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文化旅游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文化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湖南西部作为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拥有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遗存,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具魅力的民俗艺术形式。在述评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特色以及特殊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战略构思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致力建设生态大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在世纪之交,党中央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确定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西部开发的根本。这次省人大召开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研究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和落实中央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会议开得非常及时,对于政府明确工作思路,更好地做好环境与资源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就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建设生态大省的问题谈一些意见,与同志们一同研讨。一、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保护的现状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  相似文献   

3.
西部开发与生态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西部大开发必须走生态型经济发展的路子,并依托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了西部经济开发类型的选择和有关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深受国内外旅游者的喜爱,但区域民俗旅游形象往往不够鲜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作为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但影响力不强.在文脉分析的基础上,定位其形象,并从人一地感知形象、人一人感知形象两个角度对整个区域民俗旅游形象进行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5.
广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作者立足于广州的茶文化,首先从社会普同性、文化信息共有性、文化模式的整合性等三个方面分析得出茶文化是广州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对广州茶文化进行了分类,论述了其民俗旅游资源价值。最后,作者对开发广州茶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西部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长绪 《青海环境》2006,16(1):23-25
文章围绕西部大开发保护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就西部地区农牧民如何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有利时机。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等方面,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的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策划人语: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以及近几年开始的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给西部环境带来了严重压力,并引发了部分西部民众环境抗争事件。中国西部边疆地区资源丰富,但有很多地方属于生态脆弱的草原、绿洲地带,且很多地域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边疆生态的保护不仅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也是一个发展与保护的权衡问题,更是关涉到民族团结的问题。西部的生态保护应该被早日提上日程,未雨绸缪。在西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西部地区人民承担了环境成本,却无法分享与之相应的经济发展红利,由此引发诸多的地域冲突甚至民族冲  相似文献   

8.
刘海  张军 《四川环境》2001,20(4):47-50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合理的开发利用将对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直到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我国西部湿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四川省若尔盖地区为例提出了西部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依法强化环境保护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维新 《青海环境》2000,10(2):62-65
今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之年,也是实现“九五”环保目标的最后一年。当前,全省上下、各行各业根据省委要求,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结束不久,省人大常委会即召开全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青海大发展”,研讨我省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这对进一步加强我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地方立法与监督,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在各级人大…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给西部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西部旅游资源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西部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区域间的规划、协调发展西部大旅游、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等打造西部旅游精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薇薇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295-296,300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从业人员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安徽省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习俗的省份,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对该省民俗旅游区的划分,探讨了安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提出了民俗旅游的开发思路,为安徽旅游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开发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的交流与旅游开发,对促进海峡两岸旅游区的建设发展和祖国统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具有市场、区位及政治优势,但目前存在"散、小、弱、差"等问题。在开发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时要注意闽台合作、联合开发、重点开发、突出女神文化牌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使之成为海峡两岸旅游区的精品。  相似文献   

13.
湖南西部地区漂流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南省西部地区开展漂流旅游的自然条件良好,是全国率先开展漂流旅游的地区,已经开发出一批有影响力、较为成熟的漂流产品,成为湘西地区旅游产品系列中的骨干。但周边地区同类产品很多,竞争十分激烈。湘西地区漂流旅游持续发展策略是:提升漂流旅游品牌、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加强宣传促销、加强漂流旅游安全保障、加强漂流河段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浙江永嘉县楠溪江流域是典型的“耕读文化”分布区,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目前流域内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开发方式单一、开发效益较低。其中有管理体制问题、资金问题和如何协调开发与保护关系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找到将地方旅游资源转换为具体旅游项目或旅游产品较好的方式,特别是由于“耕读文化”的抽象性、隐含性及具体存在形式的零散性,开发时比其它旅游资源的难度更大。基于楠溪江旅游开发这一核心问题,从旅游项目策划、产品开发角度探讨了楠溪江“耕读文化”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是中国旅游资源宝库,但生态环境脆弱,保护西部生态环境是发展西部旅游业必须遵循的前提,而打造中国西部绿色旅游供应链是西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介绍了中国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立了西部绿色旅游供应链的模型,构造了西部绿色旅游供应链的管理系统,并提出了西部绿色旅游供应链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边缘旅游新区的开发模式--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城市边缘的旅游新区开发,既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要求.开发旅游新区,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特色,已成为各个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以西安曲江旅游新区的开发为例证,从新区功能定位、空间组织以及旅游特色塑造等方面阐释了城市新区的开发模式,即功能定位的"三维视角","主-次中心组团式"的空间组织模式以及旅游产品开发的"三优模式",可为其它城市边缘旅游新区的开发提供可资借鉴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新疆草原面积广阔、类型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很少对新疆的草原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分析了新疆草原旅游资源规模大、分布广、类型多样、民俗文化多元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都极为脆弱等特征,对目前新疆草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新疆草原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思路,以促进新疆草原地区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红色旅游"在中国旅游业的异军突起,广西百色市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老区,凭借自有优势,逐渐成为中国南疆红色旅游的一颗耀眼"红星"。分析了百色市近几年来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借此探讨了该市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促使百色市的红色旅游得以更加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选取资源价值、旅游效益和开发条件三个综合指标和12个项目指标,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四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各景区打分,并进行分级,最后确定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是湖泊湿地自然风光和渔乡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