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防御性驾驶技术在福建已被纳入驾驶考试内容。防御性驾驶主要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地采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这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方式即为防御性驾驶。福建泉州高速交警支队,将高速行驶技巧结合最新的防御性驾驶内容,编写了《高速公路防御性驾驶五大要素》手册,现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2.
日前,福建省交警总队向全省下发了《关于增加防御性驾驶技术考试内容的补充通知》,在福州试点取得良好开局的情况下,防御性驾驶技术考试将提前于6月20日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交警部门——驾驶理论与驾驶技能并重据了解,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开展防御性驾驶培训与考试工作。福建省省长苏树林近日专门对"防御性驾驶技术"纳入驾驶人考试做了这样  相似文献   

3.
福建全省将在驾驶考试中,植入"防御性驾驶技能"考试内容,一时间,叫好者有之,叫苦者有之,困惑者有之。许多人将此称作交警部门出台的新规,一时难以理解和适应。其实,防御性驾驶并没有过多的  相似文献   

4.
10月7日至8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十二套《)一线》栏目播出专题节目《防控危险驾驶》,时长约35分钟,首播、重播4次,盛赞福州市交通管理创新工作。其中重点报道福州市率先在全省实施防御性驾驶技术考试。在节目中,央视以"防御性驾驶技术考试"、"交巡警的一天"、"严查严管酒驾"等话题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福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紧紧围绕"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科技强警、科技廉警"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交通管理创新力度,促进了交巡警队伍  相似文献   

5.
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一直以来都是交通运输管理者与广大驾驶员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风险知觉和防御性驾驶在控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重要性,及如何在实践中有效掌握和运用,进行以下浅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们来驻厦某部小车队采访,队长孙富庆马上给我们介绍车队的“红旗——车驾驶员”陈洪伟。 “红旗车驾驶员标兵”陈洪伟,1999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士官班长,福建漳浦人,经历十分丰富。入伍5年来,他干过炊事员、教练班长、小车驾驶员,两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官”,三次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标兵”。 他来到厦门某部的第一年,被连队推荐到部队驾驶练大队去学驾驶。学习考试总分名列驾驶训练大队第一名,并确定为驾驶教练班长苗子。  相似文献   

7.
不良情绪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之一。为预防由驾驶员情绪引发的交通事故,利用3层因果分解(驾驶员神经兴奋一驾驶员原始反应—车辆状态)深入分析情绪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设计并完成模拟驾驶试验,采集驾驶员高兴、悲伤、愤怒和恐惧4种情绪状态下的心电信号和行车数据;采用基线信号消除方法,分析驾驶员心跳间期、转向角和最大车道偏离在不同情绪下的变化值。结果表明:驾驶员在所有情绪状态下都有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并伴随着转向角度值增加。在高兴和愤怒情绪状态下,会产生更明显的车道偏离,驾驶员趋向更危险的驾驶行为;在悲伤和恐惧情绪状态下,产生较小范围的车道偏离,驾驶员趋向相对安全的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8.
不良情绪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之一。为预防由驾驶员情绪引发的交通事故,利用3层因果分解(驾驶员神经兴奋—驾驶员原始反应—车辆状态)深入分析情绪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设计并完成模拟驾驶试验,采集驾驶员高兴、悲伤、愤怒和恐惧4种情绪状态下的心电信号和行车数据;采用基线信号消除方法,分析驾驶员心跳间期、转向角和最大车道偏离在不同情绪下的变化值。结果表明:驾驶员在所有情绪状态下都有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并伴随着转向角度值增加。在高兴和愤怒情绪状态下,会产生更明显的车道偏离,驾驶员趋向更危险的驾驶行为;在悲伤和恐惧情绪状态下,产生较小范围的车道偏离,驾驶员趋向相对安全的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国际部强化交通安全管理,从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驾驶员招聘、实行准驾证制度、定人定机、分级管理、开展驾驶员防御性驾驶培训、工区行车安全风险评估、进行车辆三级监控、交通安全检查和审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作业效率,为项目顺利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识别与安全控制疲劳危险驾驶行为,有效预防与减少因疲劳危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基于疲劳检测分级、预警与自动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出车载驾驶员疲劳驾驶实时监测预警与控制系统。首先基于PERCLO方法,构建驾驶员疲劳检测与分级模型;然后根据所输出的驾驶员疲劳等级信息,提出疲劳驾驶三级预警原理,及其预警实现方式;最后以疲劳预警信息为基础,形成基于驾驶员不同疲劳等级预警的安全控制技术,并对处于深度疲劳的危险驾驶行为,构建自动智能紧急控制停车系统,重点阐述系统的地形匹配、智能控制,以及自动驾驶与停车三大核心技术,并提出相应的系统硬件构成,为系统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手握方向盘整整十年,参 加大小长途拉练、演习无数,安 全行车十万多公里,先后带出 10多名"红旗车驾驶员",他 就是福清某部汽车连驾驶员三 级士官胡江华。 胡江华的的安全理念是 "娴熟的驾驶技能是安全行车 的保障"。所以,带兵时他常 说:"想要给别人一桶水,自己 就必须要有一桶水。"部队运 输车全面换装,为了尽快使驾 驶员掌握新装备,上级专门成 立驾驶班长集训队。他整天都  相似文献   

12.
李维乔  屈娜 《安全》2018,39(10)
在我国目前的高铁运营中,单司机制决定了高铁驾驶员在高铁列车安全运营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基于高铁驾驶过程中高铁驾驶员驾驶高铁的习惯程度对高铁驾驶员注意力集中情况和驾驶操作速度的不同影响,研究了如何通过调整驾驶过程中的"规则"来改变高铁驾驶员对驾驶高铁的习惯程度,从而使高铁驾驶员注意力集中情况和驾驶操作速度更好地保持在安全限度内。  相似文献   

13.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驾驶员信息的可靠性对交通安全起决定性的影响.大约90%以上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的信息处理故障或缺乏警觉等行为引起的。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驾驶员应密切注视周围环境的变化,当发现外界刺激信息——突变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驾驶操作,使车辆正常行驶,否则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从根本上来讲,交通事故往往发生在突变时刻。驾驶员正确地掌握突变信息的先兆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泉州高速交警支队在网上开创了一种驾驶人交通安全学习新模式——"文明交通网上学习"培训班,违法待处理的驾驶人在网上学习并通过在线考试获得一定学分后,便可依据"结业证书"申请免除部分违法扣分,为轻微违法的驾驶员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司法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环境中驾驶疲劳的生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预防由驾驶疲劳引起的交通事故,有必要研究在道路、交通和环境的综合影响下驾驶疲劳的生成机理。基于生理、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采用理论推理的方法对驾驶疲劳生成过程中驾驶员唤醒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驾驶疲劳的生成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工程实际。通过驾驶员唤醒水平的变化,指出驾驶疲劳的生成时刻,及其对驾驶时间的规定和道路、景观设计的影响。该模型以唤醒水平为核心,描述驾驶疲劳生成过程中驾驶员唤醒水平的变化规律,强调道路交通环境对驾驶员唤醒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合理评估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风险驾驶行为,辨别影响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风险的显著因素,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避免数据多重共线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首先基于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中记录的动态违规预警数据,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高风险驾驶行为隐性因子;其次结合驾驶员事故数据,筛选与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显著相关的高风险驾驶行为;最后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驾驶员卷入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风险。结果表明,驾驶员的风险驾驶行为可归类为碰撞倾向驾驶行为、鲁莽驾驶行为、驾驶分神和驾驶疲劳4种,驾驶员具有不同的驾驶风险倾向,同时碰撞倾向驾驶行为、驾驶分神行为和驾驶疲劳状态指标是影响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显著因素,可以建立事故预测模型。研究结果为评估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公交驾驶员的驾驶愤怒诱因,基于原始驾驶愤怒量表和客运驾驶员驾驶愤怒量表,经过访谈设计公交驾驶员驾驶愤怒量表,并在广东省内回收210份有效数据;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修订量表;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初步分析调查数据。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由23个题项组成,包括利己行为、缓慢驾驶、交通阻碍、违规驾驶和无礼行为等5个因子,其中利己行为平均得分最高;近2年发生过交通事故与因违章被处罚过的驾驶员缓慢驾驶得分显著较高;除缓慢驾驶外的所有因子得分与公交驾龄显著正相关;利己行为和无礼行为得分两者与每天平均工作时长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预防驾驶员注意瞬脱效应导致的交通事故,首先,开展模拟驾驶任务试验,并在此过程中加入刺激颜色、时间间隔等因素,分别检测驾驶员的注意瞬脱反应;然后,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不同条件下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指标(反应时和正确率)与事件相关电位(ERP)指标(P3波幅和潜伏期)的差异。结果表明:较红色警示牌和2、3 s的刺激时间间隔(SOA),在黄色警示牌和1 s的SOA条件下驾驶行为绩效显著降低(反应时延长,正确率降低),且P3潜伏期在顶叶区显著延长、波幅显著减小。注意瞬脱效应影响驾驶员对驾驶事件的脑内加工进程及投入的认知资源量,导致驾驶安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老龄化背景下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基于驾驶模拟试验数据,分析老年驾驶员的跟驰行为特征,并深入研究驾驶员跟驰行为的影响因素。选取车头间距、速度和反应时间作为驾驶员跟驰行为的表征指标,通过对比老年驾驶员与年轻驾驶员跟驰行为的差异,分析老年驾驶员的驾驶特征;进一步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研究跟驰行为与驾驶员年龄、驾驶负荷和驾驶偏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年轻驾驶员,老年驾驶员对前车紧急制动行为的反应时间较长,行驶速度的变化较大,且保持较大的车头间距。驾驶员的跟驰行为与年龄、驾驶负荷得分以及驾驶偏好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监测地铁自动驾驶系统驾驶模式下驾驶员驾驶疲劳状态,以S地铁公司的驾驶员为研究对象,开展驾驶员疲劳主、客观监测研究。主观监测应用《自觉症状调查表》调查并统计分析地铁驾驶员的驾驶主观疲劳感受;客观监测应用Eegosports 64通道无线脑电肌电系统测量地铁驾驶员在各班次、各时间段的脑电(EEG)信号,并结合Matlab工具箱中的EEGLAB分析各班次驾驶员EEG中δ波的频谱图。结果表明:驾驶员驾驶疲劳总体的平均得分为1.8分,即驾驶疲劳有些明显,且晚班和夜班驾驶疲劳比白班的大,从主客观2方面说明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