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一节课上,讲到青春期心理特点"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时,我忽然很好奇,我们班的学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会选择向谁吐露心声呢?于是,我给出了一道这样的选择题:"当你有了小秘密的时候,你最愿意与谁分享?A.父母。B.老师。C.朋友。D.其他。"让学生不记名把答案写好交上来。出乎我意料的是,大部分学生在纸上写着"吴老师"。诧异之余,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我们班同学也曾和其他班的同学一样,不太愿意和老师谈及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2.
PX之争     
<正>有谁对一件衣服感到恐惧?有谁对银行卡感到反感?有谁对周围的饮料瓶陌生?……这些一直以来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熟悉,并被广泛使用,甚至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们都认识并接受,甚至喜欢。但当把一切追溯至源头,发现他们都来自于同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对二甲苯时,这个英文缩写被称为"PX"的东西却让一些人感到害怕,所谓"不明觉厉"。原本的气味"芳香"而今却充满了"火药味"。关于它的论战从"低毒"到"剧毒",从"我家后院"到"100公里以上";阵地从"市委门前"到"百度百科",从"线上"到"线下";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有人问你,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父母与子女是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你把孩子当什么角色来看待呢?把他当大人还是当小孩?我们该以何种角度看待孩子?是俯视孩子,平视孩子,还是仰视孩子?一、俯视孩子,就是把孩子当孩子刚生下来的婴儿,什么都不会,他需要学会走路吃饭,学会各种生活技能,于是我们能容忍他摔跌跤,犯错误,容忍他慢慢地学,因为他是孩子。我们的眼神是宽容的、温和的,我们的面容是微笑的、慈祥的。可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眼光开始带"刺"了,面容  相似文献   

4.
<正>意识形态话语权不能旁落秋石在今年第7期《求是》发表文章认为,这些年,党内和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就是谁发表正面言论,谁发表支持党和政府的言论,谁驳斥那些攻击、诬陷党和政府的言论,谁就会受到围攻,而我们自己的阵营常常是鸦雀无声或者声音不大,对正面声音支持保护不够。这种现象很值得深思。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不搞无所谓的争论,但当涉及到大是大非问题,牵涉到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时,决不能左顾右盼,更不能退避三舍。在战场上没有"开明绅士",在大是大非面前也没有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5,(3):27-27
当人类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正面临着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浩劫所造成的生存危机。让我们想一想,我们每个消费者在这样的时刻负有怎样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脆弱的生态难以维系,人类的消费将如何持续;当地球母亲惠了绝症,她的儿女们又能生存多久?  相似文献   

6.
安泉 《环境》2010,(2):56-59
<正>谁能想到,曾经的伟大发现,"成就"了我们今天无尽的噩梦?今日的POPs如同过街老鼠一般,不仅仅是被喊打,更是被人们严密地防患于未然。殊不知,POPs曾经也  相似文献   

7.
没人愿意生活在久别蓝天、失去森林、空气污浊、喝不上清洁水的混沌世界里。但是怎样才能留住大自然的馈赠,把蓝天、清水和森林完好无损地留给后代子孙们呢?哪里有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法?谁有办法让希望变成现实?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一个由生态学家创建,如今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的自然保护组织,为我们提供了让希望变成现  相似文献   

8.
<正>据报道:北京丰台的一所小学组织学生春游,一位姓卢的同学在爬长城时摔伤了头部,他向法院起诉,要求学校赔偿12万余元。谁都不愿意摊上事儿。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们是学校领导,接下来会怎么办?——从此停止一切春游、秋游活动!如果我们是教育局官员,会怎么决策?——发一纸通知,禁止  相似文献   

9.
轮渡·梦想     
emma.z   《环境》2005,(1)
救生圈若不能自救,又有谁能救我?等你,无止境地等吗?还是……  相似文献   

10.
微言微语     
《环境》2016,(1)
正@Yuki_晴猫猫:罚的好,加大处罚力度,才能让高污染行业有所忌惮@热爱饭炒蛋:你们扒一层企业,企业再扒一层我们,最后谁是赢家?谁又是终极买单人呢?企业制造着雾霾赚着钱,而我们却呼吸着雾霾还得为雾霾买着单,这世道!!@会展经理人:最近看了关于汽车拥堵就收"拥堵费",有雾霾就征收所谓的"雾霾费"感觉指标不治本,靠收费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多次教学研讨会对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评论,根据教学案例的整体情况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谁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现阶段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口号下,以前那种教师在课堂上大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到底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本文通过对苏教版第六册《恐龙》教学案例的评析探讨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昊 《环境》2004,(4):31
看了标题,一定有人笑我,谁不知道植树要先从挖坑开始,难道还有反其道而行之的?还有不明白这个道理的?  相似文献   

13.
当需要时,是否可用? 这是一个"明显"的隐患l我们不知道这张图片来自何处,但是我们认为它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有时候隐患就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却熟视无睹,因为他们太过明显!在左图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做到: 1)迅速到阀门旁; 2)在紧急情况下操作阀门.  相似文献   

14.
江镕 《环境》2012,(5):1-1
在现代社会里,有时候我们会记得无关紧要的冗余琐屑,我们会在意纷繁芜杂里的细枝末节,但是却时常又忘记我们该寻找什么,该去向何方,甚至忘记我们自己究竟是谁.于是扪心自问、鞠躬自省,我们是仍然沉溺于物化的形式,执迷不悔?还是开始寄予心灵的解脱,远离喧嚣?我们是继续陷落在麻木混沌,百无聊赖?还是转而寻求灵魂的依托,有所期冀?事实上,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种勇气和力量,需要的只是一些途径和出口,找回内心的激情,重返生命的灵性.  相似文献   

15.
探源电子垃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你知道我们身边已经积累了多少电子垃圾吗?你知道这些电子垃圾背后的肮脏交易吗?你知道目前这些电子垃圾是如何被处理的吗?你知道谁在为这些不负责任的处理买单吗?  相似文献   

16.
能不叫人触目惊心?黄河断流时间开始跨越二年!也许在我们这一代里,河伯将永远失去飘行东海的风采。能不让人默然泪下?淮河,长江……一条条曾经孕育几千年文明的母亲河,流淌的不再是往日的甘乳。能不使人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7.
南非归来     
环保外交里程碑 这次南非世界高峰会有得有失。究竟谁是这次峰会的赢家?谁是输家?中国在这次非首脑会议上可以算得上是赢家,创造了一个新里程碑。 仅就人数来说,中国官方和民间组织参加者接近300人。且中国官方高度重视国际社会的角色扮演,但更令人鼓舞的是中国民间组织与国际公民社会已初步接轨。来自重庆、云南、山东、陕西、湖北的NGO首次参加国际会议,除能与来自各国的民间组  相似文献   

18.
说起水泥厂来,人们的印象中总是满天粉尘、眼不能睁。然而,当我们走进盐城市煤矿水泥厂时,却是另一番景象:道路洁净如洗,空气清新透明,整整齐齐的一方一方绿色草坪,五彩芬芳的花坛和高大明净的厂房。真令人振奋又惊疑,一个水泥生产厂,何以能创造出如此美好的生产环境呢? 通过深入调查我们了解到,盐城煤矿水泥厂是1992年才正式投产的一家新建企业,这家企业从建厂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两年来,他们按  相似文献   

19.
<正>可怜天下父母心,就连动物也不例外哦!虽然动物不比人类聪明,但是对于儿女,它们的关爱同样令人动容!父亲节要到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动物界里不辞辛苦养育儿女的好爸爸吧!谁是动物界的好爸爸?动物界的好爸爸有帝企鹅爸爸、珍珠飞燕爸爸、皇绢毛猴爸爸、海马爸爸、海龙爸爸等。  相似文献   

20.
钟文 《环境》2008,(3):29-30
"2006年我们被评为红牌,这次又把我们评为红牌,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当'绿牌'啊?广州某化工厂环保负责人无奈地说.环境信用报告公布后,立刻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强烈反响,被纳入评价的企业.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