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震 《安防科技》2011,(5):62-64
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紧抓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或形成事故隐患的动态过程管理,包括生产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生产装置、设备、检维修过程的安全管理以及生产装置、设备设计过程的安全管理。只有这个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才能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
生产活动过程实际上是系统能量传递、转换与做功的过程,生产过程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是造成事故的最根本的致因,而事故隐患则是发生事故的激发条件。针对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预防事故的安全对策,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生产事故“免疫系统”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事故免疫系统是由生产工艺中的安全设备(器官)、安全组织等多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首先根据生产事故的特点,对其系统内部各个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离散状态和连续状态)进行相空间重构,以充分地揭示危险有害链和事故免疫链共存于生产过程中,形成两条交互作用的双链结构,即生产事故免疫系统.通过各个事故免疫因子的能级等级,揭示事故免疫系统的稳定状态,反映企业发生生产事故的倾向,同时明确了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持续改进的方向和预防控制事故发生的主要途径.再对生产事故免疫系统内部的各个免疫因子进行贡献度排序,揭示各个免疫因子对生产事故免疫系统的贡献度并制定具体措施,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机械制造业中事故原因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社会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形势非常严峻.在机械制造业中,如何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这对安全生产,维护安全稳定是至关重要的.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机械制造过程中,人-机器-环境这一封闭的系统,每一个环节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了预防事故的方法和原则,对实际的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并非只要具备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事故,这其间关键的因素是触发条件.事故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但牵涉到主体(人)、客体(物)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与他们本身的情绪,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生产过程中的瞬间变化因素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即事故触发条件.本文列举一起死亡事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孙广民  何琪  李津愚 《安全》2002,23(4):34-36
1安全生产检查 企业的任何生产过程都会伴随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危险因素).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就必须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危险因素),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制订安全保护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员的安全素质低造成的.安全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加强安全素质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人员本质安全化,达到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安全素质的问题和内容展开分析,初步探讨实现人员本质安全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安全生产是物质生产文明的标志,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任何生产活动都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有机结合的过程,人+物=生产力;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安全管理的基本职责就是消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做到0+0=0.  相似文献   

9.
班组是企业构成的最基本单元。班组员工比其他人更多地接触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是企业各类事故的主要发生群体。因而,开展“以人为本、规范作业行为”的班组安全管理是有效控制事故的关键。经对我公司93人次人身伤害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以下4类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1.未确认行走路线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8.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2.未确认上级的指令出现误操作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6.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或设备事故;3.未确认操作对象及环境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膨化硝铵炸药是一种工业硝铵炸药,从1994年诞生,经产业化开发,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但是,膨化硝铵炸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两年来,多家民爆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民爆生产企业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炸药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非常规气藏开发过程中,钻井作业是勘探开发过程中相对重要的工程,也是隐蔽性很强的地下工程.以钻井作业系统中的危险、危害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钻井工程事故的特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客观地对事故发生的因素和特点进行分析,建立页岩气钻井作业系统的安全评价模型,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旨在建立勘探过程中钻井安全综合评价指标,并确定生产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以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该评价方法是对陆上非常规气藏钻井安全评价向系统化、科学化发展的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施倚 《劳动保护》2021,(2):96-97
主持人,你好!化学品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化学品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受限空间是指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1.未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隔绝。  相似文献   

13.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因此,事故与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这里所述的事故是指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违背人们意愿且又失去控制的事件.具体到生产活动中,事故总是要构成人体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虽然人们并不希望发生任何事故,但是事故却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危险趋势不可遏制后而突然发生的。从事生产活动,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接触到多方面的危险因素.一旦对危险因素失去控制,必将导致事故。因此,本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揭示事故发生的规律。提出防范事故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抵御疾病(抗原)的原理,从事故致因、事故演化过程和事故发展规律出发,分析化工园区事故发生机理。结果表明,安全生产免疫系统的免疫力持续低于抗原系统的抗原强度是化工园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化工园区事故演化过程包括潜伏期、萌芽期、暴露期和恢复期,各个时期的形成是安全生产系统的免疫力和抗原系统的抗原强度之间的差异决定的;化工园区事故发生具有周期性,每个事故发展周期内都包含安全生产免疫系统→免疫力过低的免疫因子→事故触发免疫因子和安全生产抗原系统→抗原强度过大的抗原因子→事故触发抗原因子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安泉 《安全》2003,24(4):33-33
隐患,顾名思义就是藏匿的灾祸,也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常用语.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要搞好安全生产,首先要排除各种隐患.只有把各种隐患干净彻底地排除,才能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安全生产做到万无一失,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16.
应用安全心理学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而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受不安全心理的控制.为了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应用安全心理学分析了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心理因素,以及造成这些因素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促进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给出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蒋勇 《安全》2005,26(3):56-56,58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负有一定安全责任,拥有一定管理权限的企业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者.作为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随时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的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8.
安全工作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工作,应着力把握"五个抓": 一要抓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预防事故的思想基础.生产经营单位要抓好安全工作地位作用的教育,使广大从业人员充分认识事故发生的破坏性、突发性和做好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相似文献   

19.
“三标”管理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石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技术监督与安全环保局副局长张玉良各类工业生产事故都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在基层班组,发生在生产车间和施工作业现场。研究预防各类生产事故的对策,自然首先要研究分析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一起桥式起重机在维修过程中发生的人员坠落的安全生产事故,系统分析了事故的过程,总结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几点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和对策,为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