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据统计,1950年世界城市人口为6.98亿,到1980年增加到18.7亿,从占世界总人口的28.1%,增加到42.2%,预计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将增加到32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比较晚,但发展却很快,预计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将占其总人口的一半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世界的城市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城市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不仅有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还有上千万人口的超级特大城市,并已出现了城市群和城市带。预计到本世界末,世界城市人口将发展到32亿,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1980年到1990年,我国城市由223个增加到467个,增长109%;建成区面积由7200km~2增加到12400km~2,增长72%;非农业人口由0.95亿增加到1.44亿,增长52%。城市化进程对环境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效地保护城市环境,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一、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消极影响城市化是以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经济集中为显著特征的,是人类追求规模效益和  相似文献   

3.
SecurelySusteinableurulIslamAbstract:NurulIslamsaysthattheworldcanbothfeeditselfandProtecttheenvironmentoverthenestquarterofacentury.从现在到2020年,全世界人口可能要增加40%,达到80亿。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口将加倍。亚洲人口将增到15亿。人口增长、迅速的城市化(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将比农村人口增长快得多)、收入增加和饮食习惯改变都将归结到对食物的日益膨胀的需求。一预测说,在发展中国家谷物需求量将增长约80%,而就全世界而言则将增长55%。在发展中国家,尽管起点较低,但对小麦的需求将增长令人震惊的16…  相似文献   

4.
一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据1988年末统计,全市人口已达1262万人(不包括外来和流动人口)。全年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达1082亿元。每天为国家增加税利0.52亿元。由于环境污染及其恶化是伴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发展而来的,因而上海的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据同年环境保护部门统计,年排放废水2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14亿吨,有75%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大气中,年排放SO_240.5万吨,烟尘21.3万吨,工业粉尘9万吨。工业废渣年产量为1055万吨。市中心区主要交通干道,白天噪声平均声级在75分贝(A)以上。大量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较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布局不合理、大部分人口和工业企业集中于市中心区,加之政策、体制等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高速增产,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亚洲,五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都在中国。 由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需要,工业化给城市化带来了严重污染问题。例如1987年至1991年间,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住房面积增加35亿平方米,其中仅23%有中央供热系统,加剧煤气污染,许多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繁荣,城市环境保护问题愈来愈突出、愈重要,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城市是“一个建筑群,一个人海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人工环境基调为主体的生态体系。城镇环境必须借助特殊手段,使之接近于大自然,才能为城市居民生活、工作提供一个清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城市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中心地带,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密集区域、资源环境的高压区域.经济增长需求造成的资源、能源的短缺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持久的压力,人口急剧膨胀、居民消费模式改变所带来的生活污水、垃圾大量增加等消费型污染的处理问题,也已成为城市环境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强  赵丽 《环境保护》1999,(2):43-45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农村人口逐渐涌向城市,致使城市人口膨胀,车辆急增,道路堵塞,污染加重。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正在由煤烟型向尾气型污染转化。1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与现状在1988-1998年的10年间,我国城市人口翻了1.1倍,从1988年的1.7亿增加到1997年的3.6亿。机动车保有量由1988年的540万辆,猛增到1997年的1730万辆,翻了2.2倍。预计201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5.8亿,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5900万辆。1980年前,我国汽车工厂仅有56家,主要生产中型卡车和大型客车,年产汽车为十几万辆。进人80年代,我国大量…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起因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贸易、金融、文化、教育和生活的中心。截至2008年底,全球总人口已经有超过一半居住在占全球陆地总面积仅仅3%的城市。据联合国组织预测,从2007年至2050年,全球总人口将从67亿增加到92亿,净增25亿人,而同期全球城市人口将从33亿增加到64亿,净增31亿人。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将越来越多,这一趋势将是人类下个世纪面临的最大威胁。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从1950年到1995年这45年间,发达国家超过百万居民从49个增加到112个,发展中国家从34个增加到213个。预计到2000年,世界将有24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到2025年城市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61%。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将使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空  相似文献   

11.
世界人口已超过50亿。人口急剧增加使人类未来的居住地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一些学者为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多种设想,有些已成为现实正在某些国家付诸实施。群体城市部分城市因地理环境和生产的需要,人口增加成为不可抑制的状态,不断吞噬周围的地区,扩大自己的范围,形成一个大的城市群  相似文献   

12.
对于农药使用问题,其评价不一,有人认为农药使用对增加粮食的产量有很大的作用,有的则认为带来的环境问题确实很严重。我们则认为农药的使用则利大弊小。当然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是化学农药问题。在研究农药问题时得先讨论一下,人口与环境,农业与环境的问题。一、人口与环境人口增长是许多环境问题的根源,因此研究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增长率对环境的变化及前景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在七十年代末,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减慢了,然而世界人口的总数增加很多。据统计1970年世界人口为36.95亿,1975年为40.67亿;1980年44.32亿;1988年为50亿;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用水及供排水设施建设情况 城市用水效率逐步提高 城市用水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大幅度增长。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城市供水和排水设施建设、城市水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与1990年相比,2004年城镇人口由3.02亿人增加到5.43亿人,增长80%;城镇化率由26.41%增加到41.8%;城市用水人口由1.56亿人增加到3.03亿人,增加近一倍;城市用水普及率由48%增加到88.8%。与此同时,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285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0406万平方公里,增加了一倍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城市废弃物产生量也日益增加,通过灰色预测模型的分析,到2010年城市废弃物产生量就可迭2.6亿吨。废弃物处理产业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导致了大量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涌入,而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与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就业增加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因此,提高废弃物处理产业市场化程度、改变现行的管理体制、促进非正规就业正规化发展等是实现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基础上城市环境改善及城市就业增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人口问题依然严峻 ,特别是上半世纪 ,出生率虽会有所下降 ,但人口数量依然会有较大增长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依然是人口增长的主体。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 ,全球的人口与家庭也将会出现新的变化趋势 ,其主要趋向是 :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全球人口预计到 2 0 2 5年将达到 85亿。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到 2 0 2 5年 ,人口分布格局仍是亚洲居第一 ,亚洲人口将达到 49.1 0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 5 7.65 % ,世界 1 0大人口国中的 6个在亚洲。非洲人口将超过欧洲 ,拉美人口将超过北美。人口大国的变化。到 2 0 2 5年 ,中国人口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一份新报告说,全世界近海水域中缺氧的“死亡区域”数在过去10年间翻了一番,达到将近150处,这将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最大威胁.造成这一状况的祸首是每年排放到环境中的约1亿6千万t氮,其来源是化肥、污水、矿物燃料燃烧.大量营养物质排入海中使藻类疯长,死亡后消耗氧气. 这份报告是3月31日发表的2003年全球环境展望年鉴,UNEP发言人Nick Nuttall说,人口增长、大量使用化肥是一个重大威胁.他警告说:“发展中国家人口增加、使用大量化肥、城市污水和废气也更多排放,则近海水域缺氧状况将恶化.” UNEP的报告说,缺氧区…  相似文献   

17.
<正>21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地区显著扩张。据联合国统计,如今已有超过35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接近全球人口的一半。以我国为代表,大量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城市化的中期或者初期,不可计数的城市面临着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这种需求最终会落脚到对于每一个居民的能源消耗供给之中。而恰恰由于诸如电力、  相似文献   

18.
欧洲见闻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汽车会越来越多,于是欧洲就有人提出,每年有一天为城市无汽车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醒人们大量汽车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这一运动首先从巴黎发起,目前已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规模是史无前例的。1940年代末,中国有69个城市。2007年,中国城市增加了近10倍,达到670个。城市化增加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结果,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的结果,导致小城镇不断扩大,重新划分归类为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有89个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使其他大国相形见拙.而美国同等规模的城市只有37个,印度为32个。  相似文献   

20.
冀小元 《陕西环境》1996,3(1):25-27
1水资源短缺导致水的必然回用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淡水只有世界的7%,人均供水量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北方80%以上的城市供水不足,包括北京,水源污染每年给中国造成400亿元人民币的直接损失。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有110个严重缺水,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连南方的深圳、三亚、海口等市也缺水。如果城市人口到2010年增至6亿多,那么由于抽水马桶、淋浴器和洗衣机的使用增加,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将急剧增加,城市缺水首先发生在华北,然后发展到沿海城市,最后延伸到内地。我国每年约使用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