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采用好氧与电絮凝联合工艺处理糖蜜酒精厌氧出水,考察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首先,采用SBR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易降解污染物.结果表明:采用SBR法处理稀释10倍的糖蜜酒精厌氧出水,适宜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COD去除率为42%,脱色效果不明显,BOD5/COD由0.54下降到0.09,好氧出水难以生化降解.进一步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好氧出水,并考察了极板间距、初始pH值、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及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板间距为3 cm、废水pH=7.83(无须调节,最佳pH=6~8)、电流密度为10 mA/cm2、电解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进行电絮凝处理,与稀释10倍的糖蜜酒精厌氧出水相比,COD总去除率可达86%,脱色率达95%.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考察了电极种类、溶液初始p H值、电流强度、电絮凝时间等因素对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铁、铝分别作为电极,铝电极对重金属的的处理效果优于铁电极的处理效果;初始p H值在6~9时,重金属离子去除率最高,当p H值低于6或高于9时,去除率下降;随电流强度和电絮凝时间增加,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增加;在初始p H=6、电流强度为30 A、电絮凝时间为2 min的条件下,电镀废水中Cu2+和Ni2+的去除率分别为98.98%和95.29%,出水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均满足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以金属铝作为电极,电絮凝时间为2 min时,吨水处理电耗为6 k W·h/m~3。  相似文献   

3.
针对普通电凝聚技术处理染料废水过程中采用单向电流易造成阳极损耗增加处理成本的缺点,对传统的电凝聚法进行改进,采用换向电源、铝铁分别作为两极的新型电化学反应器,以色度和CODCr去除率作为指标,利用电凝聚技术处理活性黑KN-B染料模拟废水.通过周期性改变电解电流方向,实现金属铝和铁电极均可溶解,同时产生具有絮凝作用的金属离子,并减缓金属阳极的损耗速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活性黑KN-B模拟染料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最佳处理条件为: 电解时间30 min,电解电压10 V,电源换向周期10 s,染料质量浓度100~300 mg/L,电解质(Na2SO4)浓度0.01 mol/L,搅拌速度1 000 r/min,极板间距1.0 cm,pH=5~9.在此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可达99%以上,CODCr去除率可达50.0%以上.电解时间、电解电压、换向周期、染料质量浓度、电解质(Na2SO4)浓度、搅拌速度、极板间距、pH值等因素对色度和CODCr去除率均有一定程度影响.色度主要是由于活性黑KN-B染料发生化学反应,染料分子中的发色基团-N=N-键被打开,生成苯环衍生物而得到去除;CODCr的去除则主要是絮凝和气浮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扫面电镜测试(SEM)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缓阳极损耗过程.  相似文献   

4.
电凝聚-气浮法对印染废水脱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凝聚-气浮法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主要考察了废水的pH值、电流强度、电凝聚时间等因素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pH=6-7、电流强度I=1.5 A、电凝聚时间t=20 min时,废水的色度去除率可达90%以上.该方法具有较宽的操作范围,电流强度在1.0-2.5 A范围内,废水色度去除率相差不大;进水pH在5-8范围内,废水色度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法降解苯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自制电化学反应器对废水中苯酚的电催化氧化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了电解槽结构、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极间距离、废水pH值、废水电导率等对苯酚电解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处理条件。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电解时间为80 min,电极间距离为2 cm,废水pH值在7-8之间,废水电导率为1 100μS/cm的处理条件下,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利用TOC测定仪、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仪器分析的方法对苯酚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邻苯二甲酸氢钾(KHP)溶液的电解实验研究了德国引进的金属铌掺硼金刚石膜电极(Nb/BDD)的电化学性质,并利用该电极处理装置处理了东莞某造纸厂造纸废水。考察了电解时间、电流强度及废水的pH值、电解质的浓度、电导率等参数对电化学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b/BDD具有优异的污水降解性能,在pH值为3.0,电流密度为37.23 mA/cm2,电压6.9 V,NaCl充当电解质质量浓度0.4 g/L的条件下,电解200 min,装置对再生纸造纸废水的COD的去除率接近70%,BOD/COD为0.4,比能耗为27.6(kW.h/kg)。  相似文献   

7.
对铁阳极电凝聚处理活性黑KN-B染料废水过程中影响电能消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染料废水初始pH、染料废水温度、染料废水初始浓度和电解质浓度对能耗均有明显影响,并得到能耗与电流密度、染料废水初始浓度、氯化钠电解质浓度之间指数的曲线方程.脱色效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电流效率受电解质浓度以及染料废水初始的pH影响较大;对于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活性黑KN-B染料废水,在电流强度为20.83 A/m2,电解温度为25℃,硫酸钠浓度为0.01 mol/L,pH为7.13的条件下,染料废水脱色率达93%,染料脱色电能消耗为4.14(kW-h)/kg,电流效率为105.29%.  相似文献   

8.
循环微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循环微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测量水样的COD值、pH值、色度等指标.结果表明,色度去除率可高达95%,且脱色迅速;COD值的去除率约为60%.使用循环微电解法可以对染料废水进行预处理,很大程度上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染料废水的进一步生化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絮凝技术处理洗车废水,以保证处理后出水能够循环利用。考察电流密度、初始pH值、NaCl浓度及电解时间等操作因素对COD与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出水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另外,去除COD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去除单位浓度COD产生4.02×10-3kg湿污泥、3.10×10-4kg干污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试验,比较置换、中和-置换及化学沉淀-电絮凝处理方法对废蚀刻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化学沉淀-电絮凝工艺的处理效果最好,其适宜工艺条件为废蚀刻液pH=6 0~7 5、电絮凝电流密度50 mA/cm2和电絮凝作用15 min,此时COD和Cu2+的去除率分别达98 7%和99 98%.研究表明,经过化学沉淀-电絮凝工艺处理的酸性蚀刻废液可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化学沉淀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经处理后可得到硫酸铜产品.  相似文献   

11.
电絮凝法去除饮用水中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双铝电絮凝法去除饮用水中的氟.研究了电极间距、原水pH值、原水氟浓度、电流密度对除氟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去除地下水中的氟不需添加可溶性盐和改变pH值,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阳极面积与反应器容积比为52.5 m2/m3,电极间距1.0 cm,电流密度30 A/m2,反应10 min后,出水中F-浓度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Fenton反应对活性皂青印染废水进行降解试验,考察了Fenton试剂摩尔比、硫酸亚铁和双氧水的投加量、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优化了Fenton反应降解活性皂青印染废水的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FeSO4/H2O2摩尔比为2∶3,废水pH值为5.0,反应温度为40℃的条件下,Fenton反应对活性皂青印染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达到99.9%,COD去除率达到89.4%。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化学法处理油田开发三次采油过程中产生的聚驱采油废水,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电流强度对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3.25时,COD和HPAM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83.03%和98.66%;电流强度为0.8A时,COD及HPAM去除率最高,为85.24%和99.63%;pH=3.25、电流强度为0.8A时,COD及HPAM去除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反应30 min后去除率基本不变.研究了处理过程中电流效率的变化,发现反应前10 min内电流效率最高,达23.63%;并通过投加与电化学溶出的新生态铁等量的铁盐絮凝剂(FeSO4)分析了电化学中电絮凝作用的贡献,酸性条件下电化学过程对COD去除率为83.79%,同等条件下,FeSO4混凝的COD去除率为70.31%,电化学作用过程中氧化、气浮及电场作用对COD的去除率贡献最高为13.48%,因此,电化学法处理聚驱采油废水的主要作用机理为电絮凝作用.研究表明,电化学法能有效降解聚驱采油废水.  相似文献   

14.
用聚硅酸铝铁/羧基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对硫化黑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影响絮凝剂处理硫化黑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较佳的条件为转速50 r/min、聚硅酸铝铁和羧基壳聚糖的质量配比为3、废水pH值为9.0、絮凝剂用量为60 mg/L。在该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硫化黑染料废水的COD、色度、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2.1%,88.6%,96.3%。  相似文献   

15.
铁炭微电解+A/O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 A/O工艺对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对影响铁炭微电解处理效率的各种因素及R/O工艺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染料废水的最佳初始pH值为3,最佳混凝pH值为7.5,最佳铁炭比为1:1.1.适宜的反应时间为30 min,BOD5/COD由0.19提高到0.37;生物反应池内pH值为6.5-7,水温35-40℃,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8 h,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20 h.整套工艺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95%,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8978-1996)一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脱硫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采用磁絮凝技术对实际脱硫废水进行试验研究,以COD、浊度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磁粉投加量、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pH值、温度、药剂投加方式等因素对磁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C投加量为180 mg/L,磁粉投加量为400 mg/L,pH值为8,温度为30℃,投加方式为先加磁粉再加絮凝剂时处理效果最好,COD去除率达到65.62%,浊度去除率可达到69.96%,均明显优于现实际运行工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高效、低选择性的特点,系统地探讨了ZnO与TiO2等光催化剂种类以及用量、光照时间、废水的初始浓度、pH值、混合条件等因素对预处理头孢类制药废水的光催化氧化特性的影响.在光催化氧化过程中,头孢类制药废水的COD去除率受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废水初始浓度和pH值影响较大,反应器内的混合条件显著影响头孢类制药废水的光催化氧化效率.混合使用ZnO与TiO2光催化剂对COD的去除率优于单独使用ZnO或TiO2光催化剂时的效果.稀释头孢半合成生产废水可以显著提高处理效果,最高COD去除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18.
Fenton强化微电解工艺处理靛蓝牛仔布印染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作用下靛蓝牛仔布印染废水的脱色和COD去除行为,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微电解-Fenton反应的最佳操作条件,分析了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铁炭质量比为2∶1,pH值为3的条件下反应90 min,铁炭微电解出水COD的去除率在49.20%,色度去除率达到80%,BOD5/COD值由0.248上升至0.436,可生化性提高;微电解出水在pH值为5,H2O2投加量为0.3%条件下反应60 min后,COD去除率可达84.1%,色度去除率达90%,BOD5/COD值上升至0.525;铁炭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COD的总去除率为87.26%。  相似文献   

19.
混凝法处理鱼粉加工废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粉加工废水COD高,生物碎体多,为降低后续生物处理负荷,研究拟采用混凝法对鱼粉加工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混凝剂种类、pH值、速度梯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絮凝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聚丙烯酰胺,COD去除率为46.5%,SS去除率为92.4%;聚合硫酸铁混凝预处理鱼粉加工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投药量为600 mg/L;pH值为7;快搅梯度为200 r/min、120 s,GT值为26 832;慢搅梯度为80 r/min、8 min最佳总GT值为38 832.  相似文献   

20.
微电解法对高浓度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难生化降解的甲基橙为实验染料,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高浓度染料废水脱色进行模拟实验.主要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和pH值对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和铁碳床的再生条件.室温(20℃)条件下,最佳实验条件为:HRT=30 min,pH=5-6,铁碳床运行周期为20 h.废水温度提高有利于提高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00mg/L的甲基橙实验水样,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经过微电解法处理,色度去除率可达85%以上,CODCr去除率达到30%左右.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混合染料废水,色度去除率降低到64.7%.铁碳床运行失效后,用6%~8%的稀硫酸循环再生1 h,可继续使用,运行效果良好,但运行周期有所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