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首先说明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优化生物课堂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利用实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五个方面论述了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只有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自主学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让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呢?下面笔者就谈谈在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做法。一、生物教师要有较高的自身素质要上一堂生动形象、内容丰富的生物课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教师,一位生物教师具备怎样的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将直接影  相似文献   

3.
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开辟适宜的土壤,给予阳光的哺育,雨露的滋润,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想象、任其发挥的空间,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不断强调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够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当前人们十分关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也成为了教育界不断探讨的热门话题。数学知识是思维的结晶,创造力的核心。想要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5.
<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数学肩负了培养学生数学素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重任。在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发展会带动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长足的发展与持续的进步,促进中华民族的振兴。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创新教育成效的主要因素。因此,笔者总结了教学过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广大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实践改革中适时正确引导,不断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从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创设语文实践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教学,从而实现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立足课堂教学,解放学生的大脑,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语文是学习一切的基础,语言能力的表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修养和社会交际能力。本文就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传授基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创新,使学生能以创新型的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索,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富有创新精神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不断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1.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引起了许多教师的重视。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物理是一门探索规律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素质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物理教育工作者应从教学实践出发,积极探索教学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初中历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物理是一门探索规律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素质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物理教育工作者应从教学实践出发,积极探索教学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新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教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使学生在创造的实践中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增强自信,从而使学生体验喜悦。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一、紧扣好奇心,激发创新欲望听一位青年语文教师上了一节语文课,课上,教师让学生用"想"这个字造一个句子。有位小女孩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用柔弱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怎样发挥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其重点是教学的创新,而教学创新的重点又是课堂的创新,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其教学任务主要是教授小学生学习汉字和课文,对语文学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口语表达上有所进步,并且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借助多媒体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创新"。教师创新是一种教育观,要培养创新意识的人才,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达到学会求知、学会创新的目的。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意识俄国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他们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