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火灾是威胁大众生命与财产安全的灾害,高职生是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人才资源。如何发挥英语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其火灾预防与自救能力,成为教师急需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预防火灾事故、拓展消防教育途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入手,阐述高职英语教学融入消防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高职生消防安全教育问题,并围绕引入消防新闻案例、联系常见火灾风险、邀请消防单位参与、增设消防知识考核等,探讨高职英语教学融入消防安全教育的策略,为各学科教师参与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国内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部门人员应采用对比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根据高职院校消防现状,了解在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掌握具体的影响因素,使教师可以提出有效的安全教育措施。同时该部分内容可以涉及到大学生的教育生活、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拓展教育途径,以满足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首先简要分析行为安全理论的主要内容,其次提出基于行为安全理论的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消防安全教育对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保障校园消防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有着重要意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消防安全教育中面临诸多困境,需要优化高职院校消防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和方法、优化消防安全教育组织管理、推动消防安全教育多方合作等,促进高职院校消防安全教育发展,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相似文献   

4.
"工学交替"是高职院校一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企业顶岗实践期间,学生暂时离开学校,如何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笔者有如下初浅看法。众所周知,好的规章制度能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在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工学交替"、顶岗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时代的一个重要标识,在此背景下,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始加大了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由于近些年来社会领域各类安全事故频发,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安全教育高度重视起来,“消防”话题的热度久居不下。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信息技术课程与消防教育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职信息技术教学融入消防教育的基本原则、可行策略以及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培养高职学生健康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和谐社会视野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与日俱增,消防安全教育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强高职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基于此,本文从新时期提升高职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出发,浅析高职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开展现状,并提出新时期高职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8.
安全教育是我们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每个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安全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安全意识教育,二是安全知识教育,三是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就是使人意识到安全,从而重视安全。安全知识教育就是让人掌握预防和避开危险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教育就是让人学会预防和避开危险的技能。这三个层次逐级递升,共同组成了安全教育的作用体系,缺一不可,而其中安全意识教育是基础,也是关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消防安全教育这一重要环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计算机教学与消防安全教育有机融合,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融入消防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具体的融合策略和方法,最后总结了实践效果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计算机教学与消防安全教育融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两种有效的民工安全教育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教育历来是建筑业安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针对农民工的特点,开发出便于民工理解,易于民工接受的安全教育方式和安全教育产品,是每个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北京建工集团五建公司自主开发的安全教育光盘和国家专利安全教育扑克,在民工安全教育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林宝果 《劳动保护》2001,(11):19-19
职工的安全档案管理是搞好企业安全教育的基础,是规范全员安全教育的一种好模式,也是落实全员培训、加强职工安全教育跟踪管理的一种形式。 下面将这一管理方法介绍给大家,希望能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一点帮助。 一、建立《职工安全教育卡》 职工的安全教育档案管理要求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统一规范,为每位在职员工建立《职工安全教育卡》。 二、分级管理 《职工安全教育卡》由职工所属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保存和管理。车间人员的《职工安全教育卡》由所属车间负责保存和管理;机关人员(包括干部和工人)的《职工安全教育卡》由企业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探讨新时期安全教育工作的切入点,提出运用安全文化的正确思想去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实现安全教育方法的四个转变的论点,以使安全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赵林 《安全》1994,(1):34-36
自工业革命以来,同安全管理的发展一样,作为集合中重要的一员——安全教育,也经历着由传统安全教育到现代安全教育的发展过程。几十年来的安全教育工作,促进了安全生产不断发展,也为四化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为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类历史已进入九十年代,现代安全教育已经全面展开,对现代安全教育怎样评价?又如何看待当前安全教育中面临的新任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在校园安全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本文梳理传统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及教育行政部门在传统校园安全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在此基础上基于协同治理体系构建地方校园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型,并基于教育行政部门在校园安全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校园安全治理水平提升建议和对策。研究表明:以教育行政部门为核心,从“体系—行为—状态”3个层次构建地区校园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型,能够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增进校园安全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15.
隋旭  方静  任嘉 《安全》2010,31(7):32-34
安全教育是人生的再教育,是价值观的再教育,将伴随着人的整个生命过程。这是一个“人生再教育”的课题,是要我们认真研究的。安全教育不单纯是讲授安全知识,应用安全知识于生产实践当中,才是安全教育的核心。安全教育追求的目标是“让安全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探讨新时期安全教育工作的切入点,提出运用安全文化的正确思想去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实现安全教育方法的四个转变的论点,以使安全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很多企业在开展安全教育时,简单套用学校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效果不佳,使安全教育成为制约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企业与学校教育的不同,并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实践经验,提出针对企业安全教育特殊性的实施方法。企、校教育比较众所周知,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在学校里,无论是教育者(教师)还是被教育者(学生),都是各自处于专门教育和专  相似文献   

18.
从安全科学的本质看安全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安全科学的本质分析入手,剖析安全专业教育的公共性、伦理性、综合性、复合性、实践性等本质属性,指出当前我国安全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公共性的缺失、忽视安全伦理教育、本质安全人的失落、实践能力的降低、通识教育的滑坡等等。并提出我国安全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公共性的复位;安全本质人的重塑;在课程开设中增加安全哲学、安全教育学、安全文化学等人学课程;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向工程实践的回归;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使其加大职业的适应度,走向通识教育的归位;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将增设工程伦理与安全伦理学课程,并在每门课程的实际教学层面融入伦理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从业人员既是安全生产的保护对象,又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决定因素。高安全素质和技能的从业人员,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进行的前提。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是具体落实从业人员教育和培训任务,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操作技能的重要保障。本文就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如何编制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如何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职化学实验教学目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行适当改革,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化学实验教学首先要明确其目的和地位,给其一个合理的定位,然后再在教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和尝试,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