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火箭弹、导弹等武器的电发火系统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中可能会受到意外的电磁辐照使其安全性受到威胁。通过对火箭弹电发火系统电磁危害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火箭弹电发火系统电磁危害防护的基本方法和提高火箭弹电发火系统抗电磁危害性能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东海、南海和印度洋亚丁湾海域的气候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弹药在舰艇上的存放/使用位置分析,得出了环境因素对不同位置舰艇携行弹药的影响程度。鉴于环境因素对弹药的环境影响效应是综合性的,以弹药防护包装、弹体、装药、引信等分系统为对象,分别开展了环境效应分析,综述了其在热带海洋环境下的环境效应。建议加强舰艇携行弹药局部环境监测、损伤效应与机理研究,并建立数据库,为我军舰艇携行弹药环境适应性设计与验证、环境控制措施和维护保养措施制定提供数据基础,支撑我国海军不断走向深蓝。  相似文献   

3.
开缝屏蔽体的屏蔽效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进行仿真建模,对混响室条件下小尺寸开缝屏蔽腔体内部的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屏蔽体的屏蔽能力与混响室内电磁场的频率、入射方向和极化方向的依赖关系,并利用屏蔽效能的统计定义,讨论了屏蔽效能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模型的某型末制导弹药贮存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型末制导弹药具有导弹与常规弹药的双重特性,贮存寿命预测更加复杂.应用薄弱环节法和灰色理论,建立了末制导弹药贮存寿命预测的GM(1,1)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简单、实用,预测结果准确,对于部队提高末制导弹药的维护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常规弹药的简易制导化是常规弹药改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可以在低成本下大大提高常规弹药的精度,弹道修正弹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弹体姿态实时测量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介绍了弹体姿态测量中基于地磁场的姿态测量方法,将其分为组合姿态测量和单矢量测量,并对测量方法做出了分析,阐述了应用地磁场的姿态测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传导理论对弹药保温过程中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传热学计算和测试手段确定有关参数。利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弹药实体模型,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对弹药内部温度传递变化规律进行仿真,得到弹药温度场分布与保温时间的关系及整弹保透所需时间。结果证明了现行军标规定保温时间确有很大压缩空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长期贮存老化对某弹药射程的影响,确定其有效增程射角范围。方法 对130 mm某弹药在不同贮存老化时间下的射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揭示其射程和有效增程射角范围随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结合射程与贮存老化时间和射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以剩余推力比为表征参数的射程变化模型。结果 在相同贮存老化时间下,随着射角的增大,该弹药的射程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相同射角下,射程随贮存老化时间呈线性下降趋势,有效增程射角范围逐渐减小。使用三次多项式拟合有效增程比与射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超过了0.997 0。该弹药射程变化模型的拟合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的相关系数大于0.998 5,表明其可以准确描述该弹药的射程变化规律。结论 贮存老化会显著影响某弹药的射程和有效增程射角范围,在实际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不能忽略其贮存老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针对弹药维修安全的特殊性,运用多级物元分析法,在综合考虑基础条件建设、业务管理水平、环境以及弹药本身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弹药维修安全评价方法,对弹药维修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在明确了主要包括制定指标体系、一级评价和二级评价的弹药维修安全评价的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以某工厂进行某典型弹药维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确定外界电磁能量究竟如何进入到引信电路内部,针对无线电引信的电磁能量耦合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通过对多种引信进行不同形式的连续波、强电磁脉冲电磁辐照效应试验,对比引信天线、孔缝、弹体、电源模块等部位的能量耦合可能性。分析连续波、强电磁脉冲电磁环境对无线电引信作用的耦合规律。结果确定了电磁信号类型和引信接地结构是影响电磁能量耦合通道的关键因素,揭示了前门耦合是连续波电磁辐射环境的最主要方式。结论弹体或引信前端与电路共地的金属部件是强电磁脉冲辐射环境的主要能量路径,从而为无线电引信抗电磁性能加固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复杂电磁环境下机载制导弹药的电磁兼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要描述了机载制导弹药在作战过程中面临的电磁环境,分析了复杂电磁作用下机载制导弹药所受的影响,并强调了提高机载制导弹药电磁兼容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机载制导弹药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从布线、屏蔽、滤波等方面提出了电磁兼容的设计思想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