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焚烧可以减少油污染对付溢油事故的主要办法也许是现场焚烧溢油,对于这一点,很多环境工作者一直深信不疑、并为此作出努力.船舶方面也因注意到其应在油污染治理方面所负有责任,一直在寻找迅速扩散溢油的方法。但是,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公海焚烧溢油的实尺试验.实际公...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机械回收、消油剂控制、现场燃烧溢油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根据溢油处理设备的技术性能、处理效果及其所适应的环境条件,讨论了每种方法处理溢油的能力,同时把溢油处理设备的覆盖面积与效率相结合,计算出溢油控制量率范围。本文首次把三种溢油处理系统处理溢油量的能力用最简单的图示法表示,为溢油处理方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热解氧化焚烧的概念及原理,指出了实现热解氧化焚烧的关键因素。根据热解焚烧的控制过程,详细地介绍了静态热解和动态热解的工艺特点,并对实现热解焚烧所采用的焚烧炉进行了比较及适用性分析,提出了废物热解焚烧工艺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2010年发生在墨西哥湾的溢油事故进行了动态监测,并结合洋流等信息对溢油漂移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至2010年5月1日溢油面积已达到4月25日的4倍,并且溢油漂移趋势受到洋流的作用,漂移方向与洋流方向一致。研究表明,至5月1日对溢油处理与漏油处封堵的努力效果甚微,油污面积有继续扩大趋势,油污漂移方向与洋流具有较强相关性。该研究验证了光学遥感图像可以很好地对溢油事故造成的溢油范围进行监测,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洋流等信息可对溢油面积和溢油漂移趋势进行监测与分析,从而为溢油控制与清理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置一直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废物焚烧本身会产生一氧化碳、粉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如果不能采用科学的处理方式,直接焚烧处理,必然会导致焚烧场所周边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危害。文章以危险废物焚烧处理为研究对象,讨论危险废物焚烧的污染途径,分析危险废物焚烧的处理流程,在掌握危险废物的概念和种类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提出污染废物处理过程中控制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常用的溢油预测方法有经验公式模式和全动力溢油漂移模式,以往工作中,全动力模式仅用于油膜未靠岸的情形。本文探讨了全动力溢油漂移数值模式在近岸溢油漂移预测中的应用,初步探讨了油膜靠岸后相应的边界处理方式的质量守恒控制方法。以渤海湾大港油田溢油为例。进行了数值试验,预测了油膜在风和海流共同作用下漂移的路径、距离和油膜影响的海域和海岸带范围。证明了油膜靠岸后全动力溢油漂移数值模式进行溢油漂移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国外海上焚烧危险废弃物作了评述,探讨了我国海上焚烧废弃物的可行性,提出了有控制地进行海上焚烧部分废弃物的建议,为寻找危险废弃物处置方法、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河流水流湍急时,一旦溢油进入河流,将迅速随着水流漂移,如果不迅速对溢油进行封堵、拦截,溢油所造成的损害和污染的区域、面积将不断扩大,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将加大。在开展河流溢油应急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第一时间对流入河流的油污进行有效控制,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几种海上溢油监测技术的应用状况及优缺点,分析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企业在溢油监测方面所做的工作,通过对应用情况的比较和分析,展望了未来海上溢油遥感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由“大庆50”溢油事故论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品 《交通环保》2000,21(4):32-35
以介绍1999年10地宁波港发生的“大庆50”轮碰撞溢油事故及油污清除行动为基础,分析了宁波港溢油应争反应能力及存在的问题。意图通过溢油应刀事件的实践分析、讨论和总结,达到完善了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体系、提高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溢油海水环境化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海上溢油风化过程的研究是预测海上溢油归宿和影响的重要基础。溢油指示物(或指标)对溢油鉴别而言,就是如何选择那些能表征溢油图谱指纹的数据处理信息点,以便于准确地辨别溢油来源,气相色谱法(GC-FID)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文中从溢油指示物和海水环境化学指标的角度对溢油海水环境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溢油的指示物和海水环境化学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Bade  S 乐伟 《交通环保》1995,16(3):41-49,7
近年来,诸如Exxon Valdez那样大的溢油事故和许多小的溢油事故引发了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围油栏是最有效控制溢油和最便捷清除油污的设备之一,并且使用围油栏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环境。本文描述了对围油栏进行结构分析的有限单元法(FE)。  相似文献   

13.
有冰海区溢油清理技术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有冰海区溢油行为的特点,中国海水监测、海冰数字预报和冰区溢油监测、溢油行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介绍了有冰海区溢油的清除技术,并提出今后有冰海区溢油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作为工业血液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开采、运输、储存、炼化等环节也发生过多次火灾、泄漏、爆炸等事故,给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产生了强烈的不良社会影响。针对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研究集中在海上和河流,而对于陆地溢油,社会研究较少,技术和观念比较落后,本文对近期发生的两期管道爆炸事件进行回顾,对陆地溢油的可能聚集的地点及其所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与水面溢油进行对比,并总结大连管道爆炸溢油处置经验,形成较系统的陆地溢油应急方法,为将来更好地实施陆地溢油清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垃圾焚烧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新型解藕焚烧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目前广泛应用的炉排焚烧炉、流化床焚烧妒和CAO焚烧炉技术。指出了垃圾中氯组分的产生和去除是焚烧时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新型双级料腿循环流化床解藕焚烧技术,将垃圾的热解、脱氯、燃烧以及还原氮氧化物等过程在系统内进行分级治理,在设备内部就地脱氯,彻底解决了燃烧过程中的高温腐蚀、二恶英和重金属的排放问题。同时,提簖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3.24”重大油污染事故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3.24”珠江口重大船舶溢油事故的起因,主管机关所采取的应急行动及控制清除油污的措施。介绍了污染损害及索赔情况,分析并指出了本次事故所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引起决策人士的重视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小型废电池填埋焚烧处置的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废电池采取填埋、焚烧处置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采用3种模型,分别研究了废电池随城市固体废物一起完全填埋处置,一起完全焚烧处置,一起部分填埋处置和部分焚烧处理时,可能引起的健康风险,由分析可知,镉镍电池焚烧过程将引起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填埋废电池也会引起重金属非致癌风险,提出在现阶段没有单独收集分类管理的条件下,对于小型废电池应采取填埋焚烧联合处置的办法,但应避免镉镍电池的焚烧,在建立了收集体系后,应该分类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和二噁英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在我国正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但焚烧也带来二噁英污染,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世界各国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文章介绍了二噁英的结构、性质和形成机理,从焚烧前、焚烧中、焚烧后三个方面评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所发展的对二噁英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9.
李彤  李适宇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6):1424-1435
基于拉格朗日油粒子模型、溢油风化模型以及三维水动力、泥沙和吸附质模型构建了溢油双层数学模型.模型不仅能够模拟油膜的运动轨迹、岸边吸附与冲刷、油品性质变化过程,而且通过耦合泥沙吸附及沉积动力学过程,能够更加客观地模拟溢油从水体向底泥环境的迁移过程,更全面地反映溢油在环境中的归宿.此外,本文以假设溢油事故为背景,模拟和分析了洪、枯季节条件下珠江广州段溢油事故对河网陆地边界、河网水质及底泥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灰色拓扑分析方法在海上溢油趋势预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1973~1996 年间中国海域船舶溢油的历史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拓扑分析方法,以10 个不同的溢油总量作为分析采用的阈值,建立相应的GM(1,1)分析模型,对未来的溢油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未来年份的溢油量较1996 年以前的溢油量要高,表明未来的溢油趋势仍不可乐观。必须加强以大溢油量(单次溢油量>50 000 kg) 溢油事件的防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