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紧密结合遥感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从资源损毁、矿山地质灾害遥感监测、矿山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估与预警等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方法,为矿山地质环境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的6大瓶颈,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认为,相关部门应树立矿山环境系统管理的理念,加强推进"绿色矿山"和"生态矿山"的建设,提高矿山环境违法成本。矿山企业应引进先进技术,环保达标。推行多部门联合监管,发展监管志愿者,使用卫星遥感手段进行连续短周期实时动态监测。保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资金到位。大力发展公众参与,破解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困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应地上地下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矿山星罗棋布,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也较多.通过开展黑龙江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等现状调查工作,摸清了全省矿山基本现状;基本上查明了现已存在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分布规律.根据这些调查成果,本文归纳了黑龙江省矿山存在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概述了矿业开发占用破坏土地现状;统计了矿山废水、废液排放的其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随着矿山的深入开采,其所带来的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环境破坏将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影响和危害。为了矿山的合理开发、利用,综合解决矿山地质环境及生态平衡问题,开展以植物为主体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对于改善和修复环境质量,实现环境友好,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长江下游铜陵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布特征,其中地面塌陷、含水层破坏和水土污染较为严重;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保护治理政策及成效,分析预测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矿山地质环境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迅猛。本文阐述了中国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现状,介绍和评论了中国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常用工作方法,分析了中国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未来中国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宜昌市露天矿山开采和修复现状,重点分析了湖北长江三峡地区露天矿山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矿山企业主体责任缺失,环境治理水平总体较低;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率低,生态修复效果欠佳;开采作业粗放,地质安全隐患突出;部门监管缺失,存在违法开采现象;制度、人才、资金等保障不足。在调研国内矿山生态修复政策规范及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包括压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修复、资源循环和地灾防治;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精准施策,提升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实行党政同责、一矿一策,加强矿山源头管控和日常监管;强化执法监管和绿色准入,加大教育帮扶力度,探索实行矿山行业“双碳”约束;强化要素保障,创新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国家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工作,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但目前资金缺口仍然很大。文章通过梳理中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激励机制建设创新做法,总结各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五结合"激励模式实践探索,并针对我们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引入市场机制出台土地使用权,及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鼓励政策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矿山实例为背景,介绍了淮南市小型煤矿山王煤矿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该矿山实际环境问题的特征,并制定了具体的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阐述了该矿山采取的针对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通过治理措施的实施消除了矿区内地质灾害隐患,恢复了治理区生态植被,改善了治理区环境现状;分析了治理恢复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今后小型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腾飞 《能源环境保护》2012,26(5):16-18,23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丰富且条件复杂,历年开采引发或加剧众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煤炭资源开发各环节活动及开采形式为基础.分析和探讨了煤矿建设和生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探讨了问题类型及特征,并给出了不同开采形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关系,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几点建议,对我国发展绿色、高效矿山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硝酸异辛酯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掺入杂质,由于其自身的热不稳定性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为研究杂质对硝酸异辛酯稳定性的影响,向硝酸异辛酯中加入一定量(少量)杂质,利用微量量热仪测量不同条件下硝酸异辛酯的热流曲线。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杂质加入前后,硝酸异辛酯的起始放热温度和最高放热温度均变化不大,其热稳定性并未出现降低的情况,少量杂质对硝酸异辛酯的热稳定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微/纳米塑料(Micro/nano-plastic, MPs/NPs)和红霉素(ERM)是水环境中检出浓度较高新污染物,二者共存产生复合生态毒理风险.以大型溞为模式生物,研究不同老化程度的纳米聚苯乙烯塑料(PS)和ERM单独与联合暴露对浮游动物生长、繁殖、游泳等生态行为及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PS和ERM能够显著影响大型溞生长、呼吸、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理行为,上调大型溞发育繁殖相关基因表达,下调抗氧化防御系统及解毒相关基因的表达.PS存在能够降低ERM对大型溞生殖、抗氧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毒性影响,增强大型溞生长发育毒性,且PS老化程度越高对ERM生物毒性的影响效果越显著.本研究为评估抗生素和纳米塑料共存污染对水生生物种群稳定和生态系统安全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通过煤灰渣对垃圾堆肥温度的影响实验,表明煤灰渣的含量对垃圾堆肥过程的温度有明显影响,建议垃圾堆肥原料中煤灰渣的参考量为40-60%。  相似文献   

14.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湖泊浮游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北方某地空难对某湖泊浮游动物的种类、群落结构、优势种和个体密度及其空间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浮游动物的水质生物学评价显示:①该湖泊有浮游动物24种,其中原生动物9种,优势种为累枝虫;轮虫7种,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枝角类4种,优势种为直额裸腹;桡足类4种,优势种为直刺北镖水蚤;浮游动物优势种多为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的指示种类和富营养化指示种类. ②浮游动物个体密度(4 770 L-1)较小且分布不均匀,空难事故发生地及其附近区域的种类数和个体密度均为最低值,桡足类在其中4个样点没有出现. ③浮游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略高于1,结合浮游动物个体密度、群落结构、优势门类和种类,可以认为该湖泊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这一结果与该湖泊水质理化评价结果(1.030 5)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16.
在正交试验确定的相对最佳操作条件的基础上,对MSBR除磷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选定的因素中,进水COD/P为主要影响因素,对系统除磷影响的主次顺序为COD/P> MLSS > R >COD/N;工艺要求COD/P>100,但是过高的COD/P也会导致PAOs(聚磷菌)与GAOs(聚糖菌)竞争对有机底物的竞争,致使TP去除率下降;随进水COD/N增加,出水TP浓度有缓慢下降的趋势,在COD/N>7时系统除磷效果较好;出水TP随R的增大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在R为0.5时系统除磷效果最好;进水COD浓度越高除磷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伏立康唑废水的来源及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伏立康唑废水处理工艺:焚烧处理方法、物化+生化处理方法以及多种方法的综合处理等。经过应用及其处理效果分析比较,确定了处理该废水的最佳方案,即采用“预处理(催化氧化、电解)+厌氧+好氧+过滤”的多种方法综合处理工艺,可使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敌敌畏在土壤中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了敌敌畏在2种土壤(东胜土壤和杭锦2#土)中的吸附特性,观察了土壤的性质如w(有机质),w(粘粒),CEC,pH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敌敌畏在2种土壤中的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可用线性等温式描述,分配常数Kd分别为0.119 0和0.369 3 mL/g;敌敌畏在杭锦2#土中的吸附量比较大,在东胜土壤中的吸附速率比较快.土壤性质与分配常数的相关分析发现:支配敌敌畏在土壤中吸附的主要因素是pH和离子强度,随着pH的增加和离子强度的降低,敌敌畏在2种土壤中的吸附量增大.   相似文献   

19.
薛攀  张刚  周童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0):113-116
对某染织厂原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废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前提下,提出了气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过滤改造工艺,增加一套气浮一体化处理设备,并将初沉池改为水解酸化池,平流沉淀池改成斜管沉淀池。改造后的废水处理系统对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2%、90.7%、87.5%,出水水质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兰洋  王凯  邓艳  雷藐  马骏  赵仕林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7):2549-2554
为获得通过电化学的氧还原反应(ORR)高效原位生成双氧水(H2O2)的新型碳材料,基于一类天然生物质-皮胶原纤维为基础材料制备出多孔碳纤维材料(PCFs-x).利用皮胶原纤维分子中的-COOH、-NH2等官能团与铁盐之间的较强的络合作用来吸附铁离子,碳化后经酸浸获得PCFs-x材料.XRD、SEM、BET等手段对不同浓度硝酸浸取后所获得的PCFs-x进行系统的结构表征,测试其电子转移数,考察了其氧还原反应活性及电化学还原氧气产H2O2的性能.结果表明,胶原纤维经过上述制备流程后可获得有序结构的PCFs-x,其中浓度为1mol/L时获得的材料具有最好的产H2O2效果和电流效率,氧还原反应2.5h后H2O2累积浓度达到148.81mg/L,电流效率72.33%.实验结果为基于胶原纤维制备新型高效的原位电化学产双氧水的碳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