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蛇绿岩是超基性和基性岩及深海沉积物的稳定的组合;它分布在不同时代的褶皱构造内,形成长达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的蛇绿岩带。由于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蛇绿岩地质得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安徽早三叠世碳酸盐岩地层分布于郯庐断裂东南侧,且以长江两岸出露较广。因地层层序完整,化石丰富,早为我国地质工作者所关注。 1936年许德佑研究怀宁集贤关涨水桥青龙群剖面时,对其中所含化石进行了描述,并根据采集的菊石Ophicras sp,Dorikranites cf.rossicus等,定其时代属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3.
艾贝尔森(Abelson,P.H.1954)曾经指出,通过构成化石硬组织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研究可以查明各种化石的不同时代。随后,黑尔和巴达等人进一步证实了在地质体中普遍存在着氨基酸;并对氨基酸的分离测定及其在地质年代学上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而,确立了以氨基酸测定地质年龄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文讨论了色日克牙依拉克蛇绿岩的岩石类型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分析认为:该蛇绿岩形成于裂谷—小洋盆环境,代表了塔里木板块和伊犁中天山微板块的最后缝合线位置。蛇绿岩出露地带,二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内均见有铬铁矿、磁铁矿等,局部地表见有镍华。因此,该地对于寻找铬、镍等矿床,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蛇绿岩的鉴别足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不同时代、不同成因及不同构造背景下形成的蛇绿岩,它们的端员组分大多不太完整,并且各不相同,但堆积来岩是必不可少的。蛇绿岩鉴别的关键问题就是堆积来岩的判别研究,应加强对典型蛇绿岩中堆积杂岩的系统研究,以期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判别标志用于蛇绿岩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国际冈瓦纳会议(属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将于1977年2月在印度加尔各答市举行。会议由印度地质调查所主持。会上将提出的论文和讨论的议题有:1.古地理学;2.冈瓦纳动物化石;3.冈瓦纳植物化石;4.煤矿床的环境和成因;  相似文献   

7.
现代海洋中,八射珊瑚相当繁盛,研究也较详,但其化石并不多见:在古生代,是否有八射珊瑚化石尚有争议;公认的八射珊瑚化石首见于中生代,但只国外有零星报道,国内尚属空白。因此八射珊瑚化石并不为人们所熟悉。 70年代初,笔者于西秦岭中泥盆统上部的Stringocephalus层顶板中,采得一块构造罕见的化石标本,根据其构造特征(见下文),命名为海绵管珊瑚属Spongopora。稍后,西安地矿所晚古生代地层组又于该属模式种产地之西约10公里的较低层位上(相当于艾菲尔阶)采到该属另一个种的标本。当时笔者初步研究后,认为其与八射珊瑚亚纲的笙珊瑚属Tubipora Linnaeus颇为相似。但后者首见于新第三纪,两者的地质时代相  相似文献   

8.
<正> 唐巴勒蛇绿岩是西准噶尔地区出露最好、层序保留最完整的蛇绿岩。本文在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对该蛇绿岩的成因、原始生成构造环境和构造演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唐巴勒蛇绿岩的地质特征 该地区属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一部分。唐巴勒蛇绿岩出露于该地区的西南缘,其原始层序自下而上大致为:变质橄榄岩→堆积杂岩→辉绿杂岩及浅色杂岩→基性熔岩及放射虫硅质  相似文献   

9.
铁杉属是松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北美—东亚间断分布特征。关于该属的起源、扩散与传播,目前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次研究收集了亚洲铁杉属大化石记录,整合了铁杉属花粉记录,获取地质历史时期该属在中国的分布,推测该属的起源和传播路径。该属大约起源于晚白垩世的西欧地区,于马特斯里赫特期—达宁期通过欧亚大陆传播到中国,而在古新世—始新世时期通过北大西洋陆桥传播到北美。早始新世以后北美与东亚的铁杉属植物可以通过白令陆桥进行物种交流,当图尔盖海峡在渐新世干涸后,铁杉属能够通过西西伯利亚和中亚哈萨克斯坦地区在欧亚大陆上交流。在晚中新世铁杉属可以通过北大西洋陆桥进行交流。依据化石记录推断的铁杉属起源和传播的结果与分子学研究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更多的铁杉属化石记录及分子学研究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松属(Pinus L.)约113种,是松科现代属中最原始的类群。松属植物种类丰富且研究领域广泛,对其已经积累的资料数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松属大化石资料,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地质背景和地理隔离事件讨论了其地史分布及植物地理学意义;该属化石在早白垩世至全新世地层中均有记录。化石证据表明松属很可能在早白垩世(之前)起源于西欧地区,从这一起源地通过北大西洋陆桥扩散到北美洲东部,而东亚的类群可能是从北美洲西部经过白令陆桥散布的。在晚白垩世分化出双维管束松亚属Subgenus Pinus L.及单维管束松亚属Subgenus Strobus (D.Don) Lemmon,前者更接近祖先类群。古新世由于全球显著增温以及白垩纪末期大灭绝等地质事件的影响使松属数量急剧减少,在晚始新世至中新世时期随着气温转凉转冷再次分化扩散,中新世达到其发展高峰且分布面貌与现代类群近似。松属多样性时空历史可能和新生代气候变迁及晚新生代构造运动塑造的山地隆升等环境变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1.
皖东张八岭、珠龙地区西冷岩组为一套浅海相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岩性以细碧-石英角斑岩为特征,出露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视厚度为4616.51m。笔者等在1: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对这套变质岩系进行了生物地层工作.并采集了大量的微占植物样品,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按化石组合特征将其分为两个组合:第一组合主要产于拂晓园艺场-朱郢剖面冷岩组下部层位,包括有33个属44个种,其中1个新属,2个新种,19个未定种,3个相似种;第二组合产于西冷岩织上部层位的罗士城、邱庄、西徐等地,包括30个属.34个种.其小1个新种、18个未定种、13个相似种的化石。西冷岩组微古植物群而貌与我国青白口系的微古植物面貌比较相似.与前苏联上里菲(850-1050Ma)、澳大利亚小部苦泉组微古植物面貌相似。因此,将西冷岩组的时代归为广义的青白口纪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icrobial ecology of Indian desert soils was carried out. Although different groups of microorganisms e.g., fungi, actinomycetes, bacteria, Azotobacter and nitrifying bacteria were present, but in relatively low numbers, there was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numbers from one site to another within the desert as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s of the soils varied. Actinomycetes formed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microflora. In the majority of the soils, 80% of the fungal population belonged to the genera Aspergillus and Penicillium, while Gram-positive spore formers were the dominant group among bacteria. No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he popu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was observed during summer, in spite of high surface soil temperatures. Micro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soils also varied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land use pattern: grasslands, in general, supported higher numbers of microorganisms than three plantations, cultivated fields or barren land. Stabilization of shifting and sand dunes introduction of vegetation has markedly increased the soil microflora. In general the low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poor moisture availability of desert soils were the major factors limiting optimum microb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3.
浙东宁波盆地白垩纪陆相火山岩系,经古地磁研究表明,以往认为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早期的馆头组,晚期朝川组和晚白垩世早期的方岩组均呈正向磁化,平均磁化方向基本一致。据绝对年龄和古生物旁证,磁化时间属白垩纪中期正向极性超时。因此,馆头组的层位应作相应的提高,从白垩系下部上升到白垩系中部;朝川组随之位于其上。方岩组纳入白垩系中部,在馆头组之下还应有一套以正负极性交迭为特征的白垩纪早期沉积物。从而对以往所谓的上侏罗统磨石山群的时代提出疑问。从古地磁方向特征的规律,支持了白垩系三分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调工作基础上.结合邻区有关资料.从张八岭变质地体的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变质作用、岩石化学、原岩建造特点及其原始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5.
华北代表性农田的蚯蚓群落与重金属污染指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鲁中地区农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对蚯蚓群体构成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做了重金属毒理试验。普通农田的调查显示,棕壤农田有蚯蚓3科,6属,8种;褐土农田3科,5属,6种;潮土农田3科,6属,6种。调查、分析及毒理试验显示,潮土农田中暗灰异唇蚓、湖北远盲蚓、日本杜拉蚓3个种是适用于反应指示的重金属污染敏感种,赤子爱胜蚓、微小双胸蚓、威廉腔蚓3个种是适用于积累指示的重金属污染耐受性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利用城市污泥和粉煤灰改良土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二者对土壤理化特性、作物产量以及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等方面,而对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为了了解城市污泥和粉煤灰改良砂化土壤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文章对包头试验田改良前后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刚刚改良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在改良后的最初2个月内,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有所减少,真菌数量少量增加;改良后2~5个月内,改良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较对照组增加幅度显著,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分别增加79.53%~589.76%,46.53%~270%,61.92%~143.59%,且微生物数量增加的幅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北运河京津冀段河道浮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再生水在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再生水中痕量污染物质与病原体对受纳水体中浮游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基于OTUs和门水平的片段数量和片段丰度的浮游微生物数据矩阵探究北运河京津冀河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空间变化机制,结果表明,再生水的频繁汇入引起的物理和化学扰动改变了水体的水文和水质,使浮游微生物群落沿地理尺度分为...  相似文献   

18.
常温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群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获得一组常温条件下加速木质纤维素腐解的菌群,利用限制性培养法,筛选到一组在室温(28℃)条件下,5 d可分解天然稻秆总重39.6%的菌群.仅用质谱仪的一个CP-Chirasil-Dex CB毛细管柱就能够检测到丙酸、乙醇、异丙酸、4-氨基-1-丁醇、丁酸、硅烷-二乙基、乳酸、乙二醇、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甘油等10种以上有机物.定量分析挥发性产物,发现其种类和浓度随时间变化很大.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菌群的动态变化,发现在培养不同时期菌种组成差异很大,通过对各条带近缘种网上比对结果可见,该菌群具有丰富的菌种组成多样性,菌群内微生物分别归属Clostridiumsp.、Brevibacillussp.、Rhizobiumsp.、Bacteriumsp.等4个属.  相似文献   

19.
Web spiders are considered to have expanded their habitats from dim to bright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Because they are sedentary predators exposed to the sun, they may have developed a suite of adaptive traits to cope with thermal stress. We examined the critical thermal maximum, spectral reflectance of solar energy by the body surface, and surface–volume ratio (SVR) for 11 spider species. Analysis of the four genera having a pair of species inhabiting both bright and dim environments showed that species in bright environments exhibited higher lethal temperatures, but spectral reflectance and SVR did not differ. Independent contrasts using the 11 species indicated that critical thermal maximum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pectral reflectance and spectral reflectanc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V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hysiological tolerance to high temperatures and a biophysical mechanism to reduce heat gain evolved jointly during the history of habitat expansion in araneoid spiders.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酸发酵菌群产氢能力的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重点对乙醇型发酵菌群和丙酸型发酵菌群的产气及产氢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发酵菌群由丙酸型演替为乙醇型过程中的产氢速率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有机负荷相同的条件下,乙醇型发酵菌群表现出较高的产氢速率和比产氢速率,最大产氢速率为14.99L/d,最大比产氢速率为3586.45mmol/(kg·d).而丙酸型发酵菌群产氢速率和比产氢速率都较低,分别为3.62L/d,196.46mmol/(kg·d)生物制氢反应器在运行中维持乙醇型发酵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氢气产量,应尽量避免丙酸型发酵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