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凝聚强化A/O-MBR处理油页岩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凝聚A/O-MBR,以油页岩废水为研究对象,与普通A/O-MBR比较,考察了污泥驯化期反应器中的污泥特性和微生物种群变化,讨论了曝气量和温度对油页岩干馏废水中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凝聚A/O-MBR的MLVSS为3 243 mg/L,高于普通A/O-MBR的2 679.5 mg/L,说明电场和铁离子能刺激微生物增殖。整个驯化阶段的优势种群主要为有机物降解菌和异养脱氮菌。电凝聚A/O-MBR中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且发现了与铁代谢相关的Fusibacter、Clostridium和Enterococcus,以及有电化学活性的Ferruginibacter等特有菌群。曝气量为0.2 m~3/h,温度为25℃时,普通A/O-MBR和电凝聚A/O-MBR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电凝聚A/O-MBR比普通A/O-MBR对低温的耐受性更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UV/H2O2高级氧化法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的处理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反应初始pH值等因素对UV254,ADMI7.6、DOC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UV254、ADMI7.6、DOC和COD的去除率为筛选依据,确定出最佳参数组合为:反应初始pH值为原水pH 7.4~8.1,H2O2投加量为4.5 mmol.L-1,紫外光照射时间为50 min,在最佳处理条件下,UV254、ADMI7.6、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7%、94%、40%和69%.通过XAD-8/XAD-4吸附树脂联用技术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分为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研究了UV/H2O2氧化工艺对生化出水中各种有机物及色度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疏水性物质是引起色度的主要物质,所占比例以ADMI7.6表征时为92%,其中以非酸疏水物质的贡献最大,达到53%.UV/H2O2高级氧化法处理此水样中的弱疏水性有机物、疏水酸和非酸疏水物质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亲水性有机物的处理效果较差.实验表明,相对分子质量>10 000的大分子有机物对DOC和ADMI7.6的去除贡献较大,对UV254的去除贡献接近一半.  相似文献   

3.
采用NaOH改性活性炭纤维(ACF)活化过硫酸盐(PMS)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及降解吡啶.考察了NaOH-ACF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值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色度去除效果及吡啶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ACF/PMS体系可以有效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度,并完全降解吡啶.材料表征结果表明,NaOH-ACF具有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吸附和催化性能良好.NaOH-ACF投加量为2.0g/L、PMS浓度为6.0mmol/L、初始pH值为7.0、温度为25℃,反应120min,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85.7%和93.8%,吡啶初始浓度为10mg/L,降解率为100%.发光细菌毒性实验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NaOH-ACF/PM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可以有效脱毒.自由基鉴定实验证实,NaOH-ACF/PMS体系中同时存在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显示,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的大分子、复杂有机物在体系中完全矿化或者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吡啶通过羟基化和去...  相似文献   

4.
彭枫  潘霞 《环境工程》2014,32(5):14-16
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工艺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具有良好的深度处理效果。在空气流量为75 L/h,臭氧浓度为100 mg/L,pH=10.5,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最佳试验条件下,当深度处理进水水质ρ(COD)=156.5 mg/L、色度=110倍时,其去除率分别为69.65%和92.27%,出水COD和色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7.50 mg/L和8.50倍,均达焦化废水排放新标准。  相似文献   

5.
焦化废水是典型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构成其成分的复杂及种类的繁多使其难以实现高效的生物降解过程,制约了水处理的水质达标.为了探明其中生物降解强抑制组分,采用DAX-8大孔树脂将焦化废水分离出疏水酸性组分(HOA)、疏水碱性组分(HOB)、疏水中性组分(HON)和亲水性组分(HIS)等4种极性不同的组分,分析了各组分的有机物含量分布,紫外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并用两种方法考察了各组分的可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HOA是主要的有机组分,其COD和TOC分别占比55.9%和56.8%;HOA也是主要的芳香物质及荧光组分,而HON是芳香构造化程度最高和类腐殖质占比P(Ⅲ+Ⅴ)最高的组分;各组分的BOD5/COD值及脱氢酶活性的抑制结果显示其难降解程度依次为HONHOBHIS原水HOA,而HON是焦化废水中生物抑制最强组分,其BOD5/COD值仅为0.21±0.02,对脱氢酶活性的抑制达到38.5%;SUVA和P(Ⅲ+Ⅴ)与可生物降解性的关联分析发现,焦化废水中难降解组分并不都是芳香性化合物造成的,类腐殖质对其中难降解有机组分的指示作用相比SUVA更加灵敏.  相似文献   

6.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毛纺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采用中试规模(10t/d)的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处理毛纺印染废水.当HRT为7h,进水COD、BOD5分别为179~358mg/L和44.8~206mg/L,试验系统对COD、BODs、色度、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1%、98.4%、60.7%、98.9%,出水水质浓度或指标值分别为20.2mg/L、1.6mg/L、25倍、0.51 NTU.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建设部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A/O MBR工艺处理毛纺印染废水技术可行、操作简单、易于管理,可为工业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竹制品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平均COD2000mg/L),色度大,污染物成分复杂等特点,采用曝气氧化池+微电极+一级多元体电絮凝+二级多元体电絮凝+USAB处理+A2/O+二沉处理工艺处理高浓度竹制品废水,经调试后运行结果表明:工艺运行稳定,且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原水COD由15400mg/L下降至84mg/L,BOD5由617.5mg/L下降至17.95mg/L,SS浓度由84mg/L下降至16.4mg/L,NH3-N由35.95mg/L下降至2.58mg/L,TP由4.935mg/L下降至0.256mg/L,色度由64下降到4,去除率分别达到99.5%,97.7%,80.5%,92.8%,94.8%和93.8%,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组分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XAD-8大孔树脂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进行了组分分离,分析了各组分的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紫外-可见光谱和遗传毒性.结果表明,污水中亲水性物质和疏水酸性物质的DOC含量分别占总DOC含量的65%和24%.亲水性物质组分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分,但是单位质量的亲水性物质、疏水酸性物质和疏水碱性物质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含量相近.污水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主要遗传毒性物质为亲水性物质和疏水酸性物质,而疏水碱性物质和疏水中性物质则未检出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A/O-MBR改进工艺处理干法腈纶废水,启动时间短,处理效果较好,同时对水质水量均具有较强的耐冲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出水COD为300~400 mg/L,去除率为65%~75%;出水氨氮小于5 mg/L,去除率可达97%以上;出水总氮为40~50 mg/L,去除率为60%~70%。但由于干法腈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导致出水COD和总氮含量仍然较高,膜污染较为严重,所以要实现对干法腈纶废水的有效治理,还需进一步探求物理化学技术对腈纶废水的高效预处理,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0.
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A/O-MBR系统稳态运行状况及抗冲击负荷能力,探讨系统运行过程中基质降解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实际生活污水波动(COD:70~200 mg/L;NH4+-N:18~45 mg/L)的适应性较强,能抗击1.53 kgCOD/(m3·d)的容积负荷,连续运行出水的COD均在40 mg/L以下,NH4+-N均在1.5 mg/L以下,达到GB8978-1996的一级A标;采用Mond模型对COD降解动力学过程进行解析,获得动力学参数Vmax=0.38 d-1及KS=100.98;实验验证该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预测A/O-MBR出水水质,可以为A/O-MBR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嵌入式旁路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减少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产量以及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厂无机物积累的问题,开发了一种集旁路污泥减量、污泥淤砂分离、侧流化学除磷、强化氮磷去除于一体的嵌入式旁路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中试反应器规模10m3/d,并稳定运行超过90d.试验结果表明:出水ρ(NH4+-N)、ρ(TN)、ρ(TP)、ρ(COD)分别为(0.5±0.3),(8.6±1.6),(0.14±0.04),(26.8±8.8)mg/L,出水水质能够稳定的达到一级A标,并且远低于其限值.系统运行期间,活性污泥系统的MLVSS/MLSS值逐渐升高,其值从初始的0.33增加到了0.52;该工艺系统有效的防止了无机颗粒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积累.在系统稳定运行过程期间,其表观产率系数Yobs为0.103gVSS/gCOD,该工艺系统展示了良好的污泥减量性能.  相似文献   

12.
廖志民 《环境工程》2010,28(3):118-120
研究了兼氧型MBR工艺中,当溶解氧控制在0.1~3.0 mg/L时,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所占比例达80%。实验进水COD浓度为60~600 mg/L,COD去除率平均达93%;MLVSS浓度一直保持稳定,平均值为11 090 mg/L,而无机灰分浓度逐渐积累,实验开始时为3 107 mg/L,实验结束时达5 830 mg/L。结果表明,兼氧型MBR工艺可实现污泥自消化,不排放有机性污泥。兼氧型MBR工艺还对膜组件有一定自清洁作用,运行周期可达4个月。实验证明,兼氧型MBR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不排放有机污泥以及减轻膜污染的特点,是一种创新性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厌-好氧交替工艺的生物除磷特性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采用模拟配制的生活污水,研究了厌-好氧交替工艺对磷和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驯化运行等阶段后,在高效除磷阶段运行期间,磷的去除效率在90%以上。总COD去除率通常大于90%,实验表明COD主要是在好氧阶段被去除。  相似文献   

14.
UASB厌氧反应器预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厌氧上流式反应器(UASB)预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厌氧上流式反应器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最高1020.0mg/L,最低593.6mg/L,平均755.4mg/L),厌氧上流式反应器出水平均COD409.3mg/L,平均去除率为45.5%。厌氧上流式反应器对色度去除效果较佳,进水平均色度342倍,出水平均色度78倍,平均去除率为77.2%。印染废水B/C由0.29提高到0.46,提高了0.17,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乳制品废水直接采用生物法处理在现有研究中较少,为验证处理效果,将4阶段驯化后的活性污泥投加到SBR中,进行了低浓度乳制品废水的直接生物降解试验,主要考察了对COD、NH4-N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活性污泥驯化期间,COD、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90%;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稳定,当进水COD为1654 mg/L、NH4-N为115 mg/L时,出水COD、NH4-N分别为66 mg/L、2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证明了用驯化活性污泥直接处理低浓度乳制品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唐山欧联豪门啤酒废水处理站工程规模为 10 0 0 0m3/d。进水CODCr=2 0 0 0mg/L ,BOD5=10 0 0mg/L ,采用UASB反应器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 ,出水CODCr≤ 15 0mg/L ,BOD5≤ 6 0mg/L。  相似文献   

17.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含五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在中温条件下处理含五氯酚(PCP)模拟废水时工艺特点及PCP降解机理。结果表明:①在以处理啤酒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VSS接种量约15 g /L),运行温度为(35±1) ℃,水力停留时间为20~24 h,进水COD浓度为2 500~2 800 mg/L;进水PCP浓度由1.0 mg/L上升至8.0 mg/L条件下,120 d左右完成启动,PCP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4%及86%以上。②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结果分析表明,PCP厌氧降解的途径是首先经间位脱氯生成四氯酚和2,4,6-三氯酚,再经邻位和对位脱氯生成2,4-二氯酚和邻氯苯酚,最后矿化为CH4和CO2。   相似文献   

18.
UASB改进工艺处理橡胶助剂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进的UASB厌氧生物反应器对橡胶助剂废水的中试研究表明 ,该工艺能够有效地处理这种难降解废水。在试验过程中 ,进水浓度COD为 50 0 0~ 1 2 0 0 0mg/L ,pH >8.0 ,通过对污泥的驯化培养 ,COD去除率达 80 %左右 ,运行的容积负荷可达 6.0kgCOD/ (m3·d) ,pH稳定在 7.3左右 ,能够达到预定要求并为后续的好氧处理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板陶瓷膜中试装置处理石化废水,分析了处理效果与膜污染情况,获得了平板陶瓷膜稳定运行条件下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COD为50~100 mg/L、浊度为2~11 NTU的进水条件下,平板陶瓷膜出水COD与浊度分别为20~42 mg/L和0.05~0.2 NTU,与双层过滤器+中空纤维超滤工艺出水水质较为接近;在运行通量40 L/(m 2·h)、反洗周期45 min、反洗时间60 s的条件下,采用浓度为100~150 mg/L的次氯酸钠每7小时进行1次化学清洗,平板陶瓷膜系统运行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0.
A/O生物膜法强化处理石化废水及生物膜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O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石化综合废水.反应器在O段添加装有改性聚氨酯泡沫的多孔塑料球载体,强化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反应器进水分别为水解酸化池出水(阶段I),石化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比例为3:1(阶段II)以及单纯的石化工业废水(阶段III). 结果表明,尽管进水COD和氨氮波动较大,但出水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保持稳定,说明生物膜反应器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HRT为30h, 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为74%~77%和96%~93%,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为58%和79%.第II阶段进水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的处理效果最好,出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63±12)mg/L和(0.75±0.28)mg/L.出水总氮主要为硝酸氮,亚硝酸氮的浓度很低(小于0.1mg/L),表明硝化作用进行得较为完全.进水中有机物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小于1kDa(70.9%)和大于100kDa(10.4%).出水中大于10kDa的有机物所占比例减小,分子量主要分布在小于1kDa(56.6%)和1~5kDa(26.2%),表明A/O生物膜反应器对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较好.454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 生物膜中变形菌门菌群所占比例最大(60.0%),其次是浮霉菌门(16.9%)和拟杆菌门(9.8%).在属的水平检测到氨氧化菌(AOB)Nitrosomonas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 Nitrospiraceae Nitrospira以及反硝化菌Azospira和Thermomonas.NOB的比例较高,这与反应器较好的硝化作用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