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自动监测子站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春节前、春节期、春节后燃放烟花爆竹对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和PM2.5的影响。在春节期集中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段里,颗粒物浓度均升高,对PM2.5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春节期间,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利用平远县城区2018年和2019年春节期间(农历初一至十五)的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监测数据,对这一时期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2018年相比,减少燃放烟花爆竹,2019年春节期间的空气质量明显提高,空气质量指数明显下降。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中SO_2、颗粒物浓度的影响最大,SO_2、PM10、PM2.5随烟花爆竹的排放出现浓度峰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5年春节期间黔江城区主要污染物(PM_(10)、SO_2、NO_2、PM_(2.5))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黔江区城区春节期间集中燃放烟花爆竹造成了环境空气短时间严重污染;对空气中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存在差异,PM10污染最为严重;气象条件是影响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丹东市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春节期间丹东市主要污染物(PM10、SO2、NO2)浓度和气象资料,分析了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夕和元宵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能导致PM10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但对SO2和N02浓度的影响不明显。除夕期间22:00-2:00是PM10受燃放烟花爆竹影响最大时段,城市居民居住集中区PM10浓度远高于其它区域。气象条件是影响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13年、2014年我国部分城市春节期间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对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大部分城市在集中燃放日出现空气质量超标现象;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导致空气中PM10、PM2.5等污染物浓度显著上升;燃放活动还可以导致PM2.5中K、Ba、Pb、Cu等元素含量明显上升;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对颗粒物小时浓度值、日均值和年均值均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作者针对2013年苏州市春节期间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对苏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在集中燃放日出现空气质量超标现象;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导致空气中PM_(10)、PM_(2.5)等污染物浓度显著上升;燃放活动还可以导致PM_(2.5)中K、Ba、Pb、Cu等元素含量明显上升;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对颗粒物小时浓度值、日均值和年均值均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2017年春节期间,根据湖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数据资料,全面分析了燃放烟花爆竹对湖南省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14个城市在集中燃放日(大年初一)全部出现空气质量超标现象;燃放烟花爆竹对PM10和PM2.5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SO2和CO,NO2和O3受影响程度相对最小.集中燃放烟花爆竹所引起的PM2.5和PM10浓度增幅较大,尤其是PM2.5.气象条件也是影响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江夕 《环境》2014,(1):70-72
正我们的祖先最初燃放爆竹的目的主要是"驱邪",但是后人又在燃放爆竹上增添了"祈福"的色彩,于是送丧者要放,娶亲者亦放,买卖开张房屋上梁大小节日通通要放。爆竹声声辞旧岁!燃放爆竹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春节期间的必备节目,这既是中华传统习俗,也是中国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人看来,过年不燃放点爆竹,这年就感觉过得死气沉沉好像没有节日的味道,过得就不完整。不过,爆竹爆炸时产生的烟尘既影响空气质量,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面  相似文献   

9.
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洛阳市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进行了空气质量监测,对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
探讨春节大规模无序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颗粒物对环境空气污染叠加的程度以及恢复过程,就如何从环保宣传、行政管理等方面入手遏制乱燃乱放烟花爆竹,倡导过文明春节,减少空气污染产生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对承德市2013年春节期间居民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情况进行连续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空气质量存在着严重的污染.其中,颗粒物(PM10、PM2.5、TSP)对污染的贡献最大,SO2、NO2次之.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4年春节期间北海市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分析PM2.5、PM10、SO2、NO2的浓度变化,掌握了燃放烟花爆竹对北海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燃放烟花爆竹后AQI指数是未燃放前的6倍,其主要污染物为PM2.5、PM10,总体城市空气质量受超标影响时间为12小时。  相似文献   

13.
对2014年、2015年两年春节期间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实施前后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燃放使得空气质量达重污染,且空气中的PM2.5质量浓度迅速上升,出现局地短时间峰值,同时会使PM2.5中的水溶性离子组分含量也急剧升高,其中与烟花爆竹主要成分基本一致的SO2-4、Cl-、K+和Mg2+攀升迅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改善有显著作用,2015年春节禁燃后,南京市空气质量均达标率同比上升4成以上,春节期间PM2.5平均质量浓度,同比改善56%;PM2.5中的水溶性离子组分也基本处于正常监测范围,较少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丹东市2007和2008年春节期间SO2,NO2,PM10自动监测数据和噪声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燃放烟花爆竹使得所有相关环境因素监测数据全都超标,产生的空气和噪声污染及危害相当严重;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23,(1):62-63
临近春节,多地网友通过政府网站留言等方式,呼吁“松绑”烟花爆竹禁燃令。过年期间能否燃放烟花爆竹,再一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利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句容市城区环境空气中的SO_2、NO_2、CO、O_3、PM_(10)及PM_(2.5)的浓度变化,发现燃放烟花爆竹对PM_(10)及PM_(2.5)的浓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中国春节期间大气污染物"春节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利用2014年春节期间(2014-01-17?—?2014-02-14)31个城市(22个省会、5个自治区首府、4个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大气PM2.5、NO2和SO2浓度监测数据,并结合相应时段的气象数据,分析这三种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PM2.5和SO2受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影响较大(受影响的城市分别占66%和58%),而NO2表现不明显(受影响的城市只占16%).此外,春节中期大部分城市三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都比春节前期低,而与春节后期差异不明显.从空间来看,南方城市三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在春节中期与春节前期差异比北方城市大.气象要素对不同城市各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影响不同.总体而言,"春节效应"在全国各大城市间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18.
石红 《环境》2005,(2):74-75
春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也是国人最重视最热闹的节日。每逢佳节,家人团聚自然少不了吃,全家人围坐一桌,对着美酒佳肴,边吃边聊,真是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9.
春节期间西安城区碳气溶胶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采用美国R&P公司TEOM-1400a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器及其8通道采样系统(ACCU),在2011年春节期间实时监测和分8个时段采集了西安城区的PM2.5样品.研究了春节期间西安城区大气中PM2.5的碳气溶胶污染特征.目的是阐明2011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时,西安城区大气中细颗粒PM2.5的质量浓度、元素碳(EC)、有机碳(OC)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浓度分布特征,探讨了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除夕00:00~02:59为污染浓度最大时段,PM2.530 min平均浓度在01:00时刻达到最大值1 514.8μg·m-3,其碳组分OC、EC、WSOC、非水溶性有机碳(WIOC)分别为123.3、18.6、66.7和56.6μg·m-3,高于春节期间的其他正常时段1.7倍、1.2倍、1.4倍和2.2倍.碳气溶胶组分WSOC与OC、EC相关性分析表明春节烟火期间含碳物质更多的来自于烟花爆竹燃放,但其对烟火时段的气溶胶的贡献较小,仅为9.4%.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与环保     
今年春节,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辩论较以往更为激烈。其实,最近5年来就一直未停,还好今年的燃放鞭炮伤残的统计数据并不特别惊人,正月十五一过,消防队员和急救医生一度要崩断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那些春节期间恰好轮上早班的上班族也可以睡个好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