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样品采集 采样点分布于黄土高原北纬34°到38°,东径103°到112°的黄土沉积区(图1)。采样点的选取是在黄土及土壤的分布基础上随机布点。63个土壤剖面的分配为黄绵土22个,黑垆土18个,(土娄)土10个,灰钙土7个,灰褐土7个。所有土壤剖面均按其发生层次采样。三个典型黄土地质剖面分设在不同黄土地带,按其黄土沉积时序及古土壤发生层次取样。其中35个古土壤的下伏黄土作为不同地带的典型黄土,用以和现代土壤的黄土母质比较。  相似文献   

2.
新疆土壤盐分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蕾 《干旱环境监测》2009,23(4):227-229
为了掌握监测区土壤盐分的组成和分布特征,通过采集监测样点地表0~30cm土层,对土壤总盐、八大离子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土壤盐分含量高、盐分类型多样、盐分分布有一定的地带分布特性。同时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人为活动)对土壤中盐分组成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富蕴县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开展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富蕴县不同地貌部位0 cm~20 cm耕层土壤中,土壤常量元素的分布与微量元素相比差异较大;在山区土壤中,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而在戈壁沙漠地带,土壤中常、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表现为最低水平;土壤pH值为7.5~8.5,适合作物生长;土壤耕层盐分含量相对较低,仅表现为轻盐化土壤类型,占总耕地面积的12.52%。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陕西省十种主要土壤类型(栗钙土、黑垆土、黄绵土、灰褐土、(土娄)土、棕壤、黄棕壤、水稻土、潮土及褐土)六十个典型剖面的采样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十三种必测元素,及四十八种选测元素。在全省土壤中的含量水平与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壤中元素分布具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1)与世界土壤和全国土壤相比,陕西土壤中多数元素含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有一部分元素(如Se、Mo、I、Br、V、Sn、Zr等)含量远低于世界土壤平均值和全国土壤平均值,其中Se、Mo、I,Br,Sn含量仅为世界及全国土壤平均含量的一半。(2)六十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环境土壤和长江水系、松花江水系以及珠江流域北江水系河流沉积物环境样品库.已入库的环境土壤样品14905件;沉积物样品404件.代表中国(除台湾外)所有地区土壤类型(表1).  相似文献   

6.
一、制图单元的划分 对三十四个统计单元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含量水平进行了研究。在获得各统计单元土壤中各元素的背景值后,着重讨论了土壤背景值含量与土壤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其制图单元。 (一)对石灰岩、第四系、页岩、砂岩、砂页岩、冲击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元素含量水平与成土母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这六种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元素背景值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砂岩发育的土壤中元素Mn、V、Cr、Co、Ni、Cu、Zn、F、Cd的背景值含量均低于其它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Mn、Ni、Zn、  相似文献   

7.
分区分级统计图不但可以充分表达化学元素在地理空间中的宏观分布规律以及内在联系,而且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缺点是只能反映区划单位之间的差别,不能反映同一区划单元内部的差异或局部上的差异,区划单位越大,反映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越概略。编制这种图的条件有四个: 1.必须具备制图区域的基础图件。如土壤图、母质、母岩图、地形图、植被图、pH值图、土地利用图以及水系图等。 2.必须掌握影响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如土壤类型、成土母质母岩、植被、pH值、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质地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统计2007年和2020年陇川县甘蔗种植区土壤pH值数据,应用全局Moran,s I指数、冷热点分析、半方差函数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蔗区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2020年蔗区土壤总体呈快速酸化趋势,pH值下降了0.38个单位,降幅达7.54%,与非甘蔗种植区相比,显著下降了1.03个单位。研究区中部和西南部土壤pH值下降显著,在土壤类型上红壤、水稻土和赤红壤的pH值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10.94%、9.98%和3.83%。在成土母质上第四纪冲积物土壤pH值降幅最大,达0.52个单位。蔗区土壤pH值时空变异主要受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人为因素对土壤pH值的变化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表征 比较福建省各采样点土壤的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元素含量分布时发现,大多数元素(除Se、Hg、Cd外)表土层元素含量均低于心土层和底土层。为了便于与国内外其它地区比较,我们采用表土层(一般0~20cm)元素含量作为统计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基础数据。又因各土类各元素含量频数分布类型不尽相同,所以分别选用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和中位值表示其背景值(表1)  相似文献   

10.
基于TM影像的桂林市植被覆盖时空动态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部地区中等规模城市——桂林市为例,利用1991、2006年两期TM卫星影像数据,在对原始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依据混合像元二分模型,生成桂林市所辖5城区的两期植被覆盖度监测分类图像,对区域植被覆盖状况进行时空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991年~2006年间,城市植被覆盖区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划分的3类植被覆盖类型中,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幅度最为明显,中、高植被覆盖区面积有不同程度增长;低植被覆盖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建成区与一些村镇外围区域,中、高植被覆盖区集中分布在城市远郊地带。此外,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乡各类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边缘地带的绿色植被正逐步被人工景观所取代。  相似文献   

11.
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背景值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土条件与土壤微量元素 (一)母岩类型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关系 英国土壤学家R.L.密歇尔指出,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几乎完全决定于形成土壤的母岩和成土物质所经受的地球化学与土壤化学过程。俄国学者B.B.道库恰耶夫等也早就指出,虽然原生岩石中的化学元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进行了重新分配,但土壤中微量元素仍然与母岩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成土母岩的类型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石油化工园区周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集锦州市石油六厂工业区、交通运输区及农业区土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土样中16种PAHs的总含量(∑PAHs):工业区均值为386.19μg/kg、交通运输区均值为328.54μg/kg、农业区均值为192.64μg/kg;致癌性PAHs的总含量(∑PAHscare):工业区均值为147.97μg/kg、交通运输区均值为131.52μg/kg、农业区均值为73.83μg/kg;不同功能区PAHs成分组成规律基本一致,PAHs以3环和4环为主,土壤中PAHs成分比例规律为4环>3环>2环>5环>6环;无论是土壤中∑PAHs还是∑PAHscare含量规律,都为工业区>交通运输区>农业区。工业区石油类污染较为严重,交通运输区及农业区土壤中PAHs污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农业用品的施用。  相似文献   

13.
三氯杀螨醇在兰州地区蔬菜土壤中和解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氯钉螨醇在兰州地区蔬菜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动态,并讨论了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肥含量、向生物和光照对降解动态的影响;得出三氯杀螨醇在田间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7、8天,大约需56天可基本降解完 毕。微生物、光对其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土壤有机肥含一的增加则会减缓降解过程,在耕种灌淤土中的降解速率明显大于淡灰钙土。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太湖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污染来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系关联和地域分布特征出发,将江苏省太湖流域53个国控考核断面归类划分为京杭大运河片区、入湖河流片区等6大片区,全面调查和系统分析水质状况和断面的污染来源,并提出对策建议,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北疆部分区域土壤pH、可溶性总盐及有机质含量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北疆4个区域土壤的pH、可溶性总盐及有机质含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监测结果表明,调查区的pH为7.20-10.58,多属于碱性至强碱性土壤;可溶性总盐量为0.012%。12.834%,多属于中度盐渍化土壤;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为0.16%-21.09%,1-6级土壤均含有机质,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但山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部分农田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重、肥力低的问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风沙土等具有盐渍化轻、肥力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监测孔观测资料,运用DRASTIC模型与GIS软件的区叠加功能,对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作评价,以及对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分区。结果表明:地下水防污性能较高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台地区及其附近,防污性能中等区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防污性能较低区主要沿河流及其分支河道的漫滩、一级阶地等地带呈条带状分布。总体来看,该区域地下水防污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甘家湖湿地边缘带土地荒漠化演变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形理论,研究了甘家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变化类型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的特征。结果表明,(1)从芦苇湿地边缘、胡杨林土、梭梭灌木林土、芦苇湿地、耕地周边、耕地到盐化草甸土的土壤粒径变化可以看出:湿地边缘带土壤荒漠化演变中砂粒含量在逐渐上升,粉粒、粘粒含量逐渐下降。这表明湿地边缘带人为的放牧、开垦、牛羊践踏对土壤产生了...  相似文献   

18.
重庆农业生态系统中酸雨因子的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对重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影响不明显,菜地土壤有一定酸化趋势.农田大气中酸雨的主要因子SO2、NOx具有显著正相关,协同作用明显,但分布无明显规律性.农田灌溉水呈中性至微碱性,江水碱性明显.中性的灌溉水对土壤酸化有正面作用,碱性的灌溉水能阻止土壤酸化.不同种植类型土壤酸碱度差异明显,茶叶土壤为酸性,水果土壤则以碱性为主,因此可根据不同作物对土壤酸碱的喜好,调整种植品种和区域.  相似文献   

19.
钢铁厂及其周围环境中二噁英和多氯联苯土-气交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逸度模型及其相关算法,研究了东北某钢铁厂及其周围居住区、背景对照区二噁英和多氯联苯污染物土-气迁移方向和交换通量。结果表明,二噁英主要由大气向土壤迁移,其土-气交换通量为每月618~5373mg/km2,多氯联苯污染物主要由土壤向大气迁移,交换通量为每月47~230mg/km2。基于实测污染物的浓度和逸度模型能较好地估算该地区二噁英 、多氯联苯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土-气界面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20.
常州市裸露地面风蚀扬尘排放清单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14年为基准年,以常州市行政边界为研究区域,利用卫星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类型和裸土面积信息,并通过国土、气象等部门提供的土壤类型、气象因子等相关资料获取本地化因子和参数,估算常州市行政区域内裸露地面土壤扬尘中颗粒物的年排放量。结果表明:常州市裸露地面主要分布在金坛市、溧阳市和武进区,市中心区域最少,裸露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农田、滩涂、裸露山体、荒地及未硬化或未绿化的空地等;2014年常州市行政区域内裸露地面风蚀扬尘中TSP、PM 10、PM 2.5的年排放量分别为62.66 t、5.63 t、0.24 t,其中,金坛市土壤起尘量最大,其次为武进区,再次为新北区、溧阳市,市中心区域土壤扬尘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