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体气候与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山县是一个“三山五河四十八坪七十二沟”的浅丘地区,河沟与坪岗交错,境内相对高差最大为883m。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形成“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从而导致了水稻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分布的不一致性。根据我县气候资源分布状况,境内可分为3种类型的气候区:浅丘平坝暖和气候区,海拔高度580~650m;丘陵坪岗温和气候区,海拔高度650~850m;低山温凉气候区,海拔高度850~1440m。我们在调查研  相似文献   

2.
魏铭炎 《环境技术》2004,22(6):46-48
越南热带技术研究所在越南北方的乡村和海拔高度40m,离海岸400m的沿海大气下,对非合金碳素钢进行了暴晒试验,研究越南热带季节气候条件和暴晒试验角度对受试样品大气腐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可模拟7000米以下各海拔高度的温、湿度和气压等参数,并能任意组合调节的人工模拟气候试验室.  相似文献   

4.
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举世闻名的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高原的环境状况,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乃至对全球气候都有影响,因此,保护青海高原的自然环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青海高原自然条件的特点是地势高寒、气候干旱,全省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3000m以上,无霜期短。年降雨量在400mm以下,柴达木盆地年降雨量只有几十毫米,是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自然条件严酷。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本来就很脆弱的自然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环境恶化的趋势不断发展。青海当前主要存在…  相似文献   

5.
本标准提出了我国用温度和湿度参数表示的室外气候类型,作为产品应用时选择适当温度和湿度严酷等级时的背景材料。 除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的高原地区外,这些气候类型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地区。 在确定产品应用的气候环境分类分级时,这个标准也可作为背景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四川省10年气候资料与蔬菜生产资料,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研究及统计分析,找出四川省蔬菜基地群分布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产供销特点,并提出了发展四川省蔬菜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由降水变差系数看青海降水与旱涝的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青海最近30年来年降水变差系数后得出,除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外,还与海拔高度和纬度有较大的关系.采用各站月降水变差系数在一年中的分布情况,可对气候旱涝的时空分布做出客观评价.本文对高原水资源研究和降水资料稀少地区的补缺与延长订正以及季风等气候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赤水市山地丘陵气候的垂直变化规律,根据各气侯观测资料和温度垂直分布模型,推算出不同海拔高度各温度要素值。根据热量条件指标的自然分异和果树分布的实际情况,划分出不同农业气候层的高度,并对主要果树在赤水地区种植的适宜高度进行了气候适宜性分析,提出了不同农业气候层次的果树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陕西省自然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偏北。东经105°29′~110°15′,北纬31°42′~39°35′,南北长约870km,东西宽200~500km,面积20.6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秦巴山区、关中盆地、黄土高原的土地面积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6%、19%、45%;海拔高度分别为1000~3000m、300~800m、900~  相似文献   

10.
巨北峰属蛾眉山余脉,位于大渡河下游北域,地处蛾眉、峨边、洪雅三县接壤处,面积约400km~2,山体呈南北向。这里群峰连绵、沟谷纵横、云雾缭绕。最高峰海拔2,884m。山下与山顶之间气候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7.6—14.5℃,年降水量1,200—1,800mm,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0—90%。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原环境直升机旋翼性能的估算,建立了一个基于自由涡理论的旋翼尾迹模型,并推导了旋翼拉力和功率的计算方法。以UH-60黑鹰直升机为算例,分别计算了其在海平面及高原环境的旋翼性能,探讨了海拔高度对直升机旋翼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高原环境的气候条件对直升机旋翼性能有显著影响,旋翼拉力较海平面环境减小约30%。  相似文献   

12.
一、自然概况秦岭也称终南山,因为它的主脉横贯陕西(古秦地)南部,故称秦岭。全区介于东经04°30′~112°52′、北纬32°50′~34°45′之间。区内海拔高度一般在2,000~2,500米之间,主脉由东向西逐渐升高。主峰太白山海拔3,676米,位于中部偏西北,为我国青藏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DEM数据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地形起伏度特征分析,海拔高度和地形起伏度总体上是南西高,北东低。5km×5km单元地形起伏度〉1000m的区域面积占27.98%。0.5km×0.5km单元〉100m的区域面积占50.63%。在8.0级主震和6.4级余震震中之间典型区段剖面0.5km间隔分析中,南西段起伏度大于北东段,南西段起伏度〉200m区段占全段14.84%,北东段仅占6.64%。地震导致生态环境受损程度的差异与地形起伏度的差异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重合,具有高起伏度的南西段生态系统破坏面积占总破坏面积的88.55%,新增水土流失面积占新增总面积的70.99%。地震灾区地形起伏度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致灾关联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海拔高度超过8000m的高峰共有15座。其中,10座耸峙在喜马拉雅山脉.5座屹立于喀喇昆仑山脉。座落在我国境内和国境上的世界10座高峰是: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m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tim第四高峰治子峰海拔8501m第五高峰珠穆伦错峰海拔8470m第七高峰卓奥友峰海拔8153m第十一高峰但雪布鲁姆峰海拔8047m第十H高峰法尔羌千峰海拔8047m第十三高峰过寻布鲁姆二峰海拔8034m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蜂海拔8olZm第十五高峰中央峰海拔80tim座落在我国的世界九大高峰  相似文献   

15.
黄山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变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地开发和客流量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黄山风景区气候舒适度的评价,并结合2002-2006年游客量统计资料,对黄山风景区的游客量月比重指数和气候舒适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黄山风景区的气候舒适度与年内客流量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弹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邑县山区位于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有11个乡、128个村、10.48万人,土地面积1208.5km~2。区内地形复杂,海拔最高5364m、最低534m,相对高差1000m左右,导致气候、土壤和生物等类型的多样化,农业生产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从1978年开展农业区划以来,我县在实践中认识到,大邑的优势在山区,并制定了山区发展规划;根据山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应用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经济与生态之间的互相关系和原理,推广各种有效的开发模式,收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同步增长的显著成效。其主要模式及原理如下:①平面结构、单层开发型:特点是通过耕作制度的改革,推广高产组合方式,提高复种指  相似文献   

17.
气候环境适应性是飞机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实验室飞机气候环境实验是验证飞机气候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手段。在飞机的试飞或取证进程中,需要考核发动机及其交联系统(如APU、气源系统、燃油系统等)之间的匹配性,验证飞机整机对复杂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构建动力系统与飞机其他系统间的交联矩阵,在气候环境实验室实现发动机运行状态下的飞机系统成功验证。以实验验证案例为基础,分析复杂气候环境下发动机启动中的飞机主要系统运行特性,为后续飞机的故障定位、诊断和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83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出版IEC68—2—13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标准第四版。该第四版标准与1966年的第三版标准相比,在内容上主要作了以下几点的修改: 1. 第四版标准的海拔高度气压值符合ISO2533标准规定,其数值可在150毫巴和700毫巴之间的一条曲线上选取。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成都市建筑扬尘的环境影响,通过对成都市范围内2016年不同施工阶段的建筑施工工地进行调研以及实地采样,统计了施工场地外界5~100m范围内建筑扬尘浓度变化,研究了不同施工源强下扬尘水平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当施工扬尘浓度 0. 65 mg/m3时,水平扩散常数为916. 5 mg/m,等效逸散初始距离为29. 92m;当施工扬尘浓度在0. 15~0. 65 mg/m3之间时,水平扩散常数在1 066. 3~1 847. 6 mg/m之间,等效逸散初始距离在37. 2~61. 2m之间;当施工扬尘浓度≤0. 15 mg/m3时,水平扩散常数在411. 1~718. 3 mg/m之间,等效逸散初始距离在63. 6~95. 7m之间;施工扬尘浓度越大,等效逸散初始距离越短。扬尘浓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在80~100m处达到平衡;建筑扬尘扩散浓度与施工工地源强有关,源强越大,在相同距离、相同高度的建筑扬尘浓度越高,等效逸散初始距离越短,但水平扩散常数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叶斑病是红阳猕猴桃出现的一种严重病害,成都平原地区6月下旬开始陆续发生,若7月份气候潮湿、降雨多,两周内叶子侵染率达20%—60%,植株开始落叶,严重影响到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从红阳猕猴桃4种叶斑症状分离出链格孢、炭疽病菌、拟茎点霉、棒孢霉4种真菌,其中棒孢霉具有强致病性,是红阳叶斑病的主要致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棒孢霉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戊唑醇、氟硅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异菌脲对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4881μg/m L、0.90914μg/m L、1.37901μg/m L、1.60798μg/m L、2.77784μg/m L、3.70938μg/m L;代森联、代森锰锌、多抗霉素、多菌灵对棒孢霉效果一般,EC50在19.3298—34.53023μg/m L之间;百菌清对棒孢霉EC50达483μg/m L,效果最差。在防治上应以农业防治为主,控制田间温湿度,及时清理落叶,6月喷施保护性杀菌剂预防,发病初期及时喷施咪鲜胺锰盐、三唑类、吡唑醚菌酯等药液,轮换用药,控制病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