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环芳烃     
在各种疾病中,现在社会上最关心的是癌症。癌是由于体内因素和外界因素复杂作用而引起的,外界因素即环境致癌因素占的比重极高,约占人体癌症的75~90%。在环境致癌因素中,因致癌物致癌的比重极高。环境中存在着多种致癌物质中主要是多环芳烃(以下简称PAH)、亚硝胺、霉菌毒素等。构成所谓致癌物质群。(1)其中PAH化合物多具有致癌  相似文献   

2.
从宏观社会环境方面,客观分析了制约环境监测发展的体制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根据这一背景,提出了环境监测转型的对策,即创新监测体制,加强能力建设,构建文化平台。  相似文献   

3.
变频介质阻挡放电去除甲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变频交流电源,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对其进行去除。实验过程中,场强、频率、气体流速和初始浓度是影响甲苯去除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通过多因素正交实验,分析4个因素对去除效果影响的主次关系,获得了最优方案。进行单因素趋势实验,研究各因素单独对甲苯去除效果的影响趋势,得出各因素对甲苯降解效果影响的变化曲线,并对结果作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场强为9.7 kV/cm,频率为400 Hz,气体流速为2.5 cm/s,初始浓度为700 mg/m3时,甲苯去除率可达80.9%。  相似文献   

4.
排污权的合理定价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正确的经济激励,引导排污企业将污染排放量设定在社会的最优水平。从理论上分析了排污权定价时应综合考虑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排污权定价模型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客观赋值法,从地区因素、污染物因素和行业因素3方面附加权重计算排污权基准价定价模型的价格系数,为排污权合理定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质量法烟尘监测过程中影响监测质量的常见因素,相应地提出了排除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是实现碳减排路径的重要工具,目前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研究主要针对直接碳排放,忽略了区域间碳转移问题,尤其是电力消费引起的碳排放转移。为保障区域碳排放责任公平,促进各区域均衡发展,构建了一种面向区域公平发展的混合碳排放估算方法,并以北京市、广东省、山西省、河南省为典型案例,分别测算了4区域1995—2013年包含电力消费的碳排放。在此基础上,运用对数平均分解指数(LMDI)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能源效率、能源结构及电力结构对各省市碳排放的贡献。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效率分别是各区域碳排放增长的最大拉动因素及最大抑制因素,其余因素影响并不明显,且区域不同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水泥厂环境影响评价中预测降尘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水泥厂对周围环境的降尘是由点源、面源的贡献值和环境本底值组成的;并着重就高架点源降尘预测的技术要点提出较新颖的观点和比较切合实际的详细方法。其预测方法的特点是抓住粒径因素、风频因素及大气稳定度因素的主要矛盾,简化了风速变化因素。本文对其他类型的降尘预测也是一个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湖泊水质受到自然、人文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综述了人类活动、水文及水动力、流域特征、水底沉积物、气候变化、生物因素等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是当前湖泊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根据研究现状,还需加强其他因素特别是气候变化对湖泊水质影响的研究,针对具体的研究区域,从不同时空尺度揭示湖泊水质变化的主导因素,从而为水污染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含油污泥焦化液相油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田产生的高含油污泥,采用催化焦化的方法进行处理,回收其中的原油,分析了影响含油污泥焦化液相油收率的主要因素,采用正交和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各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了高液相油收率的含油污泥焦化操作条件;处理后的焦化固体产物能够达到农用污泥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生态县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宝应县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基础以及技术、政策等因素的分析,阐述了宝应建设生态县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明确了生态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并就开展生态县创建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行政、法制、经济、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按照ISO14001的要求,对制革行业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并提出了控制这些环境影响因素的具体办法,使环境管理体系和污染防治措施得到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膜吸收过程的几个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和其他相关实验 ,结果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 ,废水中的pH为显著影响因素 ,而温度、废水流速和废水中氨氮浓度都不是显著影响因素 ;吸收液 (H2 SO4 )浓度在 0 .5mol/L以上时 ,传质系数K值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3.
膜吸收法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影响膜吸收过程的几个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和其他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废水中的pH为显著影响因素,而温度、废水流速和废水中氨氮浓度都不是显著影响因素;吸收液(H2SO4)浓度在0.5mol/L以上时,传质系数K值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4.
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对2005—2020年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仿真系统进行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关系的时序变化分析,通过基于物质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表征的环境压力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1)开发区实施生态工业战略后,由2种驱动因素产生的环境压力一直存在,但环境压力在后期都呈现了较快下降趋势。(2)由物质消耗类型影响产生的环境压力,最大的是劳动力投入因子类型,其次为水耗,后期能耗作用超过水耗因子;由污染物排放产生的环境压力主要为固体废物类型所致,COD产生的环境压力稍大于SO2。(3)土地因素对环境压力正效应的变化影响呈下降趋势,经济因素对环境压力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而且一直是开发区的主导增长因素,技术因素对环境压力的抑制效应在后期减弱;3种因素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程度视污染物及物质消耗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区和郊区气象因素与NO_x、PM_(10)浓度间的互相关性的特征,采用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互相关分析法(MFDCCA),对气象因素与NO_x、PM_(10)浓度时间序列进行研究。首先验证了温度与NO_x、PM_(10)具有互相关性和多重分形特征,然后,逐次分析城区和郊区在夏冬两季温度、湿度、风速、气压与NO_x、PM_(10)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城区天气因素与PM_(10)、NO_x的多重分形特征要强于郊区,两地天气因素对PM_(10)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对NO_x的程度,城区和郊区夏季的天气因素与PM_(10)的多重分形特征均强于冬季。  相似文献   

16.
根据“首次不罚制”在环境执法中推行的初步实践,指出了该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制度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克服这些瓶颈因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影响生物脱氮除磷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清后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1):41-42,80
对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作了简要分析,因其脱氮和除磷受多种因素影响,择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便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分析与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较全面地介绍了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现状 ,指出了目前鄱阳湖区存在森林植被覆盖率低、湿地植被严重退化、土地退化逐年递增、鄱阳湖“老化”进程加快、生物多样性破坏十分显著、水质污染日益增加等环境问题 ,并针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深化综合治理鄱阳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影响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样品酸度、蒸馏水水质、高锰酸钾溶液浓度、水浴加热温度和滴定时间。通过环境标准样品的分析试验,考察这5个因素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城市缺水及影响城市供水的诸多因素,探讨了供水影响因素与城市供水间的关系,提出了大气降尘污染因素引起的城市供水增加的污染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西安市降尘污染引起的城市供水增加比例进行了模拟分析.该模型为城市供水预测和环境污染损失计算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对城市环境保护及城市供水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