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典型污染过程PM2.5的特性和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集北京2010年12月—2011年3月冬春季节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分析了冬春季典型污染时段灰霾和沙尘期间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质量浓度和其中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组分OC和EC特性,及其季节变化和来源.结果表明,北京灰霾和沙尘期间PM2.5日均质量浓度分别高达301.8 μg/m3和284.8 μg/m3,是美国EPA PM2.5日均质量浓度限值(35 μg/m3)的8.62倍和8.14倍.灰霾时段,人为污染元素(S、Cu、Zn、As、Se、Cd、Sb、Pb)、二次无机离子(NH4+、NO3-、SO42-)和二次有机碳(SOC)的质量浓度均高于沙尘天气和非污染天气.沙尘天气时地壳元素(Na、Mg、Al、Ca、Fe等)的质量浓度高于灰霾天气和非污染天气.北京冬春季节PM2.5主要来源于燃煤和工业过程、二次转化、地面扬尘、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灰霾污染时段二次转化贡献率较高,沙尘污染时段地面扬尘贡献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自2011年以来,山西陆续发生了多次雾霾天气,雾霾成因研究表明工业生产是雾霾中细颗粒物(PM2.5)的主要来源。作为山西支持产业的煤炭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任重道远。文章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对新形势下的山西煤炭采掘项目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针对性措施。灰霾天气及其成因近年出现的雾霾天气随着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显著增长,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加剧。由于环境空气受到污染,多地出现连续灰霾天气,影响人体健康,防霾口罩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福音,但效果如何,国家没有统一的评判依据。因此,有必要参照现行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等国家标准,对防颗粒物口罩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4.
燃煤锅炉烟气微细颗粒物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燃煤锅炉排放的微细颗粒物是形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会严重损害生物及人体健康。强化型湿式电除尘器可完全适应燃煤锅炉脱硫后烟气的特点,结合了传统电除尘技术、荷电液滴除尘技术和电凝并除尘技术,可高效率脱除燃煤烟气中微细颗粒物,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燃煤锅炉排放的微细颗粒物是形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会严重损害生物及人体健康.强化型湿式电除尘器可完全适应燃煤锅炉脱硫后烟气的特点,结合了传统电除尘技术、荷电液滴除尘技术和电凝并除尘技术,可高效率脱除燃煤烟气中微细颗粒物,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职业安全》2014,(4):108-109
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让空气净化器得到了人们广泛青睐。空气净化器制造厂家,大多自称其制造的空气净化器可消除90%甚至99.99%空气污染,包括清除烟草烟雾、微生物、异味、PM2.5细颗粒物等室内空气污染物。可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空气净化器,您知道如何选择吗?选择时又应注意什么呢,本文将围绕这些话题为您介绍相关小知识。类型空气净化器的类型是选择与维护的基础,目前可按安装方式和净化机理分类。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区秋季气溶胶粒子浓度与特性参数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0年10月和11月北京市区粒径小于2.5μm(PM2.5)和2.5~10μm之间(PM2.5-10)的气溶胶粒子质量浓度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同时研究了同期的Angstrom指数和散射系数等气溶胶特性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与气溶胶特性参数的逐时日变化明显。PM2.5质量浓度在凌晨5时至6时取得最小值,夜间20时至21时取得最大值;PM2.5-10质量浓度则在9时至10时和20时至21时出现双峰。气溶胶Angstrom指数在下午明显高于上午,最大值出现在16时左右;散射系数高峰出现在17时至18时。2010年10月7—9日出现了显著的灰霾天气,灰霾天气下PM2.5和PM2.5-10质量浓度均有明显增加。细粒子增多是导致PM2.5增加和Angstrom指数增大的主要原因。另外,灰霾天气期间散射系数迅速增大,非灰霾天(10月11日)的散射系数只有灰霾天(10月8日)的1.27%。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揭示公众对雾霾天气的关注程度、认知程度、所受影响及困扰和公众对雾霾天气的应对方法。并通过实验方法检测汽车尾气对光强的影响程度来反映其对雾霾的影响,检测空气中雾霾浓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公众应对雾霾天气的防范措施和雾霾天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一月份,全国中东部地区陆续被雾霾笼罩,至1月29日,雾霾范围更是高达130万平方千米,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给民众出行和身心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影响。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现在我国多地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什么是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降低,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人体对空气颗粒物中硼的吸收情况,为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采集硼作业工人班后尿液样品、上班8h的空气颗粒物样品以及24h饮食样品,分析了所有样品的硼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硼作业的原料工段工人班后尿硼肌酐校正质量比与经空气颗粒物潜在日硼摄人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成品工段工人的班后尿硼肌酐校正质量比与经空气颗粒物潜在日硼摄人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吸收率的分析表明,人体对空气颗粒物中以硼镁矿形态存在的硼吸收率仅为8.12%,而对以硼酸或者硼砂形态存在的硼吸收率约为74.2%,说明空气颗粒物中以硼镁矿形态存在的硼不容易进入人体血液,被人体吸收,而硼酸或者硼砂尘较易被人体吸收.  相似文献   

11.
人工降雨对植物颗粒物的冲刷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降雨过程对植物颗粒物冲刷的动态变化,选择侧柏、冬青卫矛和小叶黄杨3种常绿树种,控制降雨强度为28.4 mm/h、69.0mm/h和102.4 mm/h,通过6次历时为30 min的人工降雨试验,比较叶面颗粒物的冲刷率和穿透雨中颗粒物浓度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树种间的叶面TSP(总悬浮颗粒物)冲刷率没有显著差异,其均值为35.57%±17.63%。但树种间细颗粒物、粗颗粒物和大颗粒物的冲刷率均差异显著,其值分别为15.4%、21.2%和39.1%,且粒径越大的颗粒物越容易被冲刷掉。2)颗粒物的冲刷率受降雨条件影响,即随降雨强度和降水量增大,颗粒物冲刷率增加,暴雨强度下总颗粒物冲刷率最大为51.4%。3)颗粒物质量浓度受降雨历时和累积降雨量影响,降雨历时越长,降雨量越大,穿透雨中颗粒物质量浓度越低。一般细颗粒物和粗颗粒物质量浓度在10 min时达到滞缓阶段,此时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别比1 min时降低了73.6%和62.0%,但暴雨能够缩短其初始滞缓时间至5 min,并提高降水对颗粒物的冲刷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环保部近日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首次对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PM2.5,貌似很专业的术语,离我们的生活却非常近。城市中常见的灰霾天气,PM2.5往往是主因,这些还不到头发丝粗细的1/20颗粒物,它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不仅如此,PM2.5堪称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它成分复杂,多含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颗粒太小,它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近年来灰霾天气可谓让人"谈霾色变",2014年年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灰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和身体健康,可能酿成交通事故。灰霾概述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降温凝集成大量微小水滴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形成雾,使远处光亮物体呈微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1],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下,造成城市大面积低能见度情况的天气现象叫灰霾天气。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雾;白天气温上升、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粒径的大气细颗粒物对人肺癌上皮细胞A549的生物学效应,探讨了大气中细颗粒物粒径与细胞毒性的关系。采集杭州市大气中不同粒径的细颗粒物,制备成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总悬浮液,将A549细胞暴露于该制备液24 h后,测定细胞活力(MTT法)和培养液上清液中的LDH含量;并选择最佳浓度为后续暴露剂量,测定ROS生成量,评价不同粒径大气细颗粒物对细胞损伤效应。此外,还采用RTPCR测定凋亡基因P50、BAX、BCL-2表达情况。不同粒径的细颗粒物均显著抑制A549细胞活力,LDH显著增多,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最佳染毒质量浓度为10μg/m L;ROS的生成量和各个凋亡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大气中不同粒径的细颗粒物均能对A549细胞产生毒性,并且随粒径增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前言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是特定气候条件下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发展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的细小颗粒物,一旦这些细小颗粒物的排放量超过了大气的可承受范围,这些细小颗粒物的浓度会不断增加,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形成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城市雾霾天气的成因第一,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工业、企业和事业单位消耗的能源总量大大增加,不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例如煤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空气是没有特供的,随着城市PM2.5的公布,人们对雾霾的认识程度越来越深。2013年全国开始针对雾霾天气进行整治,北方大部分城市正在采取替代改造燃煤设施等措施应对雾霾天气,通过对雾霾的成因分析,2013年空气污染指数对比,深入探讨关于应对和防治雾霾的对策。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霾,也称灰霾(烟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石化企业工艺流程中对周围环境大气细颗粒物有贡献的生产单元及其源强情况,以某千万吨级石化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细颗粒物的形成机理,分别识别出了该石化企业内所有形成一次细颗粒物的排放源、参与形成二次细颗粒物的无机以及有机前体污染物源。同时分析得出了石化企业生产的油品质量也对其周围大气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高低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前言PM10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而PM2.5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从理论上来说,在PM10和PM2.5监测时PM2.5应小于PM10,但是从实际得出的数据来看,还是会出现PM2.5的1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高于的PM10情况,这便是"PM2.5和PM10倒挂"。PM2.5和PM10PM2.5及细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对空气中直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颗粒群平衡模型和布朗扩散作用对空调通风管道中细颗粒物的凝并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入口处细颗粒物的体积分数和入口风速对细颗粒物凝并现象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为细颗粒物的体积分数和入口风速对于管道中细颗粒物的凝并具有显著影响。在布朗扩散作用下的细颗粒物凝并现象主要发生在粒径小于1μm的颗粒,当粒径大于1μm时,布朗扩散作用对于颗粒的凝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分级采样测定污染源颗粒物排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冲击式分级采样方法测定工业固定污染源烟道气内的颗粒物,包括总悬浮颗粒物(TSP)及细微颗粒(PM10、PM2.5)排放,并对工业污染源净化装置做出分级效率测试.文中介绍了测试及数据处理过程并与国家标准方法滤筒计重法进行比较.在冶金、建材、电力等行业的工业炉窑颗粒物排放测试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的对颗粒物进行分级,是一种符合我国目前国情且使用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