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调查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选择73套装修居民住宅为研究对象,11套毛坯房为对照,利用化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新装修居室空气超标率为61.4%,家具中甲醛平均质量浓度(0.760mg/m3)显著高于空气中质量浓度(0.102 mg/m3);随着装修后时间延长,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和超标率不断下降,尤其是3个月后非常明显;在装修完工后1周内,复杂装修空气中甲醛超标率达100%,比简单装修高出近20个百分点;甲醛浓度随室内温度、湿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新装修居室甲醛污染相当严重,家具是其主要污染源之一,影响室内甲醛含量的因素主要是装修材料的质量、用量、装修时间和室内温度、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有利于甲醛扩散,可以有效地减轻居室内甲醛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量化分析高校新建教学楼室内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风险问题,调查了武汉市某高校新建教学楼室内甲醛污染状况,引入美国环保署(EPA)致癌风险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模拟室内甲醛暴露对不同性别的教师和学生受体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研究各参数敏感度。结果表明,该教学楼室内的监测点监测得到的甲醛质量浓度数据中有5%超过标准限值(0.10 mg/m3,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男性的癌症风险和超标率略高于女性,教师群体健康风险平均值超过限值(1×10-6)9倍左右,且高于学生群体3~4倍。对教师造成影响最大的参数为暴露时间,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参数为甲醛质量浓度,在无致癌风险的室内甲醛质量浓度和在可接受健康风险限值(1×10-6)下,推荐教师每日平均暴露时间不超过0.31 h/d(男性)和0.35 h/d(女性)。  相似文献   

3.
任凤清 《劳动保护》1994,(10):41-42
房间装饰与甲醛危害任凤清人的一生平均有92%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在现代生活中,甲醛是最为广泛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室内甲醛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家具、化纤、地毯、燃料燃烧、吸烟、各种化妆品、防臭剂、消毒液等等。做家具常...  相似文献   

4.
通风条件下甲醛浓度的检测和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室内装修日益普遍和高档化,甲醛污染越来越严重,通风成为公认的保障人体舒适度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可行性控制方法.在过渡季节进行通风实验,比较不同风世时甲醛浓度的降低效果及其变化规律.将甲醛浓度变化趋势分为两个主要阶段(速降阶段和渐变阶段),从而确定了同时满足卫生及节能要求的最佳换气次数(ACH)为1.5 h-1.并且建立了不同ACH条件下甲醛浓度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0—12月严寒地区45个居住建筑室内空气PM_(2.5)、甲醛、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而新风系统运行必然会增加室内热(冷)负荷。为降低新风系统能耗,进行基于室内污染物浓度控制热回收型新风系统研究,经计算该装置及控制方法对有效降低新风系统能耗及改善室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增强植物对甲醛的耐受性,更好发挥其吸收甲醛的作用,考察了稀土镧(La)对不同质量浓度甲醛处理下4种常见室内观赏植物绿萝(Scindapsus aureun)、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吸收甲醛能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甲醛处理下,单位叶面积甲醛吸收量(除常春藤)、叶绿素(Chl)质量比降幅、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随甲醛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而高质量浓度甲醛均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升高。经La(Ⅲ)预处理后,低质量浓度甲醛处理组4种植物单位叶面积甲醛吸收量增幅高于高质量浓度甲醛处理组,且各生理生化指标总体上优于单一甲醛处理组。研究表明,La(Ⅲ)可增强植物对甲醛胁迫的耐受性,而且这种增强效果受甲醛质量浓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虎尾兰和吊兰更适合用于治理室内甲醛污染。  相似文献   

7.
刘芳  彭嫚  张鹏  吴琼 《安全与环境学报》2021,21(3):1263-1268
现阶段甲醛是超标最严重的一类室内空气污染物,针对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污染问题,设计搭建一台便于测试且可替换净化模块的空气净化装置.测试并分析甲醛气体在单独或集成使用不同净化技术时的衰减特性,包括净化技术、送风量、初始质量浓度对甲醛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条件下,"活性炭+光触媒"对甲醛去除效果较单一技术更佳;组合净化在等浓度变风量情况下存在最高甲醛去除率并对应的最佳送风量为140 m3/h;初始质量浓度影响净化模块的处理效率,在一定范围内,一次净化效率随初始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室内装饰日趋精致,大量新型建筑装饰材料进入住宅和公共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益增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机物有很多种,但公认具有代表性的是化学物质——甲醛。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甲醛的危害相当的严重,尤其是对儿童,儿童待在室内的时间特别多,如果受室内甲醛的危害很容易造成各种病症。所以说一定要做好装修后除甲醛的工作,在家庭和幼儿园或者公共场所新装修时,要及时有效地去除甲醛,以免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新鲜 ,瑞典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室内空气质量提醒器 ,能够准确地测量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质量浓度 ,并且能够将所测质量浓度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别显示。质量浓度低于 0 .8g/m3是绿灯亮 ,质量浓度在 0 .8~1.2 g/m3 之间时 ,黄灯亮 ,表示室内空气的质量已不太好 ,氧气不充足 ,需要采取措施 ;质量浓度在1.2 g/m3以上时 ,红灯亮 ,表示此时室内已严重缺氧 ,需要打开通风系统 ,以驱除浑浊空气。空气质量提醒器  相似文献   

10.
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的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百户新装修居室进行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的监测,发现新装修居室中甲醛污染严重,超标率达80%,近1/3超标2倍以上;苯系物中以甲苯、二甲苯的污染为主要特征,超标率分别为10%,23%,苯污染不显著,3种苯系物经SPSS13.0统计学分析在0.05水平显著相关,具有同源性。另选取4户装修居室进行甲醛、苯系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甲醛、苯系物浓度都随时间呈逐步下降趋势,在装修后的前3个月释放速率最快,而后趋于平缓。甲醛释放具有长期性,并通过理论推断和具体实验获得同一结论;苯系物在装修3个月后基本释放完全,严重污染的约需6个月。对于实验过程中温度、湿度、材料种类和负载量以及空气交换率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说明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家用小型汽车室内多溴联苯醚(PBDEs)的存在状态,对上海市7辆使用2 a以上的不同型号家用轿车进行了调查。采集形成于车窗玻璃内表面的有机膜,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有机模样品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并根据表面膜-空气分配模型计算汽车室内空气中PBDEs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13种待测多溴联苯醚(PBDEs)目标化合物均被检出;在车窗玻璃内表面有机膜中,Σ13PBDEs含量为19.63~26.13 ng/m2;家用小型汽车室内空气中Σ13PBDEs质量浓度为376.61~961.24 pg/m3;由于PBDEs的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KOA与PBDEs的溴代度正相关,高溴代PBDEs在有机膜中的含量较高(实测BDE-209是其最主要的污染物),而低溴代PBDEs在空气中的含量较高(BDE-28是其最主要的污染物);与家庭、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室内环境相比,家用小型汽车室内空气中PBDEs质量浓度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侃  王志 《安防科技》2011,(9):48-50,53
通过气候箱法模拟实验条件,对实木复合地板的甲醛释放进行采样并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温度、湿度、空气交换率等主要因素对于板材甲醛释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均对与甲醛释放有促进作用,曲线拟合方程为一阶指数形式,并且温度的释放促进作用存在阈值,空气交换率的倒数与甲醛稳定浓度成对数关系。通风加强空气交换对流是防护甲醛危害的主要方式。板材中加入降解吸附甲醛的成分,降低释放初始浓度,才能从本质上改善职业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3.
胶合板VOC释放率测量及其对室内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胶合板为研究对象,采用1m3气候箱模拟室内环境,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研究胶合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释放规律.同时,对胶合板VOC释放量进行定量分析,依据《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对该胶合板被利用到室内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释放初期,各类化合物及TVOC质量浓度较大,后逐渐下降,在第14 d基本稳定,其中以芳香烃类化合物和烷烃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下降最为迅速,第28 d胶合板VOC释放量为稳定值,被用于定量分析胶合板VOC的释放水平.单独使用该胶合板的室内空气质量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等级的一级标准.同时确定了单位体积空间的室内环境中该胶合板可利用的暴露面积为6m2.  相似文献   

14.
武汉城市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武汉城市住宅室内装修情况及室内空气质量的调查,反映了武汉城市住宅室内装修的总体特征及室内空气质量的现状,探讨了室内装修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曲建翘 《安全》2004,25(6):9-10,25
在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及建筑材料,如大芯板、油漆、涂料等,有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甲醛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以C02为对象,对室内空间气体连续泄漏扩散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室内CO2气体泄漏扩散的均一质量浓度模型、两厢质量浓度模型和室内半球质量浓度模型进行研究.将理论模型计算值与不同位置测量点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3种质量农度模型均表示区域质量浓度的变化,理论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均有些偏差;远离泄漏源处,偏差较小.室内空间不同位置3个模型预测值相对大小会发生变化.对于泄漏源附近及低于泄漏源处,3种质量浓度模型预测结果误差较大;对于高于泄漏源的位置,模型预测结果较好,然而质量浓度均出现振荡不稳定的现象.由于重力沉降作用,下部空间气体质量浓度较大,上部空间气体质量浓度较小.泄漏刚开始阶段,远离泄漏源处,试验测试值与理论模型值相比有一个廷滞期,理论预测值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
赵华 《安全》2009,30(5):50-5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室内装修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装修而导致的室内空气化学物质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在众多污染物中,甲醛为主要污染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超市已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场所,其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性直接影响着购物者的购物情绪和身心健康.本文以兰州市某大型超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测试期间该超市室内的热环境参数、能表征室内空气质量的CO2浓度、购物者的热感觉和热舒适等的实际状况;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预测平均投票数-预测不满意百分数(PVV-PPD)理论对测试情况下超市各区域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价,并与主观问卷调查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超市室内CO2浓度平均值最高达到1 600×10-6,室内空气质量不能满足卫生要求,在这一点上问卷调查结果与实测结果是一致的;但人们对热感觉和热舒适的投票值并不一致:在热舒适区,热舒适投票平均值为31.3%,热感觉投票平均值为22%;而理论计算结果则表明有87.5%的测点区域处于热舒适区.这说明主、客观两种评价方式在有些场合有背离现象;评价指标的选取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去除室内甲醛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力强 《安防科技》2005,(5):30-31,29
由于在装修过程中普遍使用复合材料,因此,甲醛等有机物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甲醛的来源、甲醛的理化性质和毒副作用、吸收甲醛的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最后给出适合家庭吸收甲醛的建议,供大家参考,以便使我们的生活能远离甲醛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从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角度来看,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更严重。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每天有大约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在室内度过的时间更长。另外,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数小时,由于室内空气的污染,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调查,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房屋地基及周围土壤、燃煤。燃气、室内装修材料、地热水、家用电器等释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及其氧子体等。放射性氧及其子体普遍存在于室内外大气中。一般室内氛浓度比室外浓度高2-3倍,其浓度随地理、季节、天气(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