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主持人,你好!我单位一职工从事销售工作。其在外出差期间,感觉头痛、头晕、身体很不舒服,当天从出差地回到家附近的医院门诊部治疗,经诊断为"咽喉炎",输液后遵照医嘱回家观察。第二日凌晨2点多钟,其妻发现他已停止呼吸确认死亡,死亡原因不明。其发病到死亡没有超过48小时,请问是否可以认定工伤?易安网友  相似文献   

2.
安全员(1)     
诸葛安家离矿很近,没有一胯子远.他家的阳台正冲着凌水矿竖井井架.艾美看她爷们儿正往家走,气就不打一处来.诸葛安回到家,坐在沙发上,掏出了一根烟,刚抽了两口,媳妇艾美凤一样旋进了家.  相似文献   

3.
他算了一笔细账,到老家近600公里的路,如果搭乘大巴,夫妇俩要花400元,自驾摩托车只要100多元就能回到家了。  相似文献   

4.
微观点     
<正>@湖南消防:【老人用电蚊拍灭蚊子引爆液化气】"谁也没想到,小小电蚊拍能酿成这样的惨剧。"7月23日,湖南常德的胡婆婆在家准备晚饭,见厨房蚊子太多,便拿电蚊拍先灭蚊。可能液化气阀门没关紧,电蚊拍使用时产生了火花,瞬间引爆液化气。厨房窗户、玻璃门、天花板被震得粉碎,胡婆婆的身体烧伤面积达52%。@上海科普:【蹭蹭门框护颈椎】颈椎病、腰肌劳损患者用背部蹭门框,可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能辅助治疗这些疾病。可用背部正中的脊椎骨对准门框的棱,向门框上轻轻挤压,并上下轻度蹭动,每分钟约20下。在上下蹭动时若  相似文献   

5.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在我受伤害的时候我能想起它”……”只要一唱这首歌,心里就感到暖洋洋的,特别是远离家乡在外打工的人们,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家不仅是温馨、幸福的港湾,更是让人感到安全、踏实的营地。天津开发区保税区工会联合会把“家”的营造当成头等太攀来抓。最近我们访问了这个“家”的营造者之一,天津开发区保税区工会联合会权益部部长田俊强——  相似文献   

6.
林国平,一个13岁的少年。 2002年11月30日,对他来说,是一个灰暗、悲伤和阴沉的日子。傍晚,他的父亲林农民在一场车祸中不幸死去了。 石狮市石壁村村民林农民,娶的妻子是四川人,平时借住在别人家的房子里。育有一女一子,主要收入来自林农民骑自行车外出卖点蒜头以及妻子在厂里做工挣点零花钱。今年四五月前,国平的妈妈突然带上16岁的姐姐离家外出,谁知在这长长的日子里,仅仅打了一个电话回家。妈妈不在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7.
母亲     
雨打屋檐,滴嗒作响。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我这“异乡人”独坐窗前。天色已暗,当雨稍小时,侧耳倾听,隐约可以听到那里传来的阵阵欢笑声……在这样的雨夜,我不禁想起了家,想起了我的母亲。离家在外求学、工作已整  相似文献   

8.
璎洛 《安全与健康》2008,(10):38-39
在外地呆了很长一段时间,想到可以回家了,真是感觉归心似箭。我和老公选择风和日丽的日子,开车从南宁出发回福建的家。  相似文献   

9.
<正>八年前的除夕夜,一家人在外吃年夜饭,服务生是一个兰州的女孩。我问:怎么没有回去过年?她说:路远,回去一次要花费五个月的积蓄,所以四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我问:想家吧!她说:想!我将手机借她打电话回家,  相似文献   

10.
八年前的除夕夜,一家人在外吃年夜饭,服务生是一个兰州的女孩。我问:怎么没有回去过年?她说:路远,回去一次要花费五个月的积蓄,所以四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我问:想家吧!她说:想!我将手机借她打电话回家,问问家里好。  相似文献   

11.
除夕剪影     
春运恰逢岁末年初,事关千家万户欢度一个祥和、安宁的春节,因此,每逢春运,交通警察无不全力以赴。闽北山城政和的交通民警自2000年以来,已在工作岗位中连续度过了三个春节,恪尽职守和勤勉履责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连续三年辖区春运无客运车辆等级道路交通事故。于是,总是过年在外的民警们在除夕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就有了一个个充满温情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2.
张艳 《安全与健康》2007,(11):48-48
童年时代,一个年轻的舅舅整天带我一起捉迷藏、钓鱼,还经常给我买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我很喜欢他.可是有一天,妈妈红着眼睛回到家,哽咽地说不出话,爸爸也沉默地吸着烟.从他们的谈话中,我隐约得知了一个噩耗.  相似文献   

13.
在建瓯林业汽车保修厂,有一位坚强的女人,她叫林依桂,这些年来她家中接连发生了许多不幸,她都坚强地挺着过日子。林依桂的丈夫是一位林业汽车驾驶员,丈夫常年在弯曲延绵的道路上奔波,虽然辛苦和劳累,但贤惠的妻子料理家务,回到家总是一片温馨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2020年,七月流火的日子里,也正是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火热的日子。我于宅家的无聊之时收到了刘均田自西安寄来的新书——《秋的回望》。我展开书,粗粗地翻看:他那满满的回望,依旧是浓浓的烟火。我与均田,算是广义的战友。虽彼此相知,却并无交往。翻罢书,我给他打了电话,交往便从此开始了。随后,他又在微信里发来一篇散文给我看,标题为"消防人"。是的,刘均田正是消防人。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中,工作紧张繁忙,环境嘈杂喧闹,家是唯一的“避风港”。人们在奔忙了一天后,一定渴望回到温馨舒适的家中,忘掉都市的喧闹,消除一天的疲劳。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然而,国内外大量资料都证实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室内空气污染正严重地侵蚀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这一天对年过半百的杨老汉来讲,本该是一个非常高兴的日子:22岁的儿子小春刚定了亲,按当地的习俗,大年初二是走老岳的日子。定了婚的女婿都要回女方家孝敬孝敬岳父岳母大人。一大早杨老汉就准备了“六色”彩礼,让儿子去给岳父母拜年。杨小春自然高兴万千,朝思暮想的心上人,再过几天就真正成为自己的新娘了。想到这,他骑上自行车带着一大宗礼品,一路上哼着小调,如坐春风般地直奔未来的泰山大人家来。  相似文献   

17.
1986年7月,年仅21岁的李明来到了斌郎矿井建设筹备处,开始了他的人生新征程。然而,作为重庆煤校井建专业毕业生的他本来是不愿意到煤矿工作,因为"工作艰苦,没有面子"。他不知道自己哪一天将会脱掉矿工服,到外边闯一闯。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27年过去,当年的小伙子如今已年近半百,仍然与矿井打着交道。虽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段煤矿失落的日子,他也跟许多人一样出去闯过,但终究还是回到了煤矿这个更能展示自身价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不仅是心灵的港湾,更是人们心目中最安全的地方。不论是大人和孩子,当在外面遇到不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马上回家,回到住的地方就安全了。  相似文献   

19.
近些日子,在报上见到几则颂扬“的哥”的新闻:上海有位“的哥”在车上拾到装有10万美金的皮包,当即报告运管,2小时后完璧归赵,消息传开,社会赞声一片;武汉有一“的姐”,路遇痴呆迷路的老人,载着老人四处寻家,奔忙了七八个小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安防》2005,(6):13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事主家里被盗,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他经多方了解,找到了一家出售安全报警器的商店,花300元钱买了一种只有烟盒大小的防盗器.回到家后,他将买来的两只防盗器用双面胶分别贴到了门两侧和阳台旁边,设备安装完毕后,事主将遥控器随身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