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践行科学发展观 全力推进污染减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减排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体进入了小康社会.2007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外贸总额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从经济结构发展来看,尽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但第二产业总量扩张明显,所占比例较高,钢铁、水泥、煤炭等基础原材料生产均居世界前列.从资源消耗来看,200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5.5%,然而却消耗了世界54%的水泥、30%的钢铁和15%的能源,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粗放型经济增长不仅使经济发展质量难以提高,资源环境也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国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明确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这既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约束现实的准确判断,也是为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我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2006年度的减排指标任务尽管没有完成,但据了解,自2006年三季度开始,我国单位GDP的能耗开始下降,这说明宏观调控开始发挥作用,经济结构出现了良性变化。那么,这段时间以来,河北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如何?省委、省政府有哪些战略构想?各级各部门包括减排企业如何谋划落实?环保部门又将怎样覆行监管督导职责?请关注本刊的特别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节能减排同样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使国力强盛,国民也因此过上了更富足的生活。然而,经济发展却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污染减排问题,改善我国环境迫在眉睫。本文将探讨我国污染减排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经济腾飞的30年,也是我国资源环境承受力最沉重的30年.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没有换来人民群众对生存环境现状的满意.多年来以环境代价换经济发展的顽疾,虽然在环保部门的努力下有所改善,但始终像一团"乌云"难以散尽.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的同时,对环境改善的期望越来越高,对污染问题的反应日趋强烈.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正在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东中西地区依次逐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资源、能源等消费高峰预计陆续到来.同时,污染物排放的累积性、长期型、复合型及新型环境问题将相互交织,公众对环境质量需求期望大幅上升,实现与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水平的难度加大.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污染减排为重要抓手,促进绿色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能源消耗趋势与节能减排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作为一个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因此,要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能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通常会带来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严重.面对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要求,节能减排提上了政府议事日程.节能减排并非要“零经济增长”,而是要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则必须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对天津市分析表明存在能源供应紧张、利用效率低、增长弹性不稳定的情况,产业结构重工业化、制造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处于产业链低端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论可持续发展与污染减排的辨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令世界瞩目.然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生态和环境危机.这种危机是我国继续发展经济的严重障碍.在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重压力下,党和政府果断决策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论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正面临对生态资源的超负荷的利用,生态环境的现状异常严峻。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改善环境问题,实施环保创新和节能减排迫在眉睫。这不仅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是我国要为国际环境做出贡献.提升国家形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重化工业大省对经济的贡献率大,污染物排放量也大,这似乎成为一种定式。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减排形势自然十分严峻。为确保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从根本上改善全省环境质量,辽宁下大力气、下真功夫全面推进污染减排。2010年上半年,辽宁实现承诺,2项污染物指标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101%和107%,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新思路新举措新业绩更积极推进了以环境优化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环境工作通讯》2008,(8):F0003-F0003
上虞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把推进污染减排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抓。以污染整治为手段,以强化监管为保障,以设施建设为支撑,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环境保卫战和科学发展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邢台市委、市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将其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强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资源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在资源的使用上还存在着大量浪费,节能减排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服务创新的角度研究节能减排,服务创新可通过非物质化和减物质化方式很好地促进节能减排,对如何加强服务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保首先是政治,不减排影响我国的地位和形象.连续20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是环境污染形势不能根本扭转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污染减排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12,(19):11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仍将快速增加,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增速偏快,结构性污染仍然十分突出,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极大挑战,污染减排消化增量任务艰巨。破解当前环境保护事业面临的难题,推动"十二五"污染减排与实现绿色转型和发展,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道路,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以及紧接着召开的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环保“两会”,会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抓住环保事业迈向新台阶的重大机遇,如何解决环保工作取得新突破的突出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真正进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干线、主阵地和大舞台,是每一个环保工作者需要客观面对、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