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肥料的类型、施用量、施肥方式以及施肥时间都会影响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综述了施肥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合理的减排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2.
罗伟  黄勇  刘馨越 《四川环境》2012,(Z1):88-92
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成分。本研究以四川省合江县、纳溪区2个区县12个乡镇的竹林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剖面的取样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年份竹浆原料林基地与邻近土地的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特征,探讨竹子生长对土质有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土壤肥力情况看,种植竹林对土壤养分有一定的影响。与旱地相比,种植竹林会降低部分区域的土壤肥力,与多年竹林地相比,竹浆原料林基地土壤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明显升高。从土壤物理性质看,种植竹林对土壤团粒结构影响不大,对土壤容重有一定正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体结构。建议在生产实际中应结合土壤肥力监测结果,科学施肥、多施有机肥,尽可能做到平衡施肥,防止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  相似文献   

3.
稻田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之一,而施肥是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施肥稻田甲烷排放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包括不同肥料类型、不同的施肥处理等对甲烷排放的影响,分析了导致这种影响的原因。最后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应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探索产量、环境与甲烷排放增减的相关研究,寻求最优的减排方法。  相似文献   

4.
泥炭生化复合肥料田间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泥炭生化复合肥料与其它几种肥料的田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泥炭生化复合肥料的肥效优于其它几种肥料,且对农业生产的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我国缓/控释肥发展现状及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目前所施用的化肥大多是单质速效化肥,肥效期短,养分容易淋失、挥发和固定,利用率很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开发缓/控释肥就被提到了现代化肥工业生产的日程.从缓/控释肥料的优势出发,并结合我国缓/控释肥料的发展现状,从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等方面说明其实现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缓/控释肥料的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环境污染;但是,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施用化肥时存在化肥的过量施用、化肥的错误选用以及化肥施用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不合理施肥引发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根据作物性质选择合适肥料,测定土壤性质,根据土壤性质选择合适的肥料,采取科学的方法施肥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进展,以及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的4个主要方面。同时以洱海流域环境友好型肥料应用的田间试验为案例,比较了缓释BB肥料、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习惯施肥等模式对稻田径流水氮磷削减效果,并通过作物产量、肥料成本、纯收入等因素的分析,核算出洱海流域稻田缓释BB肥料应用的最低农业生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施肥器多功能施肥器由机架、行走轮、犁铧、送料机、传动机和破碎机组成。其中送料机由肥料斗,前、后输料管和传输皮带构成;传动机由主、从动链轮.链条和曲柄连杆机组成。行走轮通过链条传动带动曲柄连杆机运动,曲柄连杆机带动传输皮带做往复运动,使肥料落人输料管,搅拌器安装在肥料斗的下部。本施肥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肥均匀.适用于各类化肥的施用。(CN2268364Y)一种含活菌的微生态调节剂国内外市场展望该制品是将由双妓杆菌、乳酸杆菌和乳酸球菌制成的种子液,接种到以豆粕为主要原料的培养液中再次发酵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粉煤灰的肥效和以过滤法提高粉煤灰肥效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并对粉煤灰过滤经混凝后的丝厂废水制成的粉煤灰友合肥的肥效进行了田间试验,证明其具有与优质在家肥同等的肥效,且不会导致重金属的污染。该肥的含氮量可通过稍加处理而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粉煤灰的肥效和以过滤法提高粉煤灰肥效的途径了研究,并对粉煤灰过滤经混凝后的丝厂废水制成的粉煤灰合肥的肥效了田间试验,证明其具有与优质农家肥同等的肥效,且不会导致重金属的污染,该肥的含氮量可通过稍加处理而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夏天气候炎热,水温高,鱼的新陈代谢旺盛,应适时施肥。然而夏季施肥,肥料分解腐烂较快,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死鱼。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施肥料要确保无毒无害。有机肥在施入鱼塘前应禁喷农药,近期喷洒过农药的肥料不能任意施入鱼塘。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数学是一种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定量化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GIS技术为基础,阐述了该方法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以安庆市土壤样点数据为例,建立包括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等8项指标土壤肥力多指标评价模型,对安庆市范围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土壤肥力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模糊数学方法在土壤肥力综合指标评价中具有简便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化肥施用与土壤退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当的化肥施用将导致土壤发生各种形式的退化,严重威胁着农业的持续发展。治理土壤退化需要采取各种综合性对策和措施,如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平衡施肥、合理科学有效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研制新型化肥和增加高效化肥用量、调整化肥流向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改善土壤肥力现状,同时防止发生新的土壤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活动中含重金.属污水的农田灌溉、污泥的农业利用、肥料的土壤施用和工业生产活动中矿山的开采冶炼,汽车尾气的排放等,使得大量重金属进入土壤系统,且重金属在土壤中滞留时间长,不易降解。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不仅退化了土壤肥力、降低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恶化水环境,并能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为供试作物,研究施入生活垃圾堆肥对土壤和玉米各器官重金属分布规律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3年施肥,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明显增加;土壤重金属呈现累积,但含量远远低于二级土壤标准(GB 15618—1995);植株中重金属含量表现为根部〉茎秆〉叶片〉籽粒,Cd在植株根部富集,但未大量向其他部位转移,玉米植株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由此推断,在短期内(3年),年施入60 000 kg·hm^-2的垃圾堆肥能提高土壤肥力,且暂时不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也不影响玉米植株的饲用;使用多年后应及时监测,以保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825个典型户地块、面积134.84hm。农作物施肥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各类种植模式地块投入肥料(折纯)平均为600kg·hm^-2,其中化肥投入526.5kg·hm^-2,有机肥投入73.5kg·hm^-2,分别占总施肥量的87.8%和12.2%;农作物过量使用化肥,有机肥投入偏少,且化肥投入N、P、K结构比例不合理,典型户地块施肥水平不平衡;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气氮沉降增加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之一,草原生态系统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成为草地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凋落物分解是草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氮沉降增加引起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导致凋落物质量、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变化,最终影响凋落物的分解。本文综述了氮沉降对草原凋落物结构、化学组成和分解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内容,以期为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全面分析和评估全球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抽样选择毗邻太湖的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3个村,调查当地种植结构及变化,肥料、农药过量施用情况,以及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结果显示,肥料投入总量依次为:蔬菜〉水蜜桃〉葡萄〉稻麦轮作〉稻油轮作〉柑橘〉茶叶;稻-麦轮作、水蜜桃和柑橘3种主要种植模式都存在肥料过量施用,稻-麦轮作N投入过量,水稻和小麦过量的比例分别为40.00%和53.57%,水蜜桃和柑橘则是P2O5投入过量,比例分别为85.71%和25.00%。因此,太湖地区减量施肥的潜力较大。农药投入近年来有所下降,但绝对投入量仍较大,远高于10-15年前的使用量,也有较大的减量空间。当地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缺乏认识,急需宣传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其不仅关系食物安全供应,而且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土壤肥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其有效的培育涉及多学科与多专业,需要系统创新与联合攻关,如今人们对土壤肥力的认识已经从农业生产向环境安全、资源利用、生态健康及全球变化等方向转变与提升。本文从土肥长期定位研究、土壤肥力培育技术、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阐述内在关系及其特点,同时分析了现代土壤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与发展趋势,并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化肥是中国农业生产中最基础的物质投入要素,而化肥的过施滥施则是造成和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农户作为化肥施用行为的主体,引导其科学施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区353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依托社会嵌入理论,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农户减施化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农户减施化肥意愿不强;农户减施化肥意愿不仅受到经济利益因素的驱动,还受到社会背景特征、农户自身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政府支持、农户认知及社会关系等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减施化肥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对科学施肥行为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构建科学施肥的社会嵌入环境,提高农户关于减施化肥方面的认知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关系在科学施肥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