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① 面临严峻的生态、经济问题 ,农业必须走高效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本文论述了库区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应遵循的原则、重点发展的方向及建设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不同类型地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三峡库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把库区建成全方位开放、综合性开发、高水平发展、高起点安置移民的新型产业密集经济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区,必须把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地采取最有效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为此,论文提出了5种不同类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即沿江河谷区果→粮→菜→猪→沼→渔水陆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浅山丘陵区桔→粮→经→畜→桑→沼共生互惠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低山区林→粮→油→薯→草→畜水土保持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中高山区干果→药→茶→烟→菜→草名优土特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和庭院果→菜→花→禽→沼→渔小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这些模式推广和应用的综合效果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利用不尽充分、合理和三峡工程的负效应,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库区资源是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植物坡地农业技术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强化生态农业建设是促进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2001年6月份,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将南通市六县(市)列入全国第六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一年多来,南通市各地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走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生态示范区建设之路,涌现出一批各具地方特色的亮点。海安县积极推广种养协调发展、立体农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大生态农业模式,成为江苏省首批生态农业建设达标县(市)之一;如皋市结合内外城河整治,重点抓好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盆景基地、绿色食品四大工程;如东县在做好滩涂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海上迪斯…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研究--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农业主要由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以及水产业构成.目前总体上具备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然而,土地垦殖率与农业利用率低、水资源缺乏等问题制约该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在此首先介绍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及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运用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规划旅顺口区农业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效益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并进一步提出旅顺口区未来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项目及实现生态农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对库区生态产业发展基础和区域功能定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库区内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识别,包括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生态产业发展路径尚未完全打通、生态文化亟待深化和推广等.从借助林果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潘大水库生态资源合理发展生态旅游、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园区经济协调发展和打造库区特色文化品牌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崂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优先领域。青岛市崂山区担负着发展高科技、大旅游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新城区的重要历史使命,要实现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和现代观念,做到高起点、大思路、高效益,使崂山区不仅成为青岛市的高效、优质、创汇农业基地和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而且向都市观光型农业、现代化高效生态农业迈进。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高效利用资源,即在解决生态环境质量恶化问题的同时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生态农业建设不是单纯保护环境,也不是纯粹农业生产,而是寓环境保护于农业生产中,措施上强调通过食物链网络化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达到系统内部生态位的充实和资源潜力的深度开发;技术上不是研究创造新技术,而是各类现有技术的合理组合,是系统整体上的调整和完善.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各种生物在系统内都能占据充分发挥其个体作用和功能的生态位,使系统达到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的高效统一.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淡水资源的重要战略储备基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把确保库区水环境安全作为交给重庆的四件大事之一,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要求重庆市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嘉陵江、乌江流域的水体和生态环境,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重庆市把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中央交办重庆的重要政治任务来重视,作为事关整个国家生态安全的大事情来对待,全面加强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饶县以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为契机,广泛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生产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环境,达到了产业结构良性调整与保护生态环境齐头并进的目的。一是投资5.3个亿建成占地1140亩的东营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区,以示范区为中心,呈扇形向全镇辐射,建设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卷盘式喷灌节水区、蔬菜花卉工厂化育苗中心和国家级林木优良无性系快繁基地。该园区内生产的凯银特菜被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垸内灾害风险区湖垸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协调好防灾减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运用灾害学、循环经济学以及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生态、系统工程等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将灾害防控技术体系、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生产技术体系与高效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机理融为一体,设计了垸內居民区庭院循环经济型灭虫防病技术集成模式,垸内生产区水陆循环经济型血防治鼠避洪耐涝技术集成模式,并分别在典型区域进行了示范,试验表明: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十分显著。同时认为,在建设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商品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粮、猪、油、麻、渔等产品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而推进湖垸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标准差别化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是当前国际公认的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手段,但如何表征、量化和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仍是当前生态补偿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未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重庆三峡库区后续发展过程中不同本底类型的典型样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重庆三峡库区各区域的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分析,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构建生态补偿标准化模型,引入差异系数,对重庆三峡库区各区域的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测算,科学制定各区域生态补偿分配标准.结果表明:位于库区西南段的主城区(包括渝北区、江北区、渝中区、江津区和北碚区等),这些区域经济实力雄厚,社会经济差异系数较大,但由于机会成本较低,受到自然价值和区域公平差异系数的影响较小,所以最终生态补偿额度比较低;三峡库区北段(巫山县、巫溪县、云阳县、奉节县和开县)的生态补偿额度较高,主要原因是机会成本大,受差异系数影响,理论损失成本大,但在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适合开展旅游行业,增加经济收入,缩小与其他区县的社会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3.
Non-point source water pollution generated b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considered a major environmental issu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TGRA) of China.The Annualis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AnnAGNPS) model was select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management treats,including seven crops,five fertilizer levels and three-group management practice scenarios,on water quality from Heigou River Watershed in TGRA.The scenario subsets include conservation tillage pra...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景观格局的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峡库区是我国的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对于掌握其生态脆弱特征和识别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考虑景观格局和区域生态2类影响因素,进行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结果表明:①景观类型中,脆弱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水体、林地、旱地、草地和水田. ②景观破碎度与区域生态脆弱性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反映了人类活动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干扰剧烈. ③三峡库区生态脆弱区可划分为——Ⅰ区(0.171 500≤EVI<0.191 225),Ⅱ区(0.191 225≤EVI<0.210 950),Ⅲ区(0.210 950≤EVI<0.230 675),Ⅳ区(0.230 675≤EVI≤0.250 400). 其中,Ⅲ区和Ⅳ区生态脆弱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水域及其岸边带、高海拔区域和岩溶地貌区域. 特殊的地形地貌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重要因素,而人类行为干扰是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决定性因子.   相似文献   

15.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从时 间尺度上对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 1981 年以来农业生产 环境安全指数和农业资源安全指数总体下降, 农村社会发展指数不断升高;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生 态安全综合指数则经历了下降、快速上升和快速下降三个阶段。以2003 年为例, 对福建省农业可持 续发展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诊断表明, 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农业 资源安全和农业生产环境安全两方面。农业资源安全、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和农村社会发展对农业可 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的限制作用依次为45.32%、33.92%和20.76%。最后, 为提高福建省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生态安全水平, 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述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目标及理论依据和基础,归纳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些模式和技术,总结中国生态农业得到的丰硕实践成果,指出中国生态农业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持续农业的重要模式,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双重目标的战略抉择,并展望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重庆段)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生态脆弱带,生态系统本底条件较差.明确库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胁迫因子,对促进库区可持续发展、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目前的生态系统特点,构建了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将信息论中Jaynes最大信息熵原理引入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当中,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复合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正处于急剧变化的过渡阶段,生态系统的生产、调节和服务功能分异明显.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东段的健康程度总体上好于西段,但东段内部空间分异明显,结构复杂.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确定影响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制定的因素变量,设计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环境分析的框架,从生态环境概况、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方面进行论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发展进行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进行论述,确定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论述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地位,实现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论述,并以三峡库区为例,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状况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完成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