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污水处理厂散发的含硫化合物和烃类化合物, 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控制与消除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分析恶臭组分及污染物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的来源.针对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城市污水厂恶臭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国外恶臭污染研究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对恶臭的分析测试以及嗅觉标准均已建立了,但最早可以追朔到三十年中期美国就已经提出了恶臭污染问题。而我国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对恶臭污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国的恶臭污染研究及如何进行恶臭污染防治,才能更好地适应于四化建设,更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笔者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争议。 1.首先要搞清我国的恶臭污染状况; 我国由于传统的耕作、积肥和施肥方式,造成农村及市郊的恶臭污染严重,特别是春,夏季污染尤为突出。近年来,由于农村的乡镇企业的迅速兴起,特别是小电镀、小造纸等都加剧了农村的恶臭污染。  相似文献   

3.
污水处理厂作为一项环保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尾水排放、废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环境问题.其中,较为显著的环境影响为废气污染,主要污染物质以NH3、H2S等恶臭气体为主.污水厂恶臭污染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水厂选址、居民健康及周边环境等.文章以天津市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为例,根据实际监测数据,给出生物滤池除臭、离子除...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恶臭污染影响日趋严重。目前,城市主要恶臭污染源包括城镇污水厂、生活垃圾填埋场以及化工、炼油等工业排放源,生活污染源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切实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政府及管理部门应加快建立完善的恶臭环境标准体系,从管理层面、技术改进及公众监督三个方面共同促进我国环境空气质量与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恶臭投诉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恶臭污染作为一种扰民污染近些年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恶臭污染的投诉时有发生。本文针对天津市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期间的恶臭投诉进行统计、分析,反映了天津市恶臭投诉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恶臭污染投诉主要集中在6月-10月,投诉的对象主要是化工、石化、喷漆涂料等工厂以及餐饮业、野外焚烧等,投诉的区域与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工业布局有关,针对以上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钟奇振 《环境》2003,(3):42-42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环保技术总体水平跟发达国家相比有20年左右的差距,只相当于国际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在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城市垃圾资源化、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和大型环境检测设备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还是一大片的空白,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大型厂90%是引进外国技术设备。专家指出,抓住机遇,争取技术跨越是改变我国环保科技落后现状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7.
国外的恶臭控制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渭恶臭,一般是多组分低浓度的混合气体。各成份之间有协同和拮抗作用。人们对恶臭的感知,随大气条件、各人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许多行业、场所都会产生恶臭污染,如化工、石油、禽畜养殖、印刷、垃圾站、污水处理场等。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恶臭控制标准系列,以有效地控制恶臭污染,已为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国外恶臭控制标准的类型、制定方法和原则。重点阐述了美国、日本的恶臭物质浓度控制标准、恶臭官能实验控制标准的制定方法和原则,可供各地制定恶臭控制标准时参考。 1 美国恶臭控制标准概况美国是最早致力于恶臭控制标准研究的国家。各州根据大气污染状况,已划分了许多大气污染防治地区,并分别制定了恶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严重污染事件后,强化了环境政策.在水污染控制法中从严制定了污水排放限制和水质标准,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成功地减少了污染.对"日本湖泊水质保全特别措施法"的现状、流域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湖泊底泥的疏浚以及采用生态工程方法减少支流负荷等流域综合管理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并给出了进一步改善湖泊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韩伟 《环境保护》2007,380(18):9-12
我国环保产业是伴随着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出于工业卫生的需要,我国在重工业城市开展了"三废"治理工作,机械、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开始应用除尘器、工业废水治理等环保技术设备,以满足各行业的治理需求.继197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后,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其后颁发了《关于我国环保工作的若干规定》,提出了企业污染治理、城市环境治理和"三同时"制度等一系列明确要求,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也孕育了我国的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壤污染治理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污染企业由城市内圈迁移到城市外围,大量受污染土地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直至今日,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严重。欧美等发达国家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启动土地污染相关立法工作,英国于1974年颁布了《污染控制法》,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荷兰1987年制定了《土壤保护法》等。2016年5月31日,继"大气十条"和"水十条"之后,中国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  相似文献   

11.
国外恶臭污染管理办法对我国管理体系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当前我国控制恶臭污染的主要手段,该标准的制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恶臭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但随着投诉情况的逐年增加,已无法满足当前复杂严重污染形势的需要.为了全面系统地控制恶臭污染、提高恶臭污染管理工作能力、改善整体恶臭污染形势,需要掌握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并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建立我国的恶臭污染管理体系.从法律法规、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3个方面,深入研究公害法、无组织源排放标准、有组织源排放标准和技术标准、安全防护距离、气味强度范围、气味指数、投诉标准和综合因素评价法等10种国外常用的恶臭污染管理方法,分析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和恶臭污染管理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对比分析结果指出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起步晚、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环境监管手段缺乏、恶臭污染防治系统缺失以及公共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将恶臭污染防治与管理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规体系;筛选、开发有效的检测技术,建立科学的标准化监测技术体系,提升监管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恶臭污染评价体系,形成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控制技术升级改造的良性循环;加强与受控方、高校等科研单位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制订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性;加大公共宣传和教育力度,推动恶臭污染知识普及和建立民众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厂恶臭处理工艺,利用组合填料在污水处理厂生物系统内定向培养除臭微生.物,除臭微生物分配至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水体中与恶臭物质发生系列反应消除恶臭,实现污水处理厂全过程除臭.针对该技术的开发背景、技术原理、除臭效果以及应用情况等展开介绍,最后分析展望了该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为有效处理这些城镇污水,各地纷纷加大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恶臭气体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却不容忽视。并且,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选择会对污水处理厂废水中含硫恶臭气体收集、分析、处理产生一定影响。文章以河南省郑州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建设后运营过程中8种含硫恶臭污染物监测结果、污染源强及位置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含硫恶臭污染物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松花湖水源地重金属非点源污染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吉林松花湖及其上游入湖河流水质、底泥、动植物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的调查和评价,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基本得到控制的汞污染现象又呈加重趋势.底泥中汞富集系数较20世纪80年代上升1(5倍;受污染水体中的两栖动物林蛙体内甲基汞呈富集状态,较未污染河流中林蛙体内高2(29倍.汞污染的来源是上游个体手工式小采矿点随意倾倒尾矿渣,随降雨径流进入河流所致.  相似文献   

15.
恶臭污染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影响了百姓正常生活,如何解决城市恶臭污染问题,是各地环保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海门市恶臭污染事件为例,分析了城市恶臭污染的来源,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恶臭物质的嗅阈值,建立了针对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包括基于阈稀释倍数的理论臭气浓度及其计算方法,指标恶臭物质的筛选方法,以及反映嗅觉感受的臭气指数及其计算方法等.并通过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恶臭物质监测结果,展示了该指标体系在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恶臭污染评估中的应用,为恶臭污染的预测,模拟与评估提供了定量化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次污染事故促进使淮河治污工作不断深化 我国以流域为单位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始于淮河.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淮河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并引发了大规模的水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18.
密闭化填埋作业条件下的场内恶臭污染分布情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填埋场恶臭逐渐成为影响城市生活的重要污染.对于场界范围内的恶臭发生源通常要依靠经验确定,难以对填埋场界范围内的恶臭污染强度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科学的描述.利用电子鼻与GPS定位仪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内的恶臭污染情况进行检测,通过GIS软件作图绘制恶臭污染等强度曲线,对场内强污染源释放点进行确定,发现覆盖膜破损及焚烧火炬尾气排放是造成场内恶臭污染的主要原因.对填埋气产量估算分析表明提高填埋气处理能力是控制恶臭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填埋场产生恶臭物质的种类与污染特点和当前恶臭污染治理的方法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填埋场恶臭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兰州某石化公司化工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项目为例,在确定恶臭气体的污染源源强的基础上,采用AERMOD模式预测污染物扩散情况。结果表明,添置除臭装置后,NH3的臭气浓度减少了90%,VOCs的臭气浓度减少了88%。同时,当恶臭污染物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浓度标准时,NH3的臭气强度为1.40级,VOCs的臭气强度为0.82级,人们仍能感觉到气味。因此石化企业在进行恶臭治理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和臭气强度,以期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