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德懿  赵明  易灿南  罗洋  徐洁 《安全》2024,(2):66-71
为全面了解纸质规程下数字化核电厂界面管理任务特征,首先,基于NUREG/CR-6690以及操纵员在计算机屏幕上的点击行为,确定5类12条界面管理任务;然后,以某核电厂某班组复训过程操纵员监视与操纵行为为研究对象,利用INTERACT软件对反应堆操纵员(RO)和汽轮机操纵员(TO)的界面管理任务和主任务进行统计与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RO和TO界面管理任务均多于主任务,分别占各自总任务的69.3%和82.3%;正常运行工况下,RO与TO界面管理任务占比均超75%,事故运行工况下,TO界面管理任务占比均超81%;RO与TO相比需要执行更多的界面管理任务;RO和TO画面调整和配置次数较少,导航和查询/质问次数最多;在事故运行工况下,TO较多采用自动化执行监视、评估和操纵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视觉与听觉次任务对驾驶人视觉的影响及差异性,在虚拟驾驶环境下设计次任务试验,要求被试驾驶人执行多组不同类型、难度的视觉与听觉次任务,同时利用眼动追踪装置采集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在筛选有效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与数据挖掘方法比较驾驶人执行不同次任务时,视觉搜索区域面积、瞳孔面积、次任务完成时间的差异并分析统计显著性。结果表明,驾驶人在执行视觉次任务、听觉次任务、无次任务3种状态下,执行视觉次任务时视觉搜索区域面积最小、瞳孔面积变化幅度最大、次任务完成时间最长;无次任务时视觉搜索区域面积最大、瞳孔面积变化幅度最小、执行次任务时间最短;执行听觉次任务时,视觉特征数据居于视觉次任务、无次任务两种状态之间。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主观感知评价与客观数据具有一致性。研究表明,视觉与听觉次任务使驾驶人心理负荷明显增大,且视觉次任务对驾驶人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动态双任务下车载信息界面复杂度对视觉搜索和驾驶行为的影响,招募30名被试佩戴头戴式眼动仪开展模拟驾驶试验。驾驶主任务为50~60 km/h车道保持任务,次任务分别为低、中、高复杂度水平组的视觉搜索任务。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车载界面复杂度对视觉搜索和驾驶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与低水平组相比,中、高水平组导致视觉搜索任务成功率降低0.68%和2.70%,任务完成时间增加14.34%和53.23%;与基线任务相比(仅驾驶),在低、中和高水平组执行视觉搜索任务时,平均车速降低了2.69%、3.63%和9.01%,横向位置偏移增加了61.90%、76.19%和138.10%。眼动行为显示,造成总扫视时间显著差异的视觉机制不尽相同。低和中组间总扫视时间的显著增加主要取决于延长平均扫视时间,扫视次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中和高组间总扫视时间的显著增加主要通过增加扫视次数,平均扫视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随复杂度水平增加,眨眼次数显著降低,主观驾驶负荷增加。该研究明确了车载信息界面复杂度对视觉搜索和驾驶行为的影响,揭示了驾驶人采取的针对性视觉分配机制,可为车载信息界面设计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目前电网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存在的内容泛化、管理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基于任务特征的应急预案体系重构思路,运用情景构建方法,开展电网企业突发事件影响场景和处置任务分析,得出7个影响场景、10类处置任务和38项子任务。结果表明:电网企业应急处置任务具有收敛性特征。通过应急预案与处置任务匹配,重构应急预案体系结构和预案定位,构建以通用性部门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为建设重点的新型应急预案体系,形成“通用性预案工具箱”,实现预案衔接“无缝化”、预案内容“本地化”、管理成本“聚焦化”。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驾驶分心对隧道段行车安全的影响,在虚拟驾驶环境下设计次任务试验,要求被试驾驶人执行多组不同类型、难度的手动与无手动次任务,同时利用眼动追踪装置采集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在筛选有效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与数据挖掘方法比较驾驶人在隧道内执行不同次任务时,车辆运行速度离散性、视觉搜索区域面积、瞳孔面积变化率和次任务持续时间的差异,并分析统计显著性。结果表明,驾驶人在执行手动次任务、无手动次任务、无次任务3种状态下,执行手动次任务时车辆运行速度离散性最大、视觉搜索区域面积最小、瞳孔面积变化率最大,次任务持续时间最长;无次任务时车辆运行速度离散性最小、视觉搜索区域面积最大、瞳孔面积变化率最小;无手动次任务的试验结果居于两者之间,次任务持续时间最短。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主观感知评价与客观数据具有一致性。研究表明,手动与无手动次任务使驾驶人心理负荷明显增大,手动次任务对驾驶人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驾驶分心次任务对隧道段行车安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视觉记忆型次任务对驾驶绩效及安全的影响,采用对未知内容的记忆任务和对已知内容的再认任务分别表征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过程,构建多组不同难度的次任务,基于标准换道试验环境LCT进行双任务研究。提取并分析驾驶人执行不同任务时车道保持、换道控制等指标的差异以及次任务绩效,基于主客观数据构建综合评判模型。结果表明:双任务驾驶条件下,车辆平均路径偏差、方向盘平均转向角、车道偏移次数指标增大,正确换道比例减小,感知负荷增大,总绩效下降。困难工作记忆组与简单工作记忆组相比,随着任务难度增大,换道控制绩效下降,感知负荷增大,总绩效下降36.1%;困难再认组与工作记忆组相比,车道保持绩效、换道控制绩效提高,感知负荷下降,总绩效提高50%;简单再认组与工作记忆组相比,总绩效变化不大;困难工作记忆组综合绩效最低。上述结果说明:随着次任务难度增大,总绩效下降,但将对未知内容的工作记忆过程转化为对已知内容的再认过程时,总绩效明显提升,这一特点在任务难度较大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任务沟通、成员情境意识和交互记忆系统对机场应急救援绩效的影响机制,采用任务沟通量表、成员情境意识量表和交互记忆系统量表,对146名机场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以验证假设模型。结果表明,任务沟通、成员情境意识、交互记忆系统和机场应急救援绩效两两呈显著正相关。但任务沟通对机场应急救援绩效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3条路径间接影响机场应急救援绩效:成员情境意识的中介作用、交互记忆系统的中介作用,以及成员情境意识和交互记忆系统的链式中介作用。有效提高机场应急救援各部门之间的任务沟通、成员情境意识和交互记忆系统水平,可提升机场应急救援绩效,减少航空事故中的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8.
为了企业在应急预案编制时形成一致的、可信息化的应急流程,在国内外应急预案编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事件分析、任务划分、角色界定和资源配置,采用事故树的方法进行事件分析,制定应急任务策略库,在策略库的框架下对风险事件进行任务梳理,再对每项任务配置相应的角色和资源,最后,以某电厂水淹厂房事故为例,按照该预案编制技术进行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事件—任务—角色—资源"的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有助于实现应急预案的结构化和流程化,可为应急预案的信息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应急准备任务设置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是应急管理中重要内容,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前置条件和基础。基于情景-任务-能力应急预案管理思想,描述了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任务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概念、方法和内容,提出了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的共同任务和职责任务的一览表,并对共同任务中应急准备一项的内容做了具体介绍。在提出应急响应能力一览表的同时,论述了其功能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福建省短时间、高强度、大范围的强降雨,多次造成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给福建省经济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参加地方抗洪救灾任务是我总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炎热夏季是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等多发季节,部队又是一个高密度群体,做好卫生防病工作尤为重要.针对自然灾害突发性、危害大、防治任务重等特点,福建武警总队采取了科学合理的防疫保障措施,确保了参加抗洪救灾任务的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推进疫情防控应急管理规划理论和相关制度的改进完善,采用国外先进作战任务规划方法探讨面向重大疫情的应急管理规划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面向疫情的应急防控管理规划基本任务、主要类型、规划业务要求、任务规划成果;提出疫情防控应急管理规划流程,并设计预先规划、应急规划和临机调控规划3种典型规划,构建覆盖国家、省、市县和乡镇/街道4个层级的疫情防控应急管理规划体系。结果表明:基于作战任务规划的应急管理规划流程和体系科学性更强、适用性更高,对应急管理规划、应急预案与防疫预案的制定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睡眠剥夺对矿工风险感知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效果,将72名矿工被试分为控制组和睡眠剥夺组,通过2种睡眠状况(正常、睡眠剥夺)×2种任务片段(基线段、逃生任务片段)的试验设计,分别记录分析不同任务片段下皮肤电活动(Electrodermal Activity, EDA)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的部分指标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逃生任务可以有效激活矿工的风险感知,在执行逃生任务时,矿工的CS、LSC和FL/FH显著上升,IBI和PNN20显著下降;睡眠剥夺会损害矿工的风险感知能力,研究发现,控制组被试逃生任务片段唤醒情绪和打破交感神经平衡的程度更大。研究结果可为睡眠剥夺相关的生理研究提供证据和参考,有助于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使用车载导航系统下驾驶员脑力负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使用车载导航系统对驾驶员脑力负荷的影响,以及任务难度、时间压力、驾驶经验、性别差异等因素在该任务中的实际影响效果.通过编程模拟驾驶员使用车载导航系统进行驾驶的任务,采取主任务评价法作为脑力负荷的评价方法.选取偏离正确路线的次数、偏离的水平位移、到达预定目标所用时间、偏离方向的次数、根据导航系统提示完成相应动作的反应时间5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选取4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完成主任务(追踪)和辅任务(使用车载导航系统的脑力工作).对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车载导航系统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驾驶员的脑力负荷,并随驾驶难度的增加而加剧.任务难度、工作时间及驾驶经验等因素都对使用车载导航系统的驾驶员的脑力负荷产生影响,而性别差异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国家发改委官网27日消息,已安排山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4年退耕还林任务500万亩。国家发改委日前与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模和2014年任务安排,结合各地25度以上坡耕地和任务申请情况,印发了《关于下达2014年退耕还林还草年度任务的通知》。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人机交互型视觉显示终端(VDT)持续作业的绩效和安全性,需考虑作业过程中的工间休息制度,避免疲劳作业。结合持续操作测试(CPT)任务范式和Go-Nogo反应范式,设计模拟人机交互型VDT持续作业的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心理努力、任务主观难度、眼睛疲劳等11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构建了人机交互型VDT持续作业负荷主观评价指标体系。训练BP神经网络,识别作业负荷模式,建立了人机交互型VDT持续作业任务自适应分配模型。结果表明:通过任务主观难度、眼睛、颈部、肩部、腰部、手腕疲劳度6个指标,对人机交互型VDT持续作业负荷进行模式识别,其结果可信,且对实际作业干扰性非常小;作业任务自适应分配模型能根据作业者负荷模式合理安排工间休息,保障作业者的健康,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一些高危行业领域发生的一系列生产安全事故,对企业和行业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基于企业关键任务的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结合风险管控财政分析,提出更为科学和合理的风险分级管控模式,为企业内部制定差异化风险管控措施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关键任务分析关键任务的定义所谓关键任务,即如果没有正确执行,有可能对人员、财产、过程或环境造成重大损失或伤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是一种涉及因素多、技术含量高、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和社会影响大的非常规防灾减灾行动。救援装备是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当前以滑坡、泥石流为代表的地质灾害救援装备调配存在效率低、匹配度低、利用率低等问题。以“灾害情景—救援任务—救援装备调配”的思路,分析中国地质灾害救援案例,总结出“情景-任务-装备”的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救援任务完成时间最短和救援装备利用率最高为目标,构建基于不同情景-任务的救援装备调配模型;针对不同任务与救援资源的调配优先权冲突,用多优先级动态列表规划(MultiPRI List Dynamic Scheduling, MPLDS)算法求解,从而提高救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保证调配效果最佳;最后,以2019年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救援行动为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不同灾害类型下救援情景-救援任务-救援装备间的匹配及优化配置提供一种研究范式,为“任务-资源”调配问题的求解提供一种有效的算法,还有助于深化多个受灾点和出救点下多任务、多目标复杂动态优化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提出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劳动安全监察任务的观点。简析计划经济体制下实现劳动安全监察任务的模式;利用市场机制的功能和特性,分析判别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实现劳动安全监察任务途径及其手段、有效性和必然性;提出了具体进行工作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规章制度是实现任务的一种手段,班组的规章制度应围绕本班组基本任务的实现去制订,并随着形式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地修改、补充、完善。制度一经建立,就要认真坚持,严格执行。班组一般应建立六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我国航空应急医疗转运演练成本高昂及我国航空医疗转运任务执行机理相关研究不足的问题,依据真实的医疗转运场景,抽象出病患、飞行员、医护、机务、医院负责人、安保、环境等共16种Agent和详细的医疗转运流程;使用ABMS方法对各Agent的离散行为及Agent间的协同行为进行建模,使用SD方法对各Agent的连续行为进行建模, 从微观视角刻画并实现航空应急医疗转运任务仿真模型,并基于Anylogic实现航空应急医疗转运任务系统可视化原型。研究结果展示了航空应急医疗转运任务执行机理,可降低相关演练成本,也可为航空应急医疗转运实时任务评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