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介绍乌克兰23个城市(城市名略)的城市土壤中酸溶解形式的锰、锌、铜、铅含量与这些重金属在气溶胶中多年平均含量之间依赖关系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成果,以及过去得到的、但缺乏详细研究的城市气溶胶中铁、锰、锌、铜、铅的多年平均含量与城市土壤中这些金属的水溶解形式之间定量交换依存关系的数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杭州西湖水中四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交换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西湖水中铜,锰,锌和镉的溶解态和颗粒态的含量分布 ,月变化动脉及水平方向地动态交换,以揭示铜,锰,锌和镉在西湖水中不同相太的分布和迁移转化特征,得出西湖水中重金属的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3.
水和土壤中铜,锌,铁,锰的原子吸收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序铜、锌、铁、锰是人、动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c但是,如果水土中的铜、锌、铁、锰含量过高,对作物也会产生毒害作用。因此,测定水、土壤中的上述元素对防止作物微量元素营养缺乏及污染均具有重要意义,原子吸收法可快速准确地测定出这些元素在水、土中的含量,克服干扰的能力强,不需要大量的预处理。测定土壤中有效态银、锌、铁、锰等时常用的浸出剂有0.05InEUTA、0.IMHG。0.02InH。SO。+0.05InHG、25%酷酸等c考虑到通用性及日前应用广泛程度,我们选0.05InEUTAT和0.IMHG,水土比按5:l浸出c二者的工作曲…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昌九、昌樟、温厚三条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路面灰尘和路旁表层土壤,测定了其中锰、锌、铜、铅、锑和镉的浓度。通过分析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重金属含量与车流量之间的关系,比较本研究与国内外相关文献,希望能说明锰、锌、铜、铅、锑和镉这几种重金属的来源,并对这几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交通活动释放的锌主要来源于轮胎磨损;铜和锑主要来源于制动板的磨损;虽然汽油中禁止添加铅,汽车轮轴轴承摩擦、制动衬面摩擦还会释放出铅;轮胎、润滑油和金属表面都会释放出镉;虽然汽油中添加的锰基抗爆剂会向环境中释放锰,但交通环境路面灰尘和土壤中的锰仍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路面灰尘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车流量之间显著正相关,其浓度从高到低呈现了相似的规律:Zn > Cu、Pb > Sb、Cd。路面灰尘中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Cd≫Zn、Cu > Sb > Pb。土壤中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Cd > Sb > Cu > Zn > Pb。公路旁环境介质中重金属污染风险等级:Cd≫Cu > Pb > Zn。汽车尾气、制动板和轮胎磨损是交通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而非尾气排放源是交通环境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土壤锌、铜、铁、锰形态区分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用化学连续提取的方法将土壤中的锌、铜、铁、锰依结合状态区分为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石灰性土壤)、氧化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晶形氧化铁结合态和硅铝酸盐矿物态.初步认为选定的形态及提取方法适于土壤中锌、铜、铁、锰等元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商陆对镉锌铜胁迫的生理响应与金属积累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培方法研究了商陆(Phytolacca acinosa)在不同浓度镉、锌和铜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生物量和组织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组织重金属含量在镉、锌、铜为最高浓度处理时达到最高值。根重金属含量高于茎和叶。叶片中重金属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镉100.6mg/kg、锌2753mg/kg、铜36.9mg/kg。商陆对锌的蓄积能力接近于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是一种在锰锌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选择上自太行山下至黄河故道的一个具有不同地貌类型的典型区域,研究了土壤中6种对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效含量与地貌变化的关系。本水溶态硼随地形下降而含量增加,易还原态锰含量与地形高低呈一致变化,钼含量以山地及低地最低,锌含量多偏低,铜在不同地貌土壤中的含量均在中等以上。  相似文献   

8.
选择上自太行山下至黄河故道的一个具有不同地貌类型的典型区域,研究了土壤中6种对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地貌变化的关系。水溶态硼随地形下降而含量增加;易还原态锰含量与地形高低呈一致变化;钼含量以山地及低地最低;锌含量多偏低;铜在不同地貌土壤中的含量均在中等以上。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砷、汞、铅、铬、镉、铜、锌、钴、镍、锰等重金属元素,由于它们对生物和人体的潜在毒性,所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它们经常是必要的监测项目,一般认为,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的背景值,主要受土壤类型的支配,然而,很多资料证明,这些微量重金属与土壤中的常量元素硅,铁、铝等不同,它们很可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生态学观点出发,根据土壤缺乏微量元素的临界值指标,探究了四川盆地土壤微量元素的生态类型,按其土壤供给有效态微量元素的丰缺程度,将本区土壤微量元素分为五种生态类型:严重缺乏、缺乏、适中、丰富和很丰富。统计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各类土壤的微量元素生态类型特点为:有效硼含量很低,普遍严重缺硼;有效锌含量亦低,近半数土壤缺锌;多数土壤有效锰含量丰富,仅少部分土壤供锰不足;有效铜和铁的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1.
凤冈富硒富锌茶园土壤中的锌及其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Tessier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对凤冈茶园土壤进行了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锌的提取,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茶园土壤总锌和各结合态锌进行了测定,并讨论了土壤全锌含量及各形态锌含量与土壤pH的关系。测定结果表明,在测试的39件土壤样品中,土壤pH值在3.92~5.16之间,平均pH值为4.66,属酸性土壤。全锌的最高含量为245.7mg/kg,最低含量为31.1mg/kg,平均含量为116.0mg/kg,超过了我国茶园土壤锌的平均含量100mg/kg。在采样的四个茶园中,总的来说土壤锌结合态的分布规律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可交换态(包括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地区呈贡县大棚菜区土壤中重金属铜、锌、铅、镉积累的测定分析,探讨了不同年限大棚菜区土壤中重金属铜、锌、铅、镉的积累状况,结果表明:呈贡县大棚菜区土壤中铜、锌含量严重超标,积累严重,使用10a以上的大棚土壤中铜锌含量分别是昆明地区自然土壤背景值的2.22倍和1.71倍;铅积累不明显;镉含量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有增加趋势,当大棚使用年限达到10a以上时,其镉含量显著高于非大棚土壤,是非大棚土壤中镉含量的1.73倍。  相似文献   

13.
铜、硒、锰、镍和钒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粉煤灰中铜、硒、镍和钒的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田中各楔应元素的含量,但掺施粉煤矿并没有引起施灰土壤及所产蔬菜中各元素含量的明显变化。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食品、卫生标准的限值相比,施灰土壤及所产蔬菜中铜、硒、锰、镍和钒的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14.
废锌锰干电池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锌锰干电池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中。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干电池达220余亿只,中国约占四分之一,年产引亿只以上,居世界首位。锌锰干电池由于其贮存和使用寿命较短,大都为一次性电池,不能充电再生,致使每年都有大量的废干电池被当作垃圾丢掉,没有回收利用。这不仅是一种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大量废于电池随处乱扔,经风吹雨淋,时间一长,外壳腐蚀,锌和锰会分别转化为碳酸氢锌和碳酸氢锰两种有害物质溶解于水中,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生产的干电池中还加有少量的汞化合物,这些有毒有害的化学品进入水体、土壤会…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16个地域采集代表性的土壤,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对土壤中铜、锌、镍3种重金属的交换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和残渣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主要以矿物态的形式存在,可交换态比例偏低,其余的碳酸盐态、氧化态和有机态含量的相对大小各不相同。交换态重金属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决定碳酸盐态重金属含量大小的是pH值和土壤的CEC值,铜、镍与土壤pH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而锌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锌与CEC呈显著负相关;氧化态重金属含量与土壤pH值有关,还随土壤有机质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土壤有机态重金属含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减少而下降;矿物态主要受土壤母质的影响,与土壤的CEC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植物对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及忍耐、变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与环境的统一,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环境中一些化学元素的状况,植物会从各个方面反应出来并与之相适应,植物中几乎含有地球表面上所有的元素,这些元素主要来自它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水分和大气中无机元素、化合物和离子,在这些元素中,有些是植物大量需要的元素,有些是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如硼、锌、铜、锰、钼等,有  相似文献   

17.
连续12个月对新疆阿拉尔垦区9个样点的3个不同高度处所采集的大气降尘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大气降尘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以铁的含量最高,铬的含量最低,其中铜、铁、锰及锌的含量均在4月份达到最大值,并且与降尘量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大气降尘中的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铜、铁、锰的含量均随着高度的上升而呈现递增的趋势;铬的含量随高度的递增呈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背景值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北京、天津、济南、南京、广州和广东省采集了46个土壤样品,样品包括由花岗岩、片麻岩、辉长岩,橄榄辉长岩和石灰岩发育的褐土、黄棕壤、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和石灰土。测定了样品中铜、锌、锰、铬,钴、镍、铅和砷的含量并进行了Q型因子分析和两组线性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可将46个土壤划分为由酸性岩发育的土壤和由基性岩发育的土壤两大类。酸性岩土壤又可再划分为高铅花岗岩和低铅花岗岩土壤两组.基性岩土壤也可再划分为火成岩土壤和沉积岩(石灰岩)土壤两组。结果又表明,46个土壤的8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与母岩类型之间的关系远比与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受铜、锌污染的河流水样、底泥、土壤及植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选矿废水对河流水质造成较严重的铜、锌污染,铜超过地面水Ⅳ、Ⅴ类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锌超过地面水Ⅱ、Ⅲ类标准,河流底泥中铜、锌严重超标。生长于污染水体中的植物,其铜、锌含量显著地高于对照植物,即植物污染严重。在几种试样植物中,紫茎泽兰铜、锌含量最高,其次是光叶蕨。此外,研究表明,污染植物铜、锌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铜、锌污染河流与植物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受铜、锌污染的河流水样、底泥、土壤及植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选矿废水对河流水质造成较严重的铜、锌污染,铜超过地面水Ⅳ、Ⅴ类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锌超过地面水Ⅱ、Ⅲ类标准,河流底泥中铜、锌严重超标。生长于污染水体中的植物,其铜、锌含量显著地高于对照植物,即植物污染严重。在几种试样植物中,紫茎泽兰铜、锌含量最高,其次是光叶蕨。此外,研究表明,污染植物铜、锌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