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安全生产工作中,一旦出了问题,相关责任人就会感到非常后悔,后悔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后悔没有很好地学习安全业务知识,后悔没有对隐患迅速排查和彻底整改等等。可是,后悔再深、再烈、再触及灵魂、再悲天悯人,也无济于事,该发生的事故已经发生,该造成的损失已经造成,该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产生,此时的后悔,则是"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2.
易安民声     
《劳动保护》2014,(6):58-58
<正>"安全生产重在监管,监和管必须要分开。"——易安网友发贴称,安全生产重在监管,"监"是政府职能部门定期深入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查出安全隐患并督促整改,以整改效果体现"监"的责任到位。"管"是企业的责任,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具有决策、指挥权和投资权;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盯住现场,进行管理。不能把管理责任当作监管责任,否则企业没有抓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正>前不久,某单位对一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所通报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访检查,发现有的基层单位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进行及时整改。而进一步了解这些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整改的原因时发现,机关职能部门与基层生产单位存在"踢皮球"现象。比如:某运行设备存在底座基础开裂松动现象,职能部门说已经给基层生产单位下达了整改通知,要求他们更换设备基础;而基层生产单位说这样的问题应该由机关职能部门解决,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解决此类问题的技术手段、物质条件和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4.
据《工人日报》报道,贵州省副省长孙国强在日前举行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要求,对没有排除安全隐患的单位必须停止生产,并且一律不准安全监督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下发第二次整改通知书,安全整改没有"第二次".  相似文献   

5.
"立即改正"不等于立即就能整改完毕。"立即改正"是指马上就开始整改违法行为,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完毕。这种整改并不是消极的,直至整改期末才能完成的整改,而是在作出处罚之时就进入了限期整改阶段,这里面是有一定的过程的。  相似文献   

6.
消极等待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后,按照"限期整改"规定的时间和要求不紧不慢地开始整改是危害重重的。万一在整改"限期"内,尚未整改达标之前发生事故,"限期整改"将失去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安全检查中,检查人员发现一处严重的事故隐患,随队陪同检查的基层单位负责人表态说“过两天就整改”,但是检查人员不同意,要求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而且坚持要等隐患整改好了再去其他地方检查。笔者以为,这种发现事故隐患要求立即进行整改的做法,值得大力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群死群伤恶性事故的发生,2002年我局确定了33处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的重点整改路段,并将这些路段的情况及整改建议专题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33处事故"黑点"进行整改,现已整改29处,整改率为87.88%,其中12处采取了工程整改.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省开展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大整改工作中,磐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在安全生产上没有软环境"。当谈到这个问题时,市委书记宫成全深有体会地说:"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一味强调所谓的软环境而忽视安全,那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错误理解。"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和理念,磐石市以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为首要任务,从源头上查找整改隐患,以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截止6月6日,厦门市已有27408家企业完成了参评。其中,申报二级的约有17706家,三级的有9702家;企业对照评级标准排查出应整改项89606条,已整改87814条,整改率达到98%。"6月8日,"海西安全发展行"新闻采访团  相似文献   

11.
《工人日报》报道,贵州省副省长孙国强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要求.对没有排除安全隐患的单位必须停止生产,并且一律不准安全监督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下发第二次整改通知书,安全整改没有“第二次”。有的单位.收到安全整改通知书一大把,就是不落实整改.今后,谁下发第二次整改通知书,将追究谁的安全监察责任。  相似文献   

12.
政府讯息     
<正>国务院安委办通报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本刊讯4月28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的通报》(安委办函〔2016〕14号),指出目前,100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中已有78家全部完成整改,503项火灾隐患已有424项完成整改。《通报》同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一是要加快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二是要对已经完成整改的单位开展一次"回头看"活动,固化整改成果。督促未完成整改的单位尽快完成整改。三是要督促单位落实消防安全户  相似文献   

13.
安全检查是手段,将查出的隐患彻底整改才是目的。现场第一负责人应根据检查报告组织召开现场会议,将整改工作逐一落实到各班组负责人。各班组负责人再将整改工作逐一分配到个人,明确整改计划及完成时间,并在每天的例会中向现场第一负责人反馈当日整改完成情况,做到跟踪落实。图为某企业设备检修现场。(图片由河北兴泰发电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4.
<正>自全省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大整改工作开展以来,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舒兰市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到位,不放过任何漏洞,不留下任何死角。舒兰市先后开展了全覆盖隐患排查和排查整改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1日,松原市召开全市大检查大整改复核验收工作会议,通报全市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大整改复核验收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全市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大整改复核验收及抽检工作。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检查大整改已经到收尾阶段,不能降低标准,复核验收不合格一律停产整改,合格一户批准一户。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全面把握大检查大整改复核验收的关键环节,按照"属地管理"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广丰县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稳步推进烟花爆竹企业的整改工作。目前,全县71家烟花爆竹企业已整改66家,全县烟花爆竹企业整改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2005年,全县烟花爆竹生产总值1.76亿元,实现税收102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1.46%。提高认识引导整改开展烟花爆竹企业整改,是加快烟花爆竹产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加快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建设,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广丰县安监局首先将江西省烟花爆竹产业政策和有关国家标准发给企业,让企业明白整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消除了企业的担心;再从规范企业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检查要真正起到发现问题、整改隐患,提高安全工作水平的作用,就要做到"一个坚决、四个避免"。"一个坚决""一个坚决",即企业要坚决落实"有感领导"的各项要求。首先,领导干部要亲自带队开展检查。这样既能体现出安全检查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又能体现出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还能够从检查中直观地感受到基层现场的安全管理状况及主要工作的推动和落实情况,为进  相似文献   

18.
据《工人日报》报道,贵州省副省长孙国强在日前举行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要求,对没有排除安全隐患的单位必须停止生产,并且一律不准安全监督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下发第二次整改通知书,安全整改没有“第二次”。有的单位,收到安全整改通知书一大把,就是不落实整改,今后,谁下发第二次整改通知书,将追究谁的安全监察责任。这一要求,一针见血,切中时弊,透视国内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事故,有不少是在整改隐患时因种种原因,拖拖拉拉,失去机会,最终导致灾难的到来。2004年10月4日,广西浦北特别重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34人死亡,55人受…  相似文献   

19.
正安检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发现许多设备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促进基层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但是,许多检查人员只是为"检"而"捡",查出了问题,却没有将清除隐患的方法告知或没有完全告知,更别说帮助解决,使安全检查的效果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安检别为"检"而"捡",安检应将重点放在清除隐患上。安全隐患多种多样,由于基层条件有限,只能整改一些小的轻微隐患,有些复杂的隐患是无法快速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技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安全生产,查改隐患是关键。按现行的安全检查模式。一般先由班组“自查”,而后由上一级“复查”,再由上上一级“检查”或“抽查”。最后,再由上一级层层下发“整改通知”,由班组具体负责整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