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垃圾处理技术发展很快,但我国垃圾处理技术水平还较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城市垃圾仍以填埋为主。垃圾填埋过程中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对空气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哈尔滨东部垃圾填埋场的环境评价。对其评价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力求使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垃圾场建设项目评价探索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垂直铺膜技术在垃圾处理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卫生填埋是世界各国应用较多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式 ,本研究根据岩土工程界的研究成果 ,提出垃圾场垂直插铺土工膜阻隔垃圾渗滤液技术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建筑垃圾、粘土对垃圾渗透液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保城市地下水源不受垃圾填埋场渗透液的污染,本文通过垃圾淋溶试验测定垃圾中有机物、重金属的含量.并选择粉煤灰、建筑垃圾、粘土作为垃圾场填埋底层,考察其对垃圾淋溶液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为大连市垃圾填埋场选择填埋底层及填埋厚度提供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4.
垃圾埴埋场恶臭污染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处理技术发展很快,但我国垃圾处理技术水平还较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城市垃圾仍以填埋为主。垃圾填埋过程中排放的恶臭污染对空气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哈尔滨东部垃圾填埋场的环境评价,对其评价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力求使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垃圾场建设项目评价探索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ENN精粹     
比利时:开发垃圾填埋场都triplepundit.com 2011年9月16日垃圾填埋是近年来一个发展迅速的废物处理方式,并且利润可观。在布鲁塞尔东部50英里(约80公里)处的Remo Milieubeheer垃圾填埋场建于20世纪60年代。该垃圾场有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常见垃圾,总量约有1650万吨。比利时一家废物处理管理企  相似文献   

6.
以深圳布吉甘坑垃圾填埋场为例。按照安全评价工作一般程序。对简易垃圾填埋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对甘坑垃圾场现状的考察和分析。发现其存在因填埋场缺乏控制而发生场内火灾爆炸、作业不规范导致堆体稳定性欠佳而发生堆体崩塌的可能性。以及因发生火灾爆炸而对临近建筑产生破坏的可能性。针对填埋场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与影响因素的模糊性。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简易垃圾填埋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作业规范、导气控制系统、防渗系统、临近建筑距离、管理水平五项指标及指标对安全评价集的隶属度函数,对甘坑垃圾场安全性进行评价,得到其“很不安全”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赵春兰  凌成鹏  吴勇  卓勇 《环境工程》2017,35(2):163-167
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渗漏是周围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威胁之一。以冕宁县漫水湾垃圾填埋场为例,预测垃圾渗滤液对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危害程度,通过Modflow和MT3D模拟分析了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条件下渗滤液中COD和NH_3-N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在垃圾场运行中,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并向下游扩展。正常工况下,污染物NH_3-N的最大迁移距离为141 m,最大浓度为3.5 mg/L;事故工况下,污染物NH_3-N的最大迁移距离为290 m,最大浓度为7.0 mg/L。随着污染物迁移距离的扩大,污染物浓度开始下降。垃圾场封场20年后,渗滤液中ρ(COD)和ρ(NH_3-N)分别为0.06,0.006 mg/L。  相似文献   

8.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几个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填埋场是废物污染治理工程,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有明显而长久的负面影响.在垃圾场选址和建设之前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对有效防止填埋场对环境的污染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结合实践经验,论述了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9.
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工程表面覆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青岛市湖岛垃圾填埋场作为试验点,对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工程的表面覆盖处理技术中的材料选择进行了研究。对城市垃圾场生态恢复工程表面处理中覆盖材料的选择指标主要取决于其投入费用和生态恢复的产出效益,同时因恢复工程的设计方案和填埋地点而异。对以降低投入为优选因子或以获得植物产出效益为主要目的的设计方案,分别推荐已分解的垃圾土和砂土为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气体收集及其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气体收集现场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的方法。通过对垃圾填埋场现场打井抽气试验,研究垃圾填埋气的收集及工程利用的技术参数,并对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出工程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1.
从试验数据、试验方法 2个方面总结归纳了关于现有垃圾填埋场渗透系数的国内外试验,并且通过对比国内外渗透系数的一系列试验成果,分析了国内外渗透系数试验在基础数据、试验方法多样性方面的优劣。以此为基点,对未来国内岩土工程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垃圾生物干化最佳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董村综合垃圾处理厂的有机垃圾进行生物干化,以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运行参数。利用生活垃圾生物干化反应仓开展垃圾生物干化中试试验,以新鲜餐厨垃圾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来探讨工艺参数(堆高、初始含水率、通风方式、翻堆方式)对干化效果的影响变化,从而确定生物干化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垃圾生物干化工艺中各因素影响水分去除率的大小顺序为:翻堆方式>通风方式>初始含水率>堆高。垃圾生物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堆高1.5 m,初始含水率60%,通风方式(通风10 min,静止30 min),翻堆方式为2天1翻。  相似文献   

13.
生物反应器填埋条件下垃圾生物质组分的初期降解规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经甲烷化填埋层渗滤后的渗滤液循环回灌的新鲜垃圾填埋层内,以生物质分类表征为基础,分析了新鲜垃圾填埋层内固相各生物质组分(总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初期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垃圾中原有总糖组分和蛋白质的快速水解发酵是新鲜垃圾填埋后产生高有机质浓度渗滤液的主要机制;脂肪和纤维素的降解产物不是填埋初期高有机质浓度渗滤液的主要来源;纤维素是填埋层稳定产甲烷阶段的主要碳源,其水解速率可能是甲烷化过程的限速步骤;纤维素/木质素之质量比可作为指示填埋垃圾稳定化的指标.各生物质组分的初期降解速率常数均在0.01至0.1之间,而填埋气体中甲烷体积分数在60d内达到45%.食品垃圾组分富集的生活垃圾,应用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时,必须具备足够的降解容量以代谢填埋初期固相中总糖和蛋白质快速水解产生的酸性液相产物.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2组实验室模拟填埋场生物反应器,利用上层和下层同时导排填埋气的方法,研究了填埋气和渗滤液在垃圾体中的产生和迁移情况.并在考虑渗滤液回灌的情况下,设置了C1(渗滤液回灌前加压)、C2(渗滤液回灌后加压)2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C1在加压后出现短暂的水位雍高现象并在第33 d后消失,而C2一直未出现水位雍高现象,上下同时导气系统能促进渗滤液和填埋气排出,#有效缓解和消除水位雍高.压力促使C1、C2的填埋气由往上迁移转变为往下迁移,C1经历了10 d的填埋气向下迁移准备期,而C2在回灌后填埋气直接往下迁移,回灌会促进孔隙通道打开,有利于气液向下排出.  相似文献   

15.
延长油田含油污泥真空热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鹏辉  魏君  屈撑囤 《环境工程》2015,33(10):101-103
利用真空管式热解炉对延长油田含油污泥进行真空热解,研究了热解终温、保温时间、升温速率、催化剂种类及其加量对油回收率的影响;将热解残渣与标准煤粉制成粉末状燃料,测定了燃料热值,分析了燃烧烟气中各项污染物浓度。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终温与保温时间对油回收率有很大影响。在各催化剂中,活性白土的催化效果最好,其加量为1%时,油回收率可达83%。粉末状燃料的热值达到24 000 k J/kg,超过烟煤的热值。燃料燃烧烟气中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GB 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可将其作为燃煤锅炉的燃料使用。真空热解是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 ,即城市固体废物 (MSW)好氧生物反应器与单纯好氧填埋方式的对比实验。其中MSW好氧生物反应器是强制通风好氧填埋和渗滤液循环两种填埋方式有机结合体。通过该对比实验研究两者对填埋的垃圾及所产生的渗滤液的降解情况 ,从而得出MSW好氧生物反应器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填埋场抽气竖井周边气体轴对称稳态运移模型,分析了单层和分层垃圾体中气压力分布,并提出“降压百分比”的概念用于判定抽气影响范围,研究了垃圾产气率、气体渗透率、覆盖层厚度、覆盖层气体渗透率、抽气井深度和抽气负压对抽气影响范围和抽气量的影响,获得了竖井深度和井间距的确定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抽气井的降压作用明显,抽气井深度和抽气负压越大,则抽气影响范围和抽气量越大.覆盖层厚度增加或其渗透率降低有助于扩大抽气影响范围和提高抽气量.抽气影响范围随气体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大,但随垃圾产气率的增加而减少;抽气量则随气体渗透率和产气率的增大而增加.抽气井深度是控制抽气影响范围的关键参数,建议竖井深度取垃圾填埋厚度的65%~75%,井间距取1.5~2.5倍竖井深度.  相似文献   

18.
卫生和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夏季N2O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现场监测了杭州市天子岭废弃物处理总场卫生填埋场和生物反应器填埋单元夏季的N2O释放通量,并讨论了相关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卫生填埋场覆土后N2O释放通量(以N2O-N计)随垃圾填埋龄的增加而大幅降低,其均值(18.07 μg/(m2·h))为生物反应器填埋单元(5.57 μg/(m2·h))的3倍多. 垃圾填埋龄、覆土土质与结构及填埋场操作方式是影响填埋场N2O释放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均主要通过改变覆土的理化特性而影响N2O的释放. 采用多元线性逐次回归分析得到:卫生填埋场N2O与覆土含水率和有机碳(SOC)质量分数构成的线性方程显著相关(R2=0.86,P<0.01);生物反应器填埋单元N2O的释放通量与覆土含水率、碳氮比(w(C)/w(N))和w(NO3-)构成的线性方程显著相关(R2=0.89,P<0.01).   相似文献   

19.
对自主研发的厌氧折流内循环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internal circulation,ABIC)处理木薯淀粉废水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BIC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0~24 h、进水ρ(COD)为3 000~15 000 mg/L、有机负荷为3.0~20.0kg/(m3·d)时COD去除率均高于80.0%,最高可达91.2%。ABIC对进水负荷的冲击具有良好耐受能力,最大可承受的容积负荷VLR为26.0 kg/(m3·d),运行稳定。反应器重新启动耗时较短,对处理木薯淀粉季节性生产废水有利。  相似文献   

20.
压力对填埋垃圾产甲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压实作用被认为是影响填埋垃圾降解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验通过自制的压缩降解模拟填埋反应器装置,研究了阶梯增加式压力21k Pa→42 k Pa→84 k Pa(分别在垃圾填埋后的第75、103和131 d时施加)对填埋垃圾产甲烷这一资源化重要阶段的影响,包括产气特性、渗滤液性质及固体沉降等的变化.21 k Pa和42 k Pa分别恒定了4周,垃圾最后在84 k Pa恒定压力下降解,实验总共持续了170 d.结果表明,在初始21k Pa的压力作用下,由于接种物跟垃圾接触面积的增大,甲烷日产量从第75 d的1.85 L·d-1增加到了第76 d的2.95 L·d-1,产甲烷速率提高了59.82%,42 k Pa和84 k Pa时均有所增加,但增加程度均不明显.压力还使砾石层上部积留了一定水位高度的渗滤液,渗滤液的COD和含氮量在压力作用下都有了暂时的升高.压实作用还令垃圾体产生了较大的沉降,但压力进一步增大并没有使垃圾继续发生较多的沉降.实验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压力对填埋垃圾降解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