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低温烟气脱氮活性炭基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锦平  华坚  尹华强  刘中正 《四川环境》2006,25(2):99-104,110
活性炭基催化剂是低温烟气脱氮的优良催化剂。本文探讨了活性炭基催化荆的低温脱氮机理,分析了催化荆性能的影响因素,比较了各种催化荆的脱氮机理和性能,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三钢集团的球团工程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带式焙烧机球团工艺,配套“循环流化床脱硫除尘+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工艺用于处理焙烧烟气。文章通过将“循环流化床脱硫除尘+SCR脱硝”工艺与活性炭(焦)脱硫脱硝工艺进行对比,阐述了这两种主流工艺的优点及缺点,并阐述了选用“循环流化床脱硫除尘+SCR脱硝”工艺的理由,分析总结了带式焙烧工艺应对吸收塔塌床、热风炉故障及催化剂解吸的运行操作方法,实现了出口数据稳定、设备运转良好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樊奇  羌宁 《四川环境》2005,24(4):40-44,49
本文对生物净化技术、等离子体净化技术、吸附和催化氧化技术在控制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气体生物净化技术在VOCs混合物和改进设备工艺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较多,等离子体净化技术与催化技术的组合越来越受到关注。吸附和催化氧化方面则着重在吸附剂(活性炭和沸石)吸附性能的进一步研究和新型催化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燃煤锅炉最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NH3/NOx混合效果是该技术工程设计时遇到的难点之一。QI^2-SCR技术在“主动利用不均”理念的指导下,开发了关于喷氨格栅的专利技术,充分发挥了有限体积催化剂的性能,在较小氨逃逸率的前提下,实现了较高的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5.
蜂窝状活性炭是一种新型的活性炭。简要介绍了蜂窝状活性炭的结构特性和吸附性能,重点总结了蜂窝状活性炭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脱硝行业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催化剂的性能、成本等。广泛使用的二氧化钛基脱硝催化剂尽管性能好,但成本较高。相反,具有"千种用土"、"万土之王"的凹凸棒石黏土兼具性能良好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因此可考虑用于脱硝。简述了凹凸棒石黏土的组成、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其主要性能(吸附性和催化性),分析总结了凹凸棒石黏土基脱硝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研究将凹凸棒石黏土用作催化剂载体或者催化载体粘结剂制备出的催化剂,多以负载金属或者过渡金属作为催化活性组分,脱硝率一般都能达80%以上,部分催化剂在一定SO2浓度下依然有较好的催化转化效率。研究发现,凹凸棒石黏土基脱硝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反应性能,不仅有望一体式解决脱硝、脱汞、抗硫等问题,而且还将大大降低脱硝成本。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技术。本文介绍了锅炉炉后脱硝系统的布置位置及工艺条件、已经工业化的氨选择性高温还原钒催化剂的特点,以及近年来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脱硝催化剂应提高还原剂的选择性,开发新型低温催化剂应重点考察烟气中的水、二氧化硫及硫酸氢铵等对催化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催化剂市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主流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因此SCR脱硝用催化剂存在着很大的市场。本文从国家政策、污染状况、电力发展情况,对SCR脱硝用催化剂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以期给SCR脱硝用催化剂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金属Co,制备了Co/AC催化剂,采用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技术(CWPO)处理腈纶废水,考察其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将预处理后的20-40目粒状活性炭浸渍于质量浓度为7%Co(NO3)2溶液中,浸渍9h后,经自然晾干,在500℃的条件下焙烧4h得到的Co/AC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ACF表面化学官能团对影响脱硫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纤维(ACF)作为第三代活性炭,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吸附剂和催化剂。它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对烟气中的SO2具有很强的吸附和催化氧化作用,因此作为烟气脱硫方面极具前景的催化剂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以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PAN-ACF)为代表,主要深入探讨了ACF表面化学官能团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内外在常温下处理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炭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炭基催化剂中活性炭、活性炭纤维、超级活性炭的特性及国内外应用现状,从工艺技术、成本、环保等几方面总结了此类常温脱硫催化剂的应用情况和优缺点,并对炭基脱硫催化剂未来的应用空间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活性炭表面特性对脱硫的影响,并从改变孔径分布、孔容积,引入杂原子,改变表面pH和增大硫容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浸渍可以改善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和表面化学环境,增大硫容量,提高催化性能和转化效率。目前研究的热点是新的制备活性炭的原料和新浸渍剂,指出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活性炭再生困难,再生后脱硫能力恢复较少。  相似文献   

13.
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标标  隋铭皓 《四川环境》2011,30(3):123-127
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领域,以及各种新的催化剂的引入,但对于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针对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中常用的负载型金属、负载型金属氧化物以及活性炭三类催化剂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此外还对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粉末活性炭处理焦化废水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研究比较粉末活性炭和柱状活性炭对焦化废水中酚的去除效率,并重点研究了粉末活性炭粒度和投加量等因素对焦化废水酚的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柱状活性炭相比,粉末活性炭对焦化废水酚的去除率有明显提高;同时,粉末活性炭对焦化废水中酚的去除率受粒度大小、曝气与否,以及投加量等因素的影响。并找出最佳粉末活性炭粒度、投加量和吸附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5.
炭法烟气脱硫机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污染治理与资源回收利用相结合的脱硫技术,本文在对活性炭吸附催化转化SO2过程、H2O和O2的存在对脱硫过程的影响,以及改性活性炭脱硫性能提高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基础上,论述了炭法脱硫机理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用于水处理领域的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活性炭各种再生方法的优缺点,包括热再生、化学药剂再生、生物再生、电化学再生、超声波再生、催化湿式氧化再生和超临界流体再生等方法;介绍了活性炭再生的多种新技术,认为一种活性炭再生的新方法—超声波+电化学再生法有可能在未来挑战传统技术。  相似文献   

17.
Zirconia-magnesia supported cobalt catalysts with various Zr/Mg atomic ratios were prepared and evaluated for non-oxidative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methane to produce COx-free hydrogen and carbon nanotube.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s was performed in a continuous fixed bed flow reactor at 700°C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fresh and spent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TPR, BET, TEM, and Raman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e in Zr/Mg ratio of the mixed oxide suppor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active Co metal. The catalyst 30%Co/Zr0.8Mg0.2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 and stability within the used series of catalysts with hydrogen yield reached up to 79%. Both Co/Mg1.0 and Co/Zr1.0 showed poor stability due to strong Co-Mg interaction and aggregation of Co species on Zr support, respectively. All catalysts produced mainly MWCNT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depending on the Zr/Mg ratio. The outer diameter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Zr content in the catalyst due to the enlargement of the particle size of cobalt as a result of aggre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