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交通的拥挤、堵塞,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个别地方甚是怨声载道。这已被称为了城市膨胀中反映出的现代化病症——城市血栓。不少人认为频繁发生的城市血栓问题使驾车不再是一种享受。但一些前卫的交通专家却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一般来说,城市化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一是农民通过进城打工、上学、参军提干等社会流动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人这部分人依然具备在城市立足的资本,不在本文研究的范围之内。二是城市数量和容量的扩张,变农业用地为城市土地,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城市的扩张必然大量占用农民的土地,被征地农民问题由此而产生。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其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是否走在世界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前沿,可以从一个城市的停车场略窥一豹。日本是个汽车生产的大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家用汽车,平均不到每三人就有一辆私人小轿车。这就给日本各地政府提出一个最最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些汽车在非行驶之时要摆放在哪里?因为日本不但国土极其有限而且城市居住人口也极其密集。所以停车场的设计与建设,成为日本人城市交通生活与管理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湛江市,这座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城市,集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粤西和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首批"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支点城市、首批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2018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于一体,在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杳斗目标过程中,为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为什么要提出"安全奥运"的科学保障理念 <北京奥运行动规划>的总体战略构想中强调:要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这是对举办一项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的科学界定.毫无疑问,北京2008年奥运建设不是终极目标,它是北京步入国际化超级现代化大都市的开始,从此种意义上讲考察北京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持续要素就十分必要.国际上通用的现代化大城市的评价标准主要强调公共交通、绿色基地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水准、城市综合应对危机能力等.安全减灾也成为国际社会城市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6.
正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了《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这是"十三五"期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纲要》描绘了"十三五"期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愿景,即全面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出行需要、与我国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相匹配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主要体现在群众出行满意、行业发展可持续两个方面。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在具体目标上,《纲要》根据不同人口规模对城市进行分类,按照"数据可采集、同类可比较、群众可感知"原则,  相似文献   

7.
形势与背景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8.1亿人,城市化率从17.9%上升到了58.52%。中国正经历着世界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目前,我国城市达到658个,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40个,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6个,全国建制镇达到2万0113个。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灾难"健忘症"要不得 松花江两岸,每至寒冬,雾凇长垂,晶莹剔透,婀娜多姿.在人们的记忆中,吉林市给我们的印象是那般美好-北山公园、丰满水电站、陨石雨……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国人开始为这座美丽的江城曾经遭受过的灾难而感叹不已,若干年前,一场无情的大火吞噬了这座城市的一座博物馆,使大量珍贵的远古恐龙骨架化石付之一炬.如今,令人震惊2004年"2.15"特大火灾又在这座城市的一座百货商厦肆虐,造成53人惨死的又一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镇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保障技术"立项,这一项目研究的开展,将为城市安全保障带来怎样的意义?"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2015年,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之际,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对城市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人民日报》发表的社  相似文献   

10.
高处不胜寒     
自由女神像和世贸中心大厦是大多数中国人对美国最直接的感官印象,尤其是那座存在和不存在都“改变了曼哈顿天空”的钢结构玻璃大厦及其所代表的纽约城市景观,是中国某些城市管理者和政府官员理想中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完美样板。这些人对现代化城市景观的认识停留在大厦的楼层数量和海拔高度上,结果无论北京的京广、国贸,上海的金茂,还是广州的中信广场,深圳的地王大厦,看上去都有一点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随着国家发布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国内大多城市都开始着手依托物联网、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实现人、事、物的智能化感知与预测,借助云计算和智能分析实现海量城市信息的处理与决策支持。新型智慧城市是将城市物理资源、数字资源和人类智力资源有机融入现实环境,为城市提供人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繁荣、模式创新、包容多元的未来城市实现手段。大数据是指汇集多种类型数  相似文献   

12.
大连,一个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的现代化城市。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大连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使城市交通管理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迈出了高资金投入,高科技管理、高  相似文献   

13.
国外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应用聚乙烯管道输送城市燃气,我国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的城市燃气管网基本上以钢管、铸铁管为主,很多老管网已经年久失修,急需更换。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天然气在城市燃气中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聚乙烯管道在燃气行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4.
丁辉 《中国安防》2007,(4):18-21
一、城市安全能力建设   一个区域就是一个具体的小社会,是城市的基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本身都与城市的各个生活区域、生产区域紧密相连.人是城市生产、生活的主体,城市安全归根结底是城市人口的安全.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中,政府的组织管理模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安全意识等都直接影响到城市安全.因而,城市安全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安全能力建设是指一个国家、区域或个人开发安全能力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为了有效地保障人的安全,必须做好城市安全防范能力的建设和各项保障措施的建设,其中基层应急管理与安全防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快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给人类提出一个个新问题,迈向21世纪的现代化城市与城市之间究竟区别在哪?仅仅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迂回复杂的立交桥及雨后春笋般的五星级宾馆、琳琅满目的超级市场吗?完全不尽然,跨世纪的城市现代化必然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中最令人们不以为然、在中国尚存在空白且天天都有“困境”发生的是城市灾害及突发事故问题,脆弱的城市再不投入力量开展城市减灾不仅是将来,就是今天也越来越面临障碍.  相似文献   

16.
“地下通衢肇始燕,铁流暗涌古城隧。北畅南达东西贯,京都沧桑变繁华。”这形容的便是北京地铁。地铁,英文名为subway,是现代化城市标志之一,因其快捷、舒适、能耗低、污染少、方便,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线。每天生活在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地铁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这个高科技产物,我们估算过它的安全系数吗?面对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未仔细思量。事实上,地铁各车站及列车是人流密集的公共集散场所,对于乘坐地铁的我们,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安防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发展现状从2005年算起,我国平安城市建设已步入第13个年头,这十几年间,平安城市建设是从少数试点城市逐步推广到全国,建设标准从无到有,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平安城市系统产品与技术也在不断地升级,很多城市已经在初期建设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第二期、第三期甚至第四期建设阶段。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开展,很多城市充分认识到平安城市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本着顶层设计的原则,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开始了新的平安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切实加强农民工的劳动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到目前为止,从农村涌向城市的流动人口已经达到上亿人的规模。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专家预测,今后几年将是农村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每年新增农民工将超过800万。从整个社会角度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身份和社会地位十分独特的社会群体。一方面,农民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城市“找车难”的状况日益加剧,目前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难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诞生的视频寻车系统标志着新一代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日趋成熟完善,也意味着我国静态交通正向着智能化、现代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脚步,城市的绿色覆盖率逐渐降低。现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生活使得亲近自然成为城市人放松身心的迫切需要。面对着民生感受与城市建设的需求,市政建设开始加大城市自然景观设计的力度。本文以城市河流为切入点,对其景观设计进行简单的探讨和分析。人类的文明自河流沿岸起源,四大古国文明的产生都离不开河流。华夏文明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