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反应器———膜生物膜反应器 ,该反应器可获得 10 0 %氧利用率 ,可用于生物降解挥发性有机物 ,可同时高效去除有机碳和氨氮 ,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铁炭微电池电解反应器-填充流化床反应器,并对该反应器的水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床层压降法测定临界流化气速,建立了关于临界流化气速Uc的经验关联式:Uc=0.0156C^0.27,Vt0.14,H0.31,通过脉冲示踪物信号法测得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结果表明该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接近于完全混合反应器。  相似文献   

3.
新型沸石填料间歇硝化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新型沸石填料,用于提高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反应器的硝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应用了沸石填料的硝化反应器的硝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在脱氮效率和速率上,与普通生物载体硝化反应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硝化反应器连续运行17d,出水氨氮基本在1mg/L以下,氨氮去除率在97%以上。该系统停止运行50d后再次启动,一周内硝化性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4.
新型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的设计及气含率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鉴于对传统内外筒结构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循环流化床原理的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新型反应器采用蜂窝状断面结构,机械分离与气浮原理相结合的三相分离器。为了减少反应器运行中的能耗,筛选出了一种新型轻质橡胶载体。并且针对这种新型反应器进行了气含率的测定,得出在实验范围内总平均气含率随进气量呈直线上升,还分别得出了上升区气含率和下降区气含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ABR反应器的两种快速启动方法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ABR反应器的启动是ABR反应器能否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其影响因素很多。为了更好地实现ABR反应器的启动,提出了通过2种不同启动方法的对比,即1#反应器采用好氧预挂膜的方法,2#反应器采用低负荷启动法,得出的结论为,好氧预挂膜启动法的启动时间短,COD去除率高,出水pH稳定,颗粒状污泥生长情况较好,是一种可推广的启动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适宜于紫外线消毒的反应器的型态和水力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活塞流反应器和示踪实验,得到该反应器的分散数(D/uL)、AR(长宽比)、Pe和Re等水力参数和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可视为有纵向扩散的活塞流反应器,在控制流态下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7.
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法处理被污染的空气这一技术已经被德国和荷兰成功地运用了20年之久,但是在国内还属于一种较新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本文主要概述了有机废气生物处理的3种主要形式: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器的原理、流程和几种影响反应器性能的因素,并比较了以上3种反应器及其不同支撑材料的优缺点。目前,气态生物反应器主要以通用的指导方针、试验性的研究和来自类似应用的经验为基础进行设计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运行试验,研究了内、外循环EGSB反应器酸碱特征及其调控能力。结果表明,内、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内部的pH值分布规律相似,较低有机负荷时pH值梯度变化较小,较高负荷时随循环比变化pH值分布有所差别,但2种条件下循环比为3时反应器内pH值均可达到较均衡的分布。相同原水pH值条件下外循环体系pH值要高于内循环体系pH值,2种条件下体系pH值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二者平均差值在0.5个单位左右。循环厌氧反应器系统pH值维持在6.3—6.8可以较好地保障系统正常运行,为了保证此条件,外循环运行方式对原水pH值的极限调节范围是4.5—6.8,内循环运行方式对原水pH值的极限调节范围是5.3—7.2。该成果对于研究和应用内外循环EGSB反应器具有理论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有机氯农药废水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研究了采用厌氧膨胀床颗粒活性炭反应器对其预处理以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未经处理的有机氯农药废水及经混凝、Fenton氧化处理后的有机氯农药废水分别进入厌氧反应器,在进水pH为6.8~7.2,水力停留时间为48h,有机物容积负荷为1.41~3.19kgCOD/m^2.d时,3种废水的出水B/C值分别为0.35、0.41和0.42;出水COD分别为1280、1050和659mg/L;出水色度分别为50倍(灰白)、20倍(灰白)和20倍(灰白)。从运行稳定、经济的角度,选择混凝一厌氧组合作为该农药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研究提出采用单位表面面积生物膜底物降解速率LW作为厌氧膨胀床反应器的设计指标,并根据试验数据得出厌氧膨胀床颗粒活性炭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为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的生物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膜生物反应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处理技术,现就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类型,机理进行阐述,并对膜生物反应器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了说明,指出膜生物反应器将会成为21世纪的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染料比布列希猩红为降解对象,采用细胞固定化技术,建立6种黄孢原毛平革菌的水处理反应器工作体系,研究表明,海藻酸钙小球-生物流化床、不锈钢网片反应器、以海绵和泡沫为载体的池形反应器(反应器I和Ⅱ)以及囊夹生物海绵的钢丝网为载体的池形反应器(反应器Ⅲ和Ⅳ)等不同类型的反应器均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15-16d内,染料脱色降解率可达95%左右,相比较而言,反应器Ⅳ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启动珠,处理水量大和节能低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氧化沟既不是完全混合反应器,也不是推流反应器。它是一种连续环路反应器(continuous Loop Reactor,简称CLR)。目前,氧化沟作为一项废水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地重视和应用。本文从曝气和混合、反应动力学以及水力学等方面剖析氧化沟和连续环路反虚器的基本实质,论述各种类型氧化沟的一些共同特征,以有利于在氧化沟设计中对若干基本原则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作为反硝化的碳源和附着生长载体构建反硝化反应器,进行反硝化效果研究,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该反应器挂膜阶段生物膜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变化及其与净化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PBS作为反硝化的碳源和附着生长载体构建的反硝化反应器脱氮效果显著,并且...  相似文献   

14.
气升循环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气升循环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和再生回用技术。该技术膜单元和生物单元分置,生物单元和膜单元间的水力循环利用气升动力,无需循环水泵,系统具有维护方便、运行能耗低和建设投资省等特点。采用该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处理水质可达到建设部颁布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给出了该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的工程建设投资指标、水处理成本和水处理能耗指标,处理能耗0.6-0.8kWh/m^3。该新型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再生回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技术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5.
用于废水处理的膜曝气生物反应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膜曝气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利用透气膜进行曝气的污水生物处理组合新工艺.膜曝气的主要特点在于无泡曝气和特殊结构的生物膜.无泡曝气可提高传氧效率,在高浓度废水或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水的处理中具有优势.曝气膜上生长的生物膜具有传质异向性,这一特点使其具有同步除碳脱氮的潜力.介绍了膜曝气生物反应器的工艺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膜曝气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膜曝气生物反应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膜曝气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利用透气膜进行曝气的污水生物处理组合新工艺.膜曝气的主要特点在于无泡曝气和特殊结构的生物膜.无泡曝气可提高传氧效率,在高浓度废水或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水的处理中具有优势.曝气膜上生长的生物膜具有传质异向性,这一特点使其具有同步除碳脱氮的潜力.介绍了膜曝气生物反应器的工艺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膜曝气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膜曝气生物反应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酿酒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氨氮浓度的有机废水.采用两级常温厌氧-好氧-固定化微生物组合工艺对酿酒废水进行中试研究,重点考察了各级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并且对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稳定运行状态下,一级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对有机物去除率可达到70%~90%,处理效果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二级EGSB反应器可以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氧化物;三级好氧接触氧化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到70%,氨氮去除率维持在50%;包埋硝化菌流化床反应器最终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氨氮,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低于15 mg/L.  相似文献   

18.
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生物膜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生物流化床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对污染物的降解主要依赖于活性生物膜,研究生物膜的特性是提高反应器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描述生物膜特性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综述,其中,生物膜种群构成的差异是影响反应器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本文重点探讨了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种群分布特征,种群的生态演替过程与反应器性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生物流化床生物膜特性进行强化的几种手段。  相似文献   

19.
针对建筑环境中的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设计了一种折流式反应器,并在密闭环境和开放环境下,选取甲醛为目标污染物,对其降解效果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3种不同初始浓度,环境舱中的甲醛含量均可被降低到国家标准限定值以下;密闭环境中的一次通过效率为6.42%~13.64%;开放环境中的总降解效率为70%~95%,且与循环比呈正相关。流态模拟表明,反应器内无渠道流现象,后半部分的流速受阻力作用而较小。此外,在类似于实际应用条件的开放环境下,建立了降解效率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结果的正确性,根据此模型,可通过循环比来预测反应器的总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20.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分离单元运行参数优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生活杂排水对膜生物反应器中膜分离单元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膜分离单元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试验表明,在适宜的反冲洗和化学清洗条件下,膜的透水率可及时、有效地恢复,使膜生物反应器能长期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