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即改正"不等于立即就能整改完毕。"立即改正"是指马上就开始整改违法行为,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完毕。这种整改并不是消极的,直至整改期末才能完成的整改,而是在作出处罚之时就进入了限期整改阶段,这里面是有一定的过程的。  相似文献   

2.
执法人员发现隐患责令"采取现场措施"避免了因没有立即暂停作业而造成危害后果的可能,然后再限期整改,如果没有在合理的期限内整改到位,再进行处罚。这样做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又体现了法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近日,梧州市聘请自治区级安全专家组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检查组重点检查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发现问题隐患217项,已完成整改91项,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隐患,梧州市应急管理局已移交相关部门督促限期整改到位,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检查组还对梧州市重点监管的4家生产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103项,梧州市安委办印发2期《关于烟花爆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发现问题隐患的通报》,督促属地安委办严格落实整改责任,认真抓好问题隐患整改工作。  相似文献   

4.
案例:2006年4月29日“某市江北船舶快速修造厂”发生爆炸事故,事故调查中发现该企业存在6个方面的安全生产问题,即责令限期停产整顿,并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2006年5月10日,根据该企业的要求,由分管局长和分管业务科长及科员共计三人,在镇安全助理陪同下对该企业整改情况进行验收。经验收,该局发出“安监复字(06)9号整改情况复查意见书”,同意该企业边整改边生产,并提出五条具体整改意见。2006年10月25日,该企业因操作工无操作证焊接,导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两死一伤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期全国各地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的态势,8月28日,福建煤监局陈炎生局长立即组织研究部署4项紧急措施,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遏制煤矿事故发生,确保全年事故控制指标顺利完成,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煤矿安全环境。一是在持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力度不减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部署开展"百日煤矿安全隐患治理专项行动",做到生产和建设矿井100%排查一遍,重大隐患100%挂牌督办,一般隐患100%登记建档限期整改。省、市、县三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开展大执法行动,重点督查没有发现重大隐患或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矿井,一旦发现存在非法违规行为,一律立案查处。  相似文献   

6.
《中国劳动科学》2009,(10):55-56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给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7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劳动行政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相似文献   

7.
自安全生产大检查及重点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我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工作原则,以及"大检查、大整改、大宣传、大提高"阶段工作安排,累计派出检查组2627个,抽调1.07万人次参加检查工作.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204家,检查场所15376个,责令改正、限期整改15532起,责令停产、停业9家,关闭非法违法企业2家,对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4个在建工程项目实行挂牌督办,检查整改成效在全省各行业领域中凸显.  相似文献   

8.
点将台     
<正>本期点题来自建筑行业安全员葛云志在工作中,我发现安全隐患后,会开据整改通知单并限期整改,但常会出现整改不到位或不整改的现象。当我把问题反映给项目经理时,他却拒绝签字,只是说"我催一下"。请问专家该如何解决?葛云志,你好!首先,出现这类问题,还是要从自己身上先找原因。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你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寻求项目经理的支持是对的,但这种支持应仅限于决策性问题,现场的安全问题还是要靠自己解决。如果劳务班组一直对隐患  相似文献   

9.
柳州市当前的主要工作:一是认真查找事故隐患,及时整改,防范于未然.培训班结束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本区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一次认真排查,对隐患进行分类,需立即整改的,一定要限期整改,并认真督促检查.  相似文献   

10.
正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省共排查隐患1008206项,已完成整改997734项,整改率98.9%,其余的10472项正在整改,其中重大隐患575项,已完成整改565项,整改率98.2%,责令限期整改单位130143家、停产停业整改2181家、取缔关闭830家。全面排查全省897万栋房屋,重点排查涉疫场所、生产经营出租等六大类风险隐患房屋249万栋,共处置重大安全隐患房屋6.4万栋。  相似文献   

11.
近日,延平区塔前镇通过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勤于监督管理,建立一支安全员队伍等多种方式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收到明显效果。截止目前,该镇查出安全事故隐患21处,当场整改19处,责令停厂关闭矿山企业4家,停厂整改矿山企业3家,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  相似文献   

12.
《安全与健康》2005,(6S):18-18
一、加大自查力度,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要求各校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检查,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督促校责任人限期整改,确保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从3月1日省政府安委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以来,各地各有关单位层层组织,加强督促,在第二阶段(6月1日至7月31日)形成有步骤、有节奏梯次加强的"攻势",巩固成果,提升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全省共组织60654个检查组,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场所)305709家次,排查隐患225780项,整改222741项、整改率91.8%。限期整改48702家、责令停  相似文献   

14.
<正>"原料泵房火灾报警器失效,已修复;罐区旁消防水炮拉杆动作不灵敏,已更换……"截至4月21日,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树脂厂已对春季防火专项检查中发现的36项不合格问题进行了限期整改,及时消除了火灾隐患。春季是火灾事故的多发期。该厂深刻吸取国内外大型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以来,为推动地方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三明市建立市县党政领导挂钩消除安全生产红色隐患工作机制。由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挂钩安全生产红色隐患,帮助协调解决隐患整改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督促隐患限期整改,引领各级干部冲锋在  相似文献   

16.
安全动态     
金城江公路管理局"四化"扎实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署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城乡新风新貌工程的开展,切实改变辖区道路的路容路貌,实现"畅、洁、绿、美、安",金城江公路管理局以"四化"工作措施推进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工作责任制度化。依据辖区实际情况,制定专项行动方案,限期整改制度及跟踪复查制度,加强监控,及时开展"回头看"活动,确保不反弹。二是工作方法常态化。及时将行动中的有效措施、得力方法、经验成效等认真总结,建立长效机制建设。三是整改治理规范化。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完善治理手  相似文献   

17.
实干兴安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安全生产工作实干的一年. 2012年,全国各类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大部分行业领域和因非法违法行为导致的较大以上事故同比下降,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由升转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源自实干. 2012年4月中旬至2012年9月底,全国集中开展了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2012年10月,国务院安委会为进一步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又集中开展了"回头看"活动.为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目标清晰,专项行动归纳了13种带有共性的非法违法行为,同时分出行业领域,提出其中比较典型、比较突出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在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打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达到了1800多万起,责令整改、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300万起,责令停止生产、停止建设、停止经营的单位达到了7.8万家,依法关闭取缔了3.2万家非法企业,使由于"非法违法"导致的较大事故比重由2012年初的71.6%降到了42.1%,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18.
数字播报     
《现代职业安全》2012,(7):14-14
<正>6万余起6月25日,天津市安全生产监管局总结"打非治违"第一阶段成果,部署第二阶段重点工作。4月中旬以来,全市精心组织落实,加强督查推动。各区县、部门、单位明确了"打非治违"工作重点,在各区县和各行业领域开展了专项行动。截至6月20日,全市共检查企业10万7373家,发出安全警告7513次,责令改正、限期整改、  相似文献   

19.
"事故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偶尔违法也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即使违法,也不能立即处罚,还有一次改正的机会。"这是一些安监人员在企业检查时听到的声音。"一次改正的机会"即《安全生产法》中诸如"……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的规定。为此,上海市总工会在2011年上海"两会"上递交1份提案,建议取消《安全生产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规中"先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再作行政处罚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给企业保留弥补的机会,但是否也为事故的发生留下了更多可能?如果检查时发现隐患就立即处罚,是不是又过于严厉?本刊围绕此话题邀请专家和安全监管人员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翔安区应急管理局坚持预防为先,严管重罚,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今年截至4月底,共出动执法人员354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和场所177家次,聘请专家服务企业33家次,排查发现隐患248项,已整改151项,限期整改97家次,对9家企业给予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