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总硬度(简称标准法)时,缓冲溶液配制繁琐,耗时较长的情况,提出了对缓冲溶液配制的改进方法(简称改进法)。改进法很好地克服了标准法的不足。通过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总硬度标准样品的比对测定,两者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3.
EDTA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时、Fe3+对测定有干扰。本文通过实验说明,若地下水中Fe的含量较高时常规掩蔽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并找出一种新的消除高浓度铁的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的总硬度测定采用EDTA进行络合滴定。实验中用自动电位滴定仪代替人工进行样品分析,由颜色突变判断滴定终点改为电位突变,具有高硬度样品预判断、滴定干扰小、准确度高、节省人力、便于数据记录统计比较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同一样品加入不同量的缓冲液的总硬度测定结果的差异性,进行t检验,由此对总硬度测定过程中缓冲液用量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在总硬度测定过程中缓冲液用量对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影响,缓冲液用量应以50ml样品加入1ml为宜。现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1〕要求在总硬度测定时用4ml缓冲液来控制样品分析过程中的PH值,但实验室操作中我们发现,随着缓冲液用量增加,滴定终点而随之滞后,给滴定结果带来误差。 相似文献
6.
EDTA滴定法测是水中的总硬度具有仪器价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准确可靠等特点 ,是环境监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实验 ,对具体操作中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发现了实验过程中有几方面需引起注意 ,并对数据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水质硬度的测定方法很多,本研究选用离子色谱法和EDTA络合滴定法对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相对于传统的EDTA络合滴定法有干扰小,对环境污染少的优点,但水质测定的国标方法中没有该方法,因此建议可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质硬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分别测定水体中钙和镁的含量,然后转换成总硬度值,建立了适用于各种自然水体中总硬度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广、结果准确等优势。钙的检出限可达0.010 mg/L,加标回收率在97.7%~102.4%之间;镁的检出限可达0.005 mg/L,加标回收率在97.3%~103.2%之间。该方法与EDTA滴定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镁在0 mg/L~50 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自然水体中总硬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空白检验、方差分析、总标准差检验、加标回收等精密度偏性试验方法对实验室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的准确性与精密度进行评价,并绘制质控图以分析试验数据的受控状态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实验室用该方法测定总硬度不受水体干扰物质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实验人员具备相应的检测水平,检测数据准确可靠;试验数据所有点均处于受控状态,说明该实验室具备了相应的质量管理能力。建议注意缓冲溶液的保存和使用,试验重点应放在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减少人员操作的系统误差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确定本区地下水总硬度的主要构成,以及主要离子浓度与总硬度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区分引起地下水硬度升高的主次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地下水硬度总体统计推断,表明近几年地下水硬度区间概率变化特征是:岩溶水升高主要在15—35度之间,小于15度逐年减少;而孔隙水升高在35度以上,小于35度者逐年减少。不论岩溶水或孔隙水总硬度升致28度左右,暂时硬度不再升高,而升高的主要是永久硬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浸泡实验改变三种阳离子Na+、H+、NH+4浓度、浸泡时间,对其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土壤浸出液总硬度变化情况,以找出地下水总硬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探究地下水硬度变化机理,为减轻该区地下水硬度升高对人类健康、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及深入研究地下水总硬度变化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阳离子对土壤浸出液总硬度影响不同,NH+4交换出的总硬度最大,H+次之,Na+最小;对同一土层土壤,加入外界浸泡液的浓度越大,交换总硬度的速率越大,交换量也越大;三种阳离子的浸泡液可在1h内将土壤中大部分钙镁交换出,遇有长达1h的强降雨或漫灌,Ca2+、Mg2+会逐步向下迁移,最终引起地下水总硬度升高。 相似文献
12.
提出原子吸收法测定总硬度,经试验,该法抗干扰能力强,所需试剂少,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与EDTA法一致,可与EDTA滴定法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13.
14.
总氮测定中消解损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无机氮和有机氮的总和,按理说总氮的值应大于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之和,但实际检测工作中有时会出现总氮的测定结果小于这三氮的总和。为此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氨氮样品进行总氮的测定,并根据消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从而得到: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总氮过程中,氨氮会以氨气形式挥发损失,导致总氮测定值偏低,而且氨氮的含量越高,总氮在消解过程中的损失越多。此外,在此基础上,对总氮测定过程中各因素进行改进探讨,通过对比实验最终得出:在取样时确保测定结果在标准曲线范围内的前提下,使氨氮的含量在40μg以下再消解测定总氮,是较好的解决总氮测定中消解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采用HCl,HNO3,H2SO4,HAc,NaAc(pH=8.15)和NaAc(pH=3)作为浸取剂,分别对飞灰进行了浸出实验。NaAc(pH=3)浸出效果最好。以NaAc作浸取剂,对不同液固比(L/S)、浸取液浓度、浸出时间和初始pH值实验条件下Pb和cd的浸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取剂浓度为0.5mol/L、液固化为10、浸出时间为60min和浸取液初始pH值等于3时对飞灰中的Pb和Cd浸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定条件下,用硫酸和过氧化氢进行消解,使不溶性磷酸盐和有机磷转化为正磷酸盐,待测液与钼酸盐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加入还原剂抗坏血酸后转变成蓝色络合物,进行比色测定。实验表明,该方法回收率为93.4%~99.7%,检出限为0.009mg/L,RSD为4.0%。方法简便、可靠,能满足环境监测底质总磷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