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尚永 《安防科技》2008,(8):28-29,21
通过对青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雷电防护系统论述,提出了层层设防、综合布置等防雷措施,有效降低了青溪水质自动监测站因雷击而出现的故障率.  相似文献   

2.
在小浪底水库中新建黄河南山水质自动监测站,是为了实现黄河小浪底水库水质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国家考核断面水质状况;同时,为了完成生态环境部加快推进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水质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水站)建设,建立健全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南山水站站址的选择方案,得出恰当合理的方案,既满足水站安全运行的要求和水库调水调沙期间,确保采集到具备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流和地表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我们人类饮用的淡水资源质量越来越差,水中含有各种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其中高锰酸盐的含量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本文主要讨论测定水中高锰酸盐的最佳实验条件。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的数据得出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最佳  相似文献   

4.
在水质监测中,氨氮的监测是十分重要且常见的项目之一。氨氮是释放游离氨的主要源头,而游离氨的含量上升是导致水体富营养的元凶之一,因此,监测水体中氨氮的含量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开始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环境的监测工作,也逐渐认识到氨氮在水体中导致的危害,开始积极开发和应用分析技术,用于监测水体中氨氮的含量及其变化趋势,为后续的资源保护、污染质量工作奠定基础。本文从常见的现代分析技术入手,分析并探讨现代分析技术在水质氨氮监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希望可以为提升我国水质监测工作质量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于秀秀 《环境与发展》2020,(1):132-132,134
影响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酸度、水浴加热时间、高锰酸钾浓度和滴定时间等。本文通过对环境标准样品的测定,考察酸度、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水浴加热时间、滴定时间几个主要因素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准确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连续流动注射法[1]和紫外分光光度法[2-3],分别对地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三种水质中的挥发酚和总氰化物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测定三种水质中的挥发酚和总氰化物结果基本一致,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加标回收率均符合质量控制要求。连续流动注射法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简便,可适用于多种水质挥发酚和总氰化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船载海洋水质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和试验应用情况。系统由水质测量仪器、海水采样、数据采集控制和通信单元组成,测量参数包括常规五参数和营养盐。系统实现了自动采样和测量、远程数据传输的功能,在天津市海洋生态红线区开展了试验应用。通过绘制大范围的监测数据图表,分析评估了海洋水质环境状况,并与海洋管理部门公布的信息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监测系统,它不仅主要利用了先到化自动测量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技术,还包括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目前,我国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上刚刚起步,对技术的运用还不成熟,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建设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不同标液体积下的氨氮含量与校正吸光度、不同标液体积下的浓度与校正吸光度、不同标液体积下的校正吸光度与氨氮含量的一次函数关系中推导相关计算公式,让初学者灵活掌握与运用相关公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指标权重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指标权重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旨在表达河流综合水质信息,做出合理的定量评价.其主要程序为: 首先使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然后以水质目标为基础,采用超标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用各指标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的加权和求得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以此作为依据来进行水质评价.以2007-2008年海河4个监测断面的96组水质监测数据为例,评价结果表明海河水质污染严重,水质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变化.1-2月各断面水质最差,多为劣Ⅴ类标准;4月和9月的上游调水使水质得到改善;7-8月以及10-11月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导致水质大幅下降.由于下游污染物的排放,二道闸断面水质劣于前3个断面.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的东江河源段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东江河源段水质现状并推测其水质发展规律,以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标准,依据东江河源段全部7个水质常规监测断面中的5个断面(分别为新丰江水库断面、枫树坝水库断面、龙川城下断面、临江断面和江口断面)在2001—2012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年平均值,选择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4个指标,参考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分析评价东江河源段的水质,并讨论其污染风险。结果表明,2001—2012年东江河源段水质总体良好,水库库区断面除枫树坝水库断面TN指标在2012年处于Ⅲ类水之外,其他指标均控制在Ⅱ类水之内;东江干流断面除TN外其他3个指标均控制在Ⅱ类水之内,且江口断面TN在2009年和2011年被污染为Ⅲ类水,在2010年和2012年被污染为Ⅳ类水,而龙川城下和临江断面TN在2012年被污染为Ⅲ类水。由4个指标的历年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东江河源段水质存在较大的氮、磷污染风险。氮、磷污染的空间格局和污染物通量分析进一步表明,下游的污染风险大于上游。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区域制造的电动单粱起重机实际电气元件配置情况的抽样检查、接触器的功能测试及电气元件的设计比对,分析出不同起重机电气元件配置的质量差异,并总结出选型一般准则,供日常检验与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天津市大量的锅炉水质统计分析数据,分析得出了加强水质管理对保障锅炉安全运行,提高锅炉热效率至关重要的结论,并确定了控制锅炉给水硬度、电导率和锅水溶解固形物、p H值是当前保障锅炉水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水质监测的范围非常广泛,通常包括易受污染水体和未受污染水体的监测。一般在水质监测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的是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然后对影响该检测方法精度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有效监测,当今水质监测中氨氮浓度是评价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此,文章综合分析了水体中氨氮浓度检测的基本原理并重点探讨了水体监测中影响氨氮测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特种设备,而其出入口处的楼层板安全性问题却一直未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通过实际调查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出入口处楼层板的使用情况,对常见楼层板的结构型式进行了分类比较,指出了"凸"形盖板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目前使用楼层板的现状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江苏省市场上两种占有率较高的总氮水质自动监测分析仪,通过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造成总氮自动监测数据异常波动的主要干扰因素。结果显示,岛津TNP4110分析仪的总氮监测结果与水体浊度变化呈极显著相关;DKK(哈希)NPW-150分析仪的总氮监测结果与水体浊度相关性不明显,但总磷分析过后残留的未清洗干净的试剂易对总氮的监测结果产生干扰。结论为岛津TNP4110总氮分析仪受浊度干扰,且浊度越高总氮监测结果越高;DKK(哈希)NPW-150总氮分析仪受总磷分析试剂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矿山事故的频繁发生,矿山救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矿山救护标准是保障矿山救护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技术规范。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和美国矿山救护标准的现状,从矿山救护的组织机构、队员条件、技术支持、经费来源、技能培训五个方面分别对两国矿山救护标准中的具体技术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总结出我国与美国矿山救护标准之间的异同。另外通过对我国矿山救护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矿山救护体系存在的一些不足。最后在比对分析结果及矿山救护体系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为我国矿山救护标准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包括:注重标准的动态性与实用性;加强对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引发社会成本的研究;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应急救援综合能力;改革管理体制,理顺管理渠道等。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本文主要从水质微生物样品采集、水质微生物样品监测、实验室控制以及样品监测后的处理等方面对水质环境监测微生物质控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借鉴经验。随着人们环保与安全意识的增强,水质监测中微生物样品的检测与管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近些年来,供水安全问题逐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CNAS-CL0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的要求,结合水质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实践,对人员的选择、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仪器设备和供应品的采购、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分析检验方法及检测能力水平直至各类质量控制手段等全部监测过程以及辅以进行的所有活动和措施进行了探讨。指出上述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是微生物监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是确保水体细菌学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管理情况,提出一些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