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段晓红  牛天勇  李晓婉 《安全》2019,40(2):33-38,42
为了客观地查找并量化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脆弱点及管控要点,本文以系统脆弱性的3个特征要素,即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为二级指标,以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脆弱性的8项直接影响因素为三级指标,构建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提出基于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与Vague集理论的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该模型使用区间数描述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以模糊信息对系统脆弱性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山西吕梁某隧道施工项目,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对系统脆弱性、特征要素以及各关键指标的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预防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事故的发生,采用STAMP-ISM模型分析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风险-事故。首先,利用STAMP模型详细分析事故,得到控制结构的相关安全约束、不充分控制行为及产生原因,以及系统的安全动态变化;其次,采用ISM分析事故致因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划分层级;最后,基于STAMP和ISM分析结果提出系统改进方案。以我国一起匿名夹带事故为背景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ISM模型的加入可深入挖掘事故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为事故致因因素重要度划分层级,分析结果及建议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江新    孙正熙    徐平    刘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11):142-147
为有效评估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应急管理系统应急能力并发现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一种应急管理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首先,引入脆弱性理论,将应急管理系统的脆弱性分为暴露性、适应性和恢复性3部分;然后,根据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应急管理系统的特点构建了进攻性和防御性指标体系,并运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合灰色聚类分析得到各防御性指标和系统整体的脆弱性系数,从而判断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应急管理系统脆弱性等级;最后,运用该模型对国内某水电站工程应急管理系统进行评价,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得到该应急系统的脆弱性等级,结果表明该系统脆弱性等级处于中等状态,并发现其薄弱环节,为完善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探究地下洞室施工人员对施工风险的感知能力,基于系统理论,以地下洞室施工人员的风险感知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解释结构模型(ISM)、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系统动力学(SD)建立地下洞室施工人员风险感知系统脆弱性仿真模型,对其脆弱性变化趋势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工人自身因素和状态对风险感知系统脆弱性影响最大,在施工时应该时刻关注工人的身心状态,通过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监管力度等措施来促进工人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5.
研究如何对铁路黄土隧道塌方风险事故进行管理控制,先从地质因素、施工方法因素、监控量测因素和施工管理因素分析了黄土隧道塌方事故的成因。接着依据铁路行业隧道风险评估指南矿山法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列表,识别影响兰渝铁路某黄土隧道项目塌方的18项主要风险因素。然后运用系统工程解释结构模型方法(ISM)分析项目各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得出影响该隧道项目塌方的直接原因为施工扰动过大、支护不及时、拱脚悬空时间过长和信息反馈处理不及时。底层原因则为开挖方式、特殊地质条件。在上述基础上建立项目塌方事件模糊故障树模型,进行模糊定量分析,得到项目塌方事件发生的模糊概率和关键风险因素的模糊重要度。结果表明,实例黄土隧道项目塌方事故风险概率很大,地质因素、开挖方法等对塌方事故影响最大。解释结构模型方法能揭示各风险要素间的不确定性因果关系,有利于把握事故发生机理,模糊数能客观地描述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增强故障树诊断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我国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预防瓦斯事故发生,提出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和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阐述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的流程,说明辨识瓦斯隧道施工存在的危险因素的方法并通过改进型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MES)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分析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化管理的方法。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被应用于贵州某在建瓦斯隧道。结果表明,该在建瓦斯隧道不符合揭煤防突工作的施工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识别体系(So S)中的薄弱环节、评价威胁风险并提高体系安全性,根据安全系统工程和体系工程理论,提出体系安全性基本概念。基于复杂网络科学和传统安全分析技术,提出一种双层次分析框架,从脆弱性角度和威胁风险角度研究体系安全性。脆弱性分析可从拓扑结构和非拓扑因素2方面识别对体系安全较关键的脆弱点;威胁风险分析能得到脆弱点面临的任意威胁组合,并识别后果较严重的威胁风险。结果表明:体系安全性包括宏观的脆弱性应对能力,和微观的威胁风险控制能力。体系安全性分析需宏观和微观双层次相结合,全面考虑体系安全性诸因素。基于识别结果的威胁评价将提高安全分析的针对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运用ISM法建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三层四阶递阶结构模型,探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明确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和层级结构,并根据AHP法划分了影响等级。结果显示,个体因素为表层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为深层影响因素,其中国家治理监督因素权重最大。最后,从国家、企业、工人三个层次提出了治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如完善安全标准化、构建安全诚信体系和奖惩制度、完善平安卡制度和强制安全培训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辨识隧道盾构施工的关键风险因素,提出一种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分析方法。向4个城市隧道盾构施工项目发放共378份问卷,收集受访者对隧道安全风险总体分布的看法;基于EFA从36个风险因素中提取7个公共风险因素,并运用SEM检验隧道盾构施工安全性与7个公共风险因素间的关系;通过假设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对所建立的SEM模型进行验证;运用路径系数描述各个风险因素对安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盾构机(TBM)的进洞和出洞的风险对地铁施工安全的影响最大;用该方法可确定隧道盾构施工中主要的风险因素,为改善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王燕妮  李静  张振超 《安全》2024,(1):14-21
为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FTA)和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致因因素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建立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树并求出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其次,将基本事件进行归类和修正后得到ISM的致因因素;再次,利用ISM理论构建7个层级的表明致因因素间关系的解释结构模型(ISM)。结果表明:ISM层级间存在根本影响因素向间接影响因素递阶,进而向直接影响因素递阶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加强根本影响因素的管理提高间接影响因素的安全状态,从而降低直接影响因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跨江大桥建设安全管理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以系统管理的思路借鉴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综合考虑影响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各因素,建立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中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结果显示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控制与管理是影响安全管理状况的主要因素;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为良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证明其可行性。该安全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的运用,对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评价有借鉴意义,以期提高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输气管道隧道的脆弱性,结合工程和实践研究,建立管道本体致灾因子、隧道本体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和环境致灾因子4个方面共16个底层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加速遗传算法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GA-AHP)计算脆弱性级别权重和样本集权重。对于脆弱性级别权重边界突变的问题,用拟合曲线的方法来解决。运用组合权重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不同隶属原则分别对系统整体和各子系统的脆弱性进行对比评估。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输气管道隧道表现为中脆弱性,管道公司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治和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系统研究森林航空消防中突出而复杂的安全问题,提出1种运用危险性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复合性方法,进行森林航空消防风险分类辨识、指标体系构建与重要度评价,对给定任务场景下的拟定作战方案进行模糊综合评估,分析识别作战方案中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优化的策略和建议。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案例得到相应的评估建议:作战方案中需要改进优化的方面依次为飞机因素、飞行员因素、管理因素,其中飞机失速速度、零件耐温极限、生理状态、净空条件是要着重核查并优化的关键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森林航空消防安全评估和作战方案辅助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高校和科研部门中的实验室安全隐患多、运行管理复杂,故对应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和方法难以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解决影响因素多、评价指标复杂问题的常用方法。通过总结和研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对多个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通过专家打分得到综合评价矩阵,采用基于加权平均算子的模糊数学方法得到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的结果集。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评价,分析得出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的风险预控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FAHP的航空维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维修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如何进行航空维修安全风险管理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为此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基于"人-机-环-管-接口"的理论,研究了影响航空维修安全的各种影响因素.利用三角模糊数并通过专家判断来构建三角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按照层次结构模型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并把结果进行了分级和排序.结果表明,影响维修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企业的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和维修人员的惯性违章等航空维修应该重点改善这3个因素并兼顾其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有助于确定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上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为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投入高效性,有必要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投入结构进行优化.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65个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人员,筛选出主要安全投入要素.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安全投入结构优化模型.并且,根据调查...  相似文献   

17.
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期评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既是ISM规则的强制要求,更是航运企业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体系运行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不少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对体系的有效性评价大多采取定性的方法,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通过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内涵及其表现特征的分析,将体系运行有效的符合性、目标性、适宜性、充分性和文化性5个表现特征作为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得到24项二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实例验证,为航运企业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提供科学、客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盾构隧道施工邻近桥梁安全评价,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工程实践,从地质水文条件、盾构施工参数、隧道工程条件、桥梁自身条件和组织管理风险5方面构建涵盖16个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分级标准,提出1套基于集对分析理论(SPA)的安全评价方法;通过构建各指标等级间的联系度隶属函数,基于G1-CRITIC法确定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