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油气行业甲烷减排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准确地开展甲烷核算工作是油气行业开展甲烷排放控制的基础。当前,我国油气行业甲烷核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缺乏全面详细准确的基础数据、缺乏油气行业本土化特征排放因子以及未建立非常规油气田特征排放因子等。本文在参照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的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围绕强化基础监测并夯实核算数据、确定特征排放因子并统一甲烷核算方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并持续加大监督力度等诸方面提出了我国油气行业甲烷核算方法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油气管道泄漏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工业安全事故,会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本文在分析油气管道泄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控制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泥行业已被列为"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阿拉善盟水泥行业2013年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分析了水泥行业氮氧化物产生的来源及其危害,提出了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烟气治理主要问题包括烟尘有超标排放现象、脱硫系统因煤质大幅波动带来的运行不稳定问题、部分存在"石膏雨"现象、低负荷条件下的脱硝系统运行问题、系统运行管理存在问题等。针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提出了烟尘控制、SO2控制及NOx控制技术的集成,其中湿式电除尘是技术集成的核心。同时,针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的实行条件和保障,从重点区域规划范围内电厂环保措施、燃煤电厂环保电价政策、电厂运行管理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四川省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的统计资料(即1969—1990年间发生的155次事故),结合1990年以后,直至1998年四川发生的管道事故,对油气长输管道所面临的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油气长输管道事故诱因主要来自管道腐蚀、材料缺陷、设计和施工质量、不良环境条件和第三方破坏。进而分别探讨四大危险性因素对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并从理论和工程角度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油气长输管道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时检测效率低、难以准确控制的问题,结合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结构特征以及现场检测环境,提出了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数字化检测研究。研制的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数字化检测设备实现了油罐车油气回收系统检测的数字化、可视化、自动化,有效解决了手动控制不精确的问题,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精度、降低了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7.
NOX排放浓度的控制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电力行业被列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科技问题,NOX的控制技术和对策被列入区域环境污染物重点解决的环境科技问题。本文阐述了影响NOX排放浓度的因素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出油气管线的泥石流问题,指出油气管线的泥石流危害.在分析泥石流特征的基础上,对运营管线、在建管线和拟建管线提出不同防治对策,并对进一步加强泥石流灾害防治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燃机排放的废气中有害成分的形成机理 ,通过采取控制燃烧、控制燃料、废物再循环、安装设施及更改发动机设计等方法 ,使内燃机污染物排放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机动车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尤其是重型柴油车已成为当前机动车污染控制的重点。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重型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进行评价,针对重型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的特点,构建了包括环境、经济、技术等3方面共8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有效筛选最佳适用技术提供重要参考。以国六重型柴油车为例,对EGR、SCR、ASC、DOC、DPF等排放控制技术及(EGR+DOC+DPF+SCR+ASC)、(DOC+DPF+SCR+ASC)等技术组合,定量评价了其环境、经济、技术指标,筛选出国六重型柴油车最佳可行技术。结果表明,国六重型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得分较高的是(EGR+DOC+DPF+SCR+ASC)排放控制技术组合,该路线是目前重型柴油车达到国六排放法规主流的技术组合,各排放关键零部件的分担压力比较均衡,可以减少95%以上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从而满足未来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石油储罐油气蒸发损耗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气蒸发威胁安全,蒸发的油蒸气易引发爆炸,从而导致油罐爆炸着火。油蒸气是气相烃类,属有毒物品,漂浮地面易致人窒息。油蒸气还易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二次污染物。由于油蒸气的蒸发损耗,全世界每年散失于大气中的油气约为1×108吨,折合人民币2400亿元。因其所蒸发的都是油料中的最轻组分且油气蒸发还严重影响成品油质量。笔者分析了油气蒸发损耗的危害、产生原因及各种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降低油气蒸发损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石化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介绍了石化企业近年来在无组织排放控制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效果,就无组织排放与防护距离的关系,提出了全面提高企业无组织排放控制水平、削减无组织排放量、根据源强控制水平确定项目防护距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输油气站是油气长输管道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输油气站主要负责长输油气管道介质的加压、加温功能,一旦消防安全事故,轻则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重则会造成大规模的消防事故。本文从输油气站的消防安全管理角度出发,简要分析输油气站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最后对静电火源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4.
油气生产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为保证石油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基于油气生产作业的风险情况,提出了油气生产调研方法,通过现场诊断发现了油气生产产生风险的原因,书面审查分析了不同作业类型的风险因素,访谈交流发现了管理要求和模式的弊端。针对油气生产高危作业风险调研情况,提出了高危作业分类分级管理措施,确保了油气生产作业安全有序进行,实现了油气生产作业风险控制,提高了油气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遵义市尘污染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遵义市1996—2001年间TSP和FD为代表的尘污染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TSP与FD之间缺乏相关性。同时确立了遵义市尘污染的防治思路。即:减少工业区排放控制TSP,加强局地扬尘管理控制FD,并依此提出了系列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的影响,在考虑经济发展、交通承载力、人口密度和政策导向的情况下,应用排放因子法估算出2010-2030年中国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趋势.估算结果表明,2010年VOCs排放总量为228.30千吨,2030年排放量可达1 271.03千吨,主要来自卸油及加油过程,分别占总量的47.64%和52.36%,其中汽油类排放占主导地位,为96.85%.加油站一级、二级回收系统分别可回收45.25%和41.89%的油气,如果两种技术联用则具有协同作用,可回收87.15%.据估算仅2030年一年可减少经济损失9.93× 109元.  相似文献   

17.
镇江市老城区排水系统落后,主要以合流管网为主,区域内居民生活污水已成为镇江市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对该区域内居民生活污水水质特征和污染排放规律进行研究,不但有助于正确认识、科学把握城市面源污染特征,还有利于污染控制对策的制定和治理工程的开展。选择镇江市老城区典型合流制管网系统——黎明河溢流口,采用定点动态采样的方法,进行该区域生活污水水质特征和污染排放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各月的COD、TN、TP和SS的逐时变化规律具有各自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对油气输送管道固定场所防腐作业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从实际出发提出防范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其VOCs(挥发性有机气体)排放控制标准与监测不够完善,治理相对滞后,急需改进。本文通过调查我国医药行业VOCs的排放现状,分析了医药行业VOCs种类、排放来源、排放特点;总结了与医药行业相关的VOCs排放控制标准与监测方法;重点探讨比较了燃烧法、生物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吸附技术、吸收技术、冷凝技术及膜分离技术等国内外医药行业治理VOCs末端处理技术;结合国家关于VOCs治理的政策,提出了未来医药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该类站场安全管理和设施设备运行现状,查找出生产运行过程中各个系统存在的事故隐患,并提出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本文从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方面对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的重点、存在的主要隐患、隐患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阐述,对于加强油气集输站场的安全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运行和隐患治理资金的合理投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