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利用两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结合RS和GIS技术,直接从遥感图像上获得景观格局指数,对安徽省合肥市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揭示在快速经济发展和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合肥市景观形状指数、分形维数和破碎度指数的不同变化趋势。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节省费用、简单易行的特点,有利于对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
絮凝过程中分形理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镜片研究显示絮凝体的表面和内部具有高度不规则性,絮凝体的形成过程具有分形特征。通过实验研究絮凝体的特性和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絮凝体的分形特征,发现可建立一种非整数维数数学模型去定义具有复杂、不规则形状的絮凝体。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监测絮凝体的分形维数来控制絮凝过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四川省1997-2005年境外游客数量的分析,发现除个别年份以外,整个时间序列总体呈增长趋势。根据客流量与时间的关系:利用动态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四川省境外客源市场的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模型。经过检验,该模型既与实际客流量相吻合,又能精确地给出短期甚至中期的预报结果。通过对未来几年客流量进行预测,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提供给有关管理和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分形理论对吉林省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进行测算和分析,表明吉林省城镇体系地域空间分布是分形的.以长春市周边城镇为研究对象,各城镇的空间分布比较均匀;近似于几何中心的长春市表现出了较好的聚集形态,表明吉林省城镇体系是以长春市为聚集中心进行自组织演化的;以省内28个主要城镇为研究对象,吉林省城镇体系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分散,空间关联度较弱;以省内50个城镇为研究对象,城镇分布的总体均衡性适中.据此,提出了优化吉林省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合肥市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2013年和2017年遥感数据源,提取相应年份的城市建成区扩展信息,从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紧凑度、分形维数、城市建成区扩展弹性指数和空间重心转移等方面对城市空间演化时空特征进行分析,选取14个指标构建主成分模型,结合城市发展背景,研究城市空间演化驱动力机制,同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合肥市未来建成区面积。结果表明:合肥市城市扩展速度与强度均保持较快增长,城市整体向外部不断扩张,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但城市空间扩张与人口处于不协调的发展模式;经济、人口、交通和政策为城市空间演化主要驱动力;合肥市建成区面积保持较快增长,迅速扩张型城市未来空间扩展模式应以多中心扩展模式为主,进行以轴向发展为主的多中心城市结构的转变,同时注重城市空间的内涵式更新。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山东省城市体系的首位度指数及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维数,讨论了山东省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的特点.从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角度,计算了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分析了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最后提出了山东省城市体系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举足轻重,其碳脉研究则是城市碳控的重要路径。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对无锡市城市道路交通的碳脉,特别是碳转化系统中"脉络盲区"的碳脉驱动要素矢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均道路面积、机动车数量与人口数量是影响城市交通碳转移的主要因素,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城市交通碳转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公交车日均载客量、车辆总数和客货运周转量对城市交通碳转移的影响水涨船高,科研投入对城市交通碳转移的贡献有待提高。从高起点布局智慧城市的邻里设计,高标准推动低碳交通的技术创新,高规格聚合低碳交通的管理工具,高要求构建道路交通的"倒三角"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碳脉优化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不同出行方式的城市微观主体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城市微观主体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城市微观主体碳排放评测模型,探讨了城市微观主体土地利用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南京市某单位为例,采用交通周转量与连续逼近法,对研究单位园区间流通带来的碳排放进行了评测。结果表明,交通方式的选择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较显著,不同交通方式的碳排放量排序为:城市公交<综合交通<单位通勤<私人轿车。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数据为基础,采用分形维、形状指数和紧凑度等指标,结合GIS分析方法,分析了1990年和2000年武汉市城市圈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武汉、黄石、荆州等老城市的空间形态分形维较高,形状指数大,城市空间形状的紧凑度较差;而潜江、随州、仙桃等城市分形维相对较低,形状指数较小,城市紧凑度较好。在总体变化趋势上,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形态不断扩展与蔓延,边界趋向于破碎,城市内部空隙逐渐增多,城市形态轮廓趋于复杂化,城市形状紧凑度逐年下降,城市建设用地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二维模型求解太湖水质CODMn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维黎曼近似解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太湖水质预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太湖的水质指标CODMn了模拟。模拟的结果跟太湖各监测站的测量值相接近,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运用于太湖的水质预测。  相似文献   

11.
罗鸿兵 《四川环境》2004,23(5):42-46
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通过研究,作者把二维条码技术引入到环境监测中,利用二维条码和GIS(地理信息系统)联合技术,对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的监测应用进行了探讨,研制出了其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并以都江堰的环境监测为实例,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西藏产业经济布局与优化调整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的产业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模式与内地不同,呈现低密度、空间不均衡、内部结构不均衡等特点,布局模式为传统产业布局类型模式。西藏产业布局分区可以分为农牧业及农牧业综合开发分区、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非均衡战略分区等。传统农牧业呈现立体布局,效益与结构矛盾突出;工业为传统资源和交通导向型布局,发展水平偏低;第三产业布局相对集中,异常超速发展。提出了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二维指向机构是卫星上关键活动部件之一,高低温循环试验是活动部件普遍开展的研制试验项目,本文对适用于高低温度场下评估活动部件寿命的加速模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Coffin-Masson模型的理论依据和工程应用方法,并利用轴承组件试验数据给出了一个二维指向机构寿命评估示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高低温度场下评估活动部件寿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颗粒物数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利用电迁移粒径谱仪(SMPS)和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PS)等,对成都市2020年12月21~28日的大气颗粒物(12.2nm~20μm)数浓度谱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污染期间颗粒物数浓度主要集中在积聚模态粒径段,数浓度谱呈三峰分布,主峰值出现在723nm左右,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增加是导致此次污染过程颗粒物数浓度快速升高的主要原因。各模态数浓度日变化特征明显,凝结核模态呈单峰分布,浓度高值出现在午间;爱根核模态与积聚模态呈双峰分布,浓度高值分别出现在午间和晚间。受站点周边交通源和生活源影响,颗粒物数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风向1.0~1.5m/s风速下,相对湿度和能见度与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相关性最为显著。因此,降低积聚模态数浓度有助于缓解颗粒物污染并提高大气能见度。  相似文献   

15.
以闽江下游福州城区段为研究区间,分析了闽江下游福州段的水环境质量现状,采用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研究了枯水期城市排污口布局和排污强度规划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感潮河段排污存在明显的污染物上溯现象,在东南区水厂至马尾水厂备用水源地之间形成高浓度污染团,洋里和连坂排污口对东南区水厂水源地水质影响最为显著,高潮时刻的高锰酸盐指数增量将达1.0mg/L,氨氮增量将达约0.15mg/L,叠加本底值后水质已接近Ⅲ类标准限值。建议逐步将取水口向城市上游淮安段转移,更换取消东南区水厂的取水口。  相似文献   

16.
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各地文旅小镇发展迅速,但同质化问题凸显。如何通过类型学研究实现小镇有效区分与独特优势定位非常重要。基于旅游体验诉求与文化可参观性生产方式构建文旅小镇的二维矩阵分类模型,并继续借助内容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以长三角16个典型小镇为样本,检验该模型的应用成效。结果表明:文旅小镇能够满足的游客体验诉求分为原根与逃逸,所运用的文化可参观性生产方式分为静态展示与动态共创;基于体验诉求与文化可参观性生产方式的交叉分类,文旅小镇包括静态展示原根型、动态共创原根型、静态展示逃逸型和动态共创逃逸型等类型;长三角16个小镇的实证归类结果支持上述分类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事小的发展,噪声已与废水、废气、废渣并列为城市的4大污染物,它可以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正处于长身体,求知识时期的中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噪声的不良影响。为保护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为制定学校噪声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5年3月对长春市朝阳区21所中小学校的噪声污染状况及来源进行了监测,研究了噪声对中小学师生行为的影响。一、监测的内容与方法(一)噪声监测的内容:1、监测地点:每所学校选两间距离声源最近的教室,关闭门窗测量.共监测21所中小学。2、监测时间:根据学校作息时间,选…  相似文献   

18.
阮晨  汪小琦  胡林  黄庆 《四川环境》2008,27(1):46-51
本文讨论了大气环境箱式模型的两种表达方式在成都平原城市群规划中的适用性,并采用箱式模型计算成都平原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通过对不同假设条件的用地布局方案的大气环境容量计算和比较,对规划方案确定的南北轴线主要城市空间发展提出了限制性条件,使规划方案符合大气环境容量的要求,以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交通污染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城市化和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加快,交通污染已成为城市乃至全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并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发展。通过对城市交通污染产生原因的系统分析及对身体健康危害的分析,以成都市为例,提出了我国城市汽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探讨了减少交通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将深刻影响城市旅游的市场辐射能力与转型.2009年末开通的武广高铁兼具快速交通和全新旅游产品的功能,为武汉市带来了难得的高铁旅游发展机遇.武汉市高铁旅游发展以珠三角市场的客流输入为主,行程以“三日游”居多,客源层次高、消费高、要求高,但武汉市的高铁旅游在城市旅游产品、产品布局、城市环境和旅游接待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为了实现武汉城市旅游与高铁通道资源协调发展,必须加强武汉市城市旅游产品开发,提高城市旅游综合供给能力,强化高铁与城市旅游的协同能力,强化武汉高铁旅游的目标市场营销,构建武汉市在华中的旅游集散中心地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