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河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江河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频发,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江河水源地突发性水质污染事件的风险评价是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对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赣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监测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应急监测方法和指标体系引入赣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应急监测体系之中,通过对该流域段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的调查、潜在污染指标的确定、污染指标检测方法的开发以及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来改善该流域段饮用水源地应急能力,保护饮用水源地的安全.由于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将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这样一种防范于未然的理念引入水源地应急管理体系中,对比事后再采取措施处理技术上更为容易,具有明显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对娄烦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污染物排放状况和水环境监管体系状况,2014年娄烦县开展了城市地下水饮用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娄烦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锦州市饮用水源地有机物的调查分析,掌握我市饮用水源地有机物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引言水是人们生存及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最近几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整治及保护力度。本文简要以某饮用水源地为例,探讨其环境条件,并提出综合整治水源地的方法,分析保护思路,目的在于为人们的用水安全提供保障。饮用水资源的短缺与污染使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用水危机,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所以,人们应认识到水源保护的  相似文献   

6.
水源地水质监控预警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控预警体系建立的必要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征、监控现状及存在问题,着重介绍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控预警体系的技术路线,为我国饮用水源应急监控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2006~2010年五年间对水质生物学评价指标-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来评价红旗水库水质的现状,得出红旗水库水质属于轻污-中污染水体,但仍然符合饮用水源地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查了新疆某集中式饮用水不同水源类型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对不同的水源类型进行了数据对比,以为测量分析中出现的异常数据提供一个有效的鉴别依据。采集了新疆集中式饮用水不同类型水源经放化分析及测量总α、总β数值,得到新疆集中式饮用水不同水源类型放射性水平,并对不同类型的水源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新疆某集中式饮用水不同水源类型的放射性水平基本处于正常环境本底范围,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未见异常;总α、总β的放射性浓度的高低是相依而存的,总α放射性浓度高的,其β的放射性浓度也高,总α放射性浓度低的,其β的放射性浓度也低;湖库型、河流型、地下水三种水源地的总α、总β的放射性浓度的高低的起因,主要包括其地理位置、水源类型等。  相似文献   

9.
从风险评价系统的模糊性出发,结合区间数与三角模糊理论,将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不确定性用区间数表示,以隶属度反映区间数浓度值范围的置信水平,将模型的其他变量参数转换为三角模糊数,并对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模糊化分级,构建了基于区间数的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2009年FZ市5个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市的5个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水平总体上处于Ⅲ级,为中风险状态;随着置信水平a的降低,风险率范围值随之扩大,相关信息和参数的模糊性相应增加,选取a≥0.90对应的区间值作为环境风险决策管理的依据易于被接受.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危及饮用水安全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饮用水安全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分析;指出饮用水安全的属性有3个,即水量有保证、水质要达标和足够的供水能力;从强化管理和加强污染治理方面探讨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措施;指出建立有效的环境问责制,将环境指标真正纳入官员考核机制、实施清洁化生产,减少废水排放量和实施新的给水处理工艺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上述管理和治理措施为改善我国饮用水安全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对预防及减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以来,苏州市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一直都非常重视。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本文对市区4个水源地(金墅港水源地、镇湖水源地、渔洋山水源地和浦庄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并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基本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项评价法。以各参数的年均值为依据,以单项评价中的最高水质类别确定为评价水源的水质类别。苏州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  相似文献   

12.
我国饮用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我国饮用水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铝浓度超标、有机物污染、消毒副产品危害、细菌污染等,同时提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镇供水水质安全性及其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水质的恶化涉及农业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及其活动形式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安全问题,也是环境问题。为此,笔者系统分析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内涵;从源头抓起,提出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对策和措施;同时建立了城镇供水水质监督体系和饮用水安全的应急预案,为城镇安全供水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治理饮用水源地锑矿废水泄漏对水体的污染,使其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研究了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等3种混凝类物质及活性炭粉、蒙脱石粉等4种吸附类物质对含锑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硫酸亚铁对含锑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聚合硫酸铁混凝结合硫化钠沉淀处理废水中的锑,废水经两级处理,废水中锑离子质量浓度从3.8400 mg/L降至0.002 7mg/L,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水质标准(Sb质量浓度<0.005 0 mg/L).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近年来通过创造卫生城市和农村改水活动,使城乡人民饮用水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据不完全统计,城市管网水混浊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余氯等十项指标合格率大多在95%以上。农村由于集中式给水建设,使水质4项指标合格率也有明显提高。但是近年来的凋查研究表明,饮用水源的污染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某车辆检修钩缓车间室内废气粉尘治理的需求,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实用技术,从车间污染的形成、特点及工艺入手,通过引进、吸收、集成和工艺创新,应用废气粉尘综合治理技术,设计车辆段钩缓车间空气净化整体治理装置,通过复杂环境工况下废气粉尘综合治理系统(集中式烟雾废气静电除尘装置和集中式烟雾粉尘滤筒除尘装置),实现了焊接、打磨、热处理等钩缓车间的污染治理,治理效果取得实质性进步。  相似文献   

17.
<正>引言水,乃人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的饮用水资源受到工业生产污染的严重侵犯,每年因为饮用水污染引发的事故数不胜数,人们的生活用水质量得不到保障,身体状况可想而知。本文详述了饮用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相关治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迅猛,随之而来,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饮用水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人的身体里水分所占比例达到70%之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的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进加权欧式距离模型,建立变权欧式距离模型,以体现相同水质评价因子在不同饮用水源评价单元中的客观各异性.采用污染贡献率确定评价因子在各评价单元中的权重.结合规范化数据建立符合各评价单元自身特点的评价距离尺度准则,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综合指数法比较,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分割灵敏性较高、评价效果良好.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符合饮用水质特点的科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是关乎民生的重要任务。本文简述了呼和浩特市黄河蒲滩拐水源地的风险源调查情况,并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2016年以来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内蒙古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明显好转,水功能区水质持续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总体稳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生态质量等级为较差;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2021年,地表水水质、饮用水水源地取水量达标率和地下水整体水质较“十三五”期间有所下降,流域自然生态质量保持稳定。总的来讲,“十三五”期间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2021年部分环境质量较“十三五”期间有所下降,呈现出流域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不稳固现象,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