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预防基坑坍塌事故发生、进行重大事故警示教育,以杭州地铁湘湖站北2基坑坍塌事故为素材,研究构建重大基坑坍塌事故虚拟仿真培训系统。对案例事故涉及的设计、施工、环境三大因素的技术问题进行总结,研究了事故链各致险因素及对推动事故发生所起作用,完成仿真系统平台设计和开发工作。系统应用多种制作技术创建工程场景模型,展示深基坑工程复杂的施工工序和空间关系,再现基坑坍塌事故发生发展过程和贴近实际的灾难场景。研究结果表明:仿真系统成果可丰富地下工程教学、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和安全监察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2.
从技术角度分析地铁坍塌事故发生的机理,以安全事故致因层次为基础,将管理因素分为4部分,即人员因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和设备因素;进一步分析地铁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构建地铁坍塌事故致因的鱼刺图;实证分析杭州地铁坍塌事故的致因,并构建杭州地铁坍塌事故致因的鱼刺图;在实证分析基础上,从地铁施工前与地铁施工时两时间段,针对人员因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和设备因素4方面管理因素,提出地铁坍塌事故的防范措施。以事故机理研究为基础,以管理因素研究为核心是研究地铁坍塌事故的必由之路,将对地铁工程的安全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建筑施工坍塌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基坑坍塌约占坍塌事故总数的50%。这类事故大多是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的。下面这起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就是基坑坍塌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事故致因"2-4模型"提出习惯性行为是引发事故的间接原因,为了提高基坑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防止基坑坍塌事故对工程施工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西安某地铁施工现场为调查对象,同时根据跨理论模型(TTM)的行为干预方法,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使用SPSS软件分析对调查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基于TTM...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建筑安全事故致因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探讨1种STAMP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深入剖析事故致因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属性特征。基于STAMP系统事故理论模型,从建筑工程安全控制结构入手逐层定性分析事故的致因因素;引入灰色DEMATEL与ISM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事故间的复杂逻辑关系进行层级划分;运用MICMAC分析计算各致因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度数值并判断其属性类别。结果表明:提出的定量分析方法运用到江西丰城冷却塔坍塌事故中的分析结果与事故调查报告相契合,能较全面地说明各层次结构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致因差异性,本文以2015-2020年发生的200起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为研究对象,将统计数据划分为12类,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致因指标体系,运用分析软件SPSS对统计得到的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揭示不同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致因潜在规律和分类特征.根据分析结果,通过...  相似文献   

7.
陈斌  李培煊 《安防科技》2011,(2):60-63,53
本文在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矿致因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JAVA语言的煤矿事故致因指标体系管理系统。应用该系统对铜川万兴煤矿的顶板事故预防工作,进行指标分析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准确识别石油化工事故致因因素,分析各因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助于遏制石油化工事故的发生。通过研究2017—2022年发生的41起石油化工事故,使用扎根理论总结出16个石油化工事故致因因素,使用ISM模型法和MICMAC分析法对导致石油化工事故发生的16个致因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石油化工事故致因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此模型将16个事故致因因素分为6个层级和4个象限,该模型揭示了化工事故的根本原因,提供了一种新型化工事故的致因分析方法,可适用于大多数化工生产事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孙世梅  马坤  傅贵 《安全》2019,40(9):64-68,6
为了进一步了解城市地下空间管道施工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笔者运用行为安全"2-4"模型事故致因分析方法分析了27起典型的管道施工坍塌事故,分析得出17类共109个不安全动作和6类共34个不安全物态,不安全动作中发生率较高的是不按要求对基坑放坡和加固、未对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或者培训不到位以及施工前未进行风险识别或者识别不到位,并对这3方面不安全动作进行进一步分析;不安全物态中发生率较高的是未加支撑的基坑侧壁、存在淤泥和松软土质结构的开挖层。得出安全知识不足7类共58项,安全意识的淡薄,对于生产主管主要体现在雇佣临时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则体现在不注意环境周围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出安全管理体系的欠缺9类共88项,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缺乏或制度不合格导致安全管理体系欠缺占比最大,因无安全技术交底或技术交底不到位导致安全管理体系的欠缺居于第二位,施工前未进行风险识别或者识别不到位在27起事故中也出现12次,也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舆情2013年至今,全网有关坍塌安全事故有效信息共计72万余篇(含转载)。通过对本时段所有坍塌安全事故数据整理,舆情热度排名前3位的事故分别为:2016年11月24日江西省丰城市发电厂三期在建项目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致74死事故,4月13日广东省东莞市龙门架工地建筑坍塌致18死33伤事故,以及2014年12月29日北京市清华附中在建体育馆坍塌致10死4伤事故;事故主要受高死亡、弱势群体、人为因素等影响,导致舆论关注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高校实验室爆炸事故致因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为高校实验室精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一种基于24Model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剖析高校实验室爆炸事故致因因子间的逻辑关系和属性特征。本研究首先基于24Model的原因模块辨识实验室爆炸事故致因;然后利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各致因的权重,结合DEMATEL-ISM方法对实验室爆炸事故的复杂逻辑关系进行层级划分;最后运用MICMAC方法识别实验室爆炸事故致因的属性特征。通过将上述方法运用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分析,结果表明:在教育行政部门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缺陷等外部独立致因的负面影响下,安全投入认识等组织自发致因受到负作用,进而促使违规进行操作等个体依赖致因涌现,最终导致实验室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坍塌事故已成为建筑施工中又一重大伤害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工程施工中因坍塌事故而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屡有发生。文章根据工程事故实例,对坍塌事故进行了分类剖析,探讨导致各类坍塌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预防和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研究其事故致因。首先,以系统思维和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建立一个结构化的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系统模型,包含6个子系统、16个因素和39个子因素;然后,查阅2005—2017年间我国发生的812起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统计报告中39个子因素出现的频率,依据频率大小将事故致因划分为关键、重要、次要和一般等4个级别;最后,以2016年江西丰城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作业人员违规作业、安全检查不充分和管理人员履职不充分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3个关键致因,应高度重视并重点管控。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防范有害气体中毒事件的发生,首先,基于瑞士奶酪模型(Reason模型),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有害气体中毒事故致因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事故致因因素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并对其重要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现场作业违章指挥(0.288)、习惯性行为(0.152)、人员培训不到位(0.130)及规章制度不落实或缺失(0.118)等致因指标对事故的影响较大。针对影响较大的致因指标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我国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燃气管道事故的发生,通过网络搜索、文献查阅等途径,对2010—2022年国内80起附有详细调查报告的燃气管道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从事故的时间特性、类型和等级、事故致因3个方面,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不同等级事故致因之间的关联性,并基于“5W”分析法提取风险因素,结合结构解释模型,构建了燃气管道安全事故致因演化路径,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汽车加油站危险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汽车加油站燃爆事故的若干重要原因,通过事故树分析(FTA),揭示了各种事故致因的逻辑关系,提出了相应的事故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现有事故致因理论在揭示安全规制、文化与观念等隐性因素方面的不足,以引入多维度基本风险因素(BRF)概念的三脚架事故致因模型(Tripod-DELTA)为研究对象,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对天津"8·12"危化品爆炸事故致因进行证据分析与结构化建模。分析发现,天津危化品爆炸事故致因因素由直接层、中间层与间接层3个方面构成,政府监管不力是事故发生的最底部间接层因素。为此,改进了传统三脚架事故致因模型的风险节点以及控制环路。改进后的三脚架模型能描述BRF与危险源的内部构成,设计出管理型、实体型和组织型3种差异型安全栅,明确了安全栅的脆弱性是导致安全管理体系失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和控制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深基坑坍塌事故,以重庆市某地铁站深基坑开挖为例,进行了深基坑开挖风险评估。建立了深基坑坍塌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树模型,再通过事故树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转化为层次分析法中的判别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及排序,对深基坑坍塌事故的致灾因素进行了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施工地质条件复杂、设计方案不合理、勘察资料有误等事件为主要致灾因素。在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动态监测及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勘察设计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改进后的模型可为企业施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致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出事故致因重要性的多证据融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收集306例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致因分析,归纳提炼人、物、管理、环境4类风险因素下的23项事故致因指标,构建安全事故致因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模糊集评价方法,分别确定风险因素和致因指标权重,进而建立基于专家群决策和D-S证据融合理论的多证据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违章作业、处于不安全位置、冒险心理、无防护措施、使用不安全措施等事故致因所占权重较大;在采取安全防控措施时,应重点考虑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基于人、机、环境、管理、信息5个方面的事故致因因素,考虑事故因素之间的交互与耦合作用,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的影响指标体系,提取了18个影响因素;采用实验室决策分析法找出了关键事故致因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划分事故因素间的层次结构,构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火灾事故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是近邻致因、过度致因和本质致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较低层级的影响因素是避免系统全面崩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