区的区划方案,并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针对县域小尺度范围内各生态功能区分别确定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个类型,确定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经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生态功能区划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国内外有关县域内小尺度生态功能区划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结合河南省巩义市的实例,提出巩义市4个生态区和8个生态功能区的二级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并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针对县域小尺度范围内各生态功能区分别确定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个类型,确定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当前噪声污染防治形势及管理需求,文章以潜江市为例,通过分析现有声环境功能区划存在问题及调整的必要性,按照声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各类依据,针对性地提出实际区划工作的技术路线,凝练了区划方案可行性分析要点,为湖北省其他地市声环境区划工作提供实用经验。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以广西北海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城市环境功能区划的概念、原则及方法、提出了城市性质决定城市功能,进而决定城市环境功能区划格局的思想。根据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的规定及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给出了北海市的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8.
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制度的战略定位与体系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家环境功能区划的重大意义和战略地位,构建了国家环境功能区划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推动环境功能区划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功能区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城市空间类专项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其合理与否关系到城市能否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尝试从理论上对城市功能区划进行新的探讨。对城市功能区划概念进行了辨析,探讨了城市功能区划的目的和意义,并论述了城市功能区划的特征;以城市与生态相关理论为基础,拟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5项城市功能区划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区划为前提,首先进行基于自然生态维护优先功能区划,其次进行基于资源定位功能区划,最后进行基于公众意愿功能区划的“三步走”的基于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功能区划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为了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立“分区管理、分类指导”的环境管理体系,形成国家、省、市县三级环境功能区划体系,开展了市县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试点研究.湖州市本级作为试点之一,落实省级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明确区划的原则与思路,评价生态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协调性,最终划分环境功能区,提出各功能区保护目标与管控措施,为湖州市本级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省内其他市县开展环境功能区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锦州市原有的各类环境功能区划图都是以位图形式存贮于纸介质、应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现状,将3S技术应用于环境功能区划的数字化研究,建立矢量化的锦州市环境功能区划信息数据库;将原有多个分散功能区划进行整合,并建立基于网络和单机2种不同环境下的信息发布系统,借以提升环境功能区划数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区划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分区管理的重大需求,基于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与地球化学值及有机物等污染物信息的数据挖掘、空间叠置与验证分析,阐述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与空间格局;通过全国尺度土壤环境质量形成机制分析,构建了以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为核心的区划指标体系,提出了土壤环境质量区划方案,将我国划分为4个一级区,22个二级区,57个三级区,为我国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制定与区域风险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轶 《福建环境》2002,19(3):31-33
该文论述了开展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必要性,提出区划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区划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7年7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专家论证会。《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编制完成,对我国生态空间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对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确定了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提出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15名院士和专家听取了区划编制单位汇报。经论证,该区划获得一致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以下是吴晓青副局长的讲话,题目为编者所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以浑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战略管理的高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管理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法.在现行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管理理念及相关理论,并充分考虑我国水环境管理能力及发展趋势,进行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以流域水生态分区为基础,根据参考条件评估水体的生态状况,考虑水体生态保护功能和最小生态需水量,提出新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体系.首次将水生态分区、水生态保护目标和生态需水量引入水环境功能区划之中,对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内涵进行了拓展.该方法以浑河流域为案例做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环境功能区划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格局的具体实践,是建立"分区管理、分类指导"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性技术文件。本文以海宁市为例,研究环境功能区划分,以环境功能区划成果为基础,研发基于GIS的海宁市环境功能区划信息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推动区划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环境功能区划是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的重要内容,是环境管理"由要素管理走向综合协调、由末端治理走向空间引导"的有效途径,是环境规划参与"多规合一"的重要抓手。本文回顾了环境功能区划启动以来的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果,分析了当前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区划技术方法、整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加强多规合一衔接、开展地方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实践、分区环境政策试点等方面,提出了环境功能区划下一步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2月,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该规范在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思路上有了重大变化.文章以此为背景,在归纳总结广州市目前区划存在的问题及划定需求、分析该规范对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新要求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经验,提出广州市进行新一轮声环境功能区划及其实施管理应覆盖广州全域,建立区划电子地图,实现区划精细化、电子化、动态化管理,并制定配套的管理政策,以便更好地为声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都是功能区划,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认识两者的异同,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平衡国家主体战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新阶段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引导。  相似文献   

20.
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生态功能区规划工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本文简要分析了环境功能区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异同,探讨了其与现有生态功能区规划的差别,并论述了新疆环境功能区规划与相关区划的衔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