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测定水中氨的方法与采用测定空气中氨的方法进行比较,分别用两种测定氨的方法对标样进行测定,得出用水中测定氨的方法测定"空气中的氨"标样比用空气中氨的方法更加简单、方便,结果较好.用两种方法分别对环境样品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测定水中氨的方法可以用于"空气中的氨"测定.  相似文献   

2.
舒晓金 《环保科技》2001,7(2):31-33
测定含低浓度氟的植物样品时,常常受分析样品重量,溶液pH,样品浸取率,温度等因素影响使测定结果有偏差。经用先浸泡样品后测定与直接搅拌后测定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认为浸泡后测定,是减少误差提高测定质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COD值的误差分析问题,给出了实验的仪器和试剂的配制方法,如测试主要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的配制,介绍了测定水样的采集地点,介绍了重铬酸钾法的测定原理及步骤,重铬酸钾法的测定原理和重铬酸钾法的测定步骤,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原理及步骤,如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原理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步骤,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确定,测定的结果比较和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较.  相似文献   

4.
在参照《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LY/T 1243-1999)方法对大量土样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分析测定中,总结出分析测定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对此方法的改进对策,并归纳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便分析人员在测定此项目时作参考,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化学荧光溶氧仪法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方法,用该方法测定生化需氧量标准样品,得到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通过与传统碘量法进行实际样品比对,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对于地表水和污水的测定,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建立的化学荧光溶氧仪测定BOD5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满足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降水中铵离子,比对研究两种方法的测定原理、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分析测定均能达到质控要求,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离子色谱法方便快捷,污染少,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同时测定多种阳离子。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体质量的检测精度,本文引入原子荧光法对水体中的砷、硒元素含量进行优化测定,通过分析元素组合与测定顺序、预处理试剂和还原剂的用量对联合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基于原子荧光法的砷、硒元素联合测定优化的过程,以期为后续水体中毒理指标的测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总氮、总磷联合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艳萍 《环境工程》1999,17(6):66-68
采用钼锑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考察了在提高温度的条件下,缩短消解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调节氢氧化钠和过硫酸钾的用量,在同一溶液内测定总氮、总磷,并且将测定条件改为126~128℃,消解10min,其测定结果和与标准方法对照,精密度及准确度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砷和硒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一般对两种元素含量进行单独测定,过程比价繁琐,不利于批量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同时测定土壤中砷、硒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盐酸和高氯酸一次消解土样,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土壤中的砷、硒,具有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的精密度偏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琼美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223-226
通过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的精密度偏性试验及其结果分析,提出本标准方法用光程10mm比色皿比色测定时,由于测定的灵敏度较低,使总磷低浓度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难于达到标准方法要求;建议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时,最好选用30mm比色皿比色测定.  相似文献   

11.
四种水质评价方法的特点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部分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资料为基础,对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水质指数法四种水质评价法的水质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各评价方法的特点.经过分析,四种水质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特点各有不同,单因子评价法能确保水体安全,综合污染指数法能判断水体污染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科学研究,不宜用于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水质指数法与单因子评价法结果一致,能在不同水体不同时期进行对比,,既能判定水质类别,又能找出最大污染因子,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几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河流水质评价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才能说清河流水质状况,满足水环境管理和决策需要。选择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以及江苏省太湖流域河流水质评价的推荐方法-水质指数评价方法等在环境监测系统中较常用的四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实例计算和结果对比评价。结果表示,水质指数评价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同时方法简单,结果明了,是比较实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源地突发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留水量需求估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紧急情况下的水资源非常规需求不可避免,要求配置适当的应急预留水量。应急预留水量需求估测是其优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应急预留水量需求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风险分析的案例推理技术与定额法相结合的应急预留水量需求估测方法:根据故障树法分析水源地突发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爆发的18条风险路径,以此作为案例推理特征属性,得出当前水源地突发水污染可能导致的供水中断时间,结合定额标准估测应急预留水量需求量。最后,以辽宁省大伙房水源地为案例说明应急预留水量估测方法的应用过程。该方法可以为今后应急预留水量的配置、储备等提供依据和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14.
济南市泉城公园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优先原则、兼容性原则、最大值原则和水质为重点的原则,采用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法中的直接计算法、功能法及换水周期法,从林地生态需水量、草地生态需水量、人工河湖蒸发需水量、人工河湖净化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人工河湖渗漏需水量、景观与娱乐需水量和公园内设施用水等八个方面,对济南市泉城公园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005年气候条件下,济南泉城公园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大约为1.0467×10^6m^3。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泉城公园水资源利用价值及节约用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循环修正模式的云南省水资源短缺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水资源短缺评价是水资源风险研究的基础。前期的研究多采用单一评价方法进行,致使评价结果存在差异。论文提出采用循环修正模式对单一评价方法得出的不同评价结果进行组合修正。通过构建云南省水资源短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物元、模糊识别等多种单一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运用平均值法、Boarda法和Compeland法三种组合评价方法对单一评价方法得到的不同结果进行组合评价,建立了基于循环修正模式的水资源短缺程度评价模型并加以应用,给出了云南省16个地、市、州的水资源短缺程度的排序及其缺水类型的划分。  相似文献   

16.
电导滴定法快速测定不同水中硫酸根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导法,用氯化钡标准溶液滴定水样中硫酸根的含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方法测定的回收率在98 ̄102%之间,装置简单,试样测定时间仅需几分钟,准确度较高,适用范围广,如海水,卤水,自来水、深井水、雨水和部分工业废水等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权重和最大隶属度原则的不足,建立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采用超标倍数法和熵权法组合确定权重,并以加权平均得分BT作为同级别水质优劣比较和水质类别判定的依据,最后用改进的方法对苏州古城区2013年河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州古城区水质整体较好,水质以Ⅲ、Ⅳ类为主.但水质空间变异明显,呈现出城北水质比城南好,主河道水质比小河道好的特点.与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相比,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弥补了传统方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理论依据和特点作介绍,再例举水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主要有生物指数法、水生植物生产力测定法和水污染生物测试法,最后以保山市杨柳乡小海坝为例,进一步说明了水污染生物监测的具体方法与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七大流域河道生态用水现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河流生态用水的基本属性出发,提出了河道生态用水"量"与"质"的评价方法,其中量的评价方法包括水资源利用率法、实测径流法、消耗系数等3种方法,质的评价是基于污径比指标进行评价,并确定了"量"与"质"的评价标准。以我国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7个流域为例,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单纯从量的角度进行评价,仅海河、黄河流域存在河道生态用水短缺现象,其它流域总体上为基本不短缺。但是如果对生态用水的质进行评价,只有松花江、长江和珠江的水质可以满足生态用水的要求,其它流域均在较差等级以下。结果表明只有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才能够揭示出我国生态用水的水量性或者水质性短缺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20.
水体质量评价已成为当前开展水环境规划管理,以及污染综合防治方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本文在对河流水质现状评价系统的调研分析和对水质状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水质评价法的对比,采用一种全新的水质标识指数法对上海市苏州河支流之一彭越浦河1993~2003年10年间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优缺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与综合指数评价法的应用进行的比较,水质标识指数法反映的河流水质信息更多、更客观,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