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火灾模拟实验,研究电熨斗发生过热故障后底板的火灾痕迹特性。根据底板的温度分布,应用DTA、TG、SEM、EDS、硬度分析和金相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归纳、总结电熨斗底板火灾痕迹的材料性能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过热故障电熨斗的火灾痕迹,在宏观形貌、硬度分布和显微组织特征等方面,均显著区别于火烧电熨斗的火灾痕迹。结果为火灾原因调查提供新的技术依据,可应用在火灾现场勘验,物证提取与鉴定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人们在防火安全方面的意识在逐步增强,对火灾预防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而要提高火灾的预防效果,就需要对火灾出现的原因、具体过程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而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防范,并为火灾自救、营救提供参考依据。在此过程中,火灾调查中的痕迹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基于此,本文从火灾调查中痕迹的主要作用入手,对其应用的具体步骤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火灾调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收集火灾现场痕迹物证是火灾事故调查中认定火灾原因,明确火灾性质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火场勘察的实践经验,对火灾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工作进行了总结,对火灾痕迹物证的检验方法和要求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4.
本文模拟电熨斗正常使用、通电过热使用、直接受火灾作用、正常使用后受火灾作用、通电过热后受火灾作用,获得电熨斗在不同条件下的试验样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电热丝的微观形貌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为公安消防机构认定火灾原因和明确火灾责任提供了一种新的鉴定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值模拟方法在壁面烧损痕迹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一涵  邱榕  蒋勇 《火灾科学》2006,15(2):102-110
本文作者对FDS源程序进行了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程序计算火灾过程中壁面热解形成图痕,作为火灾调查的方法之一,初步分析壁面烧损痕迹发展特征。该方法可以根据火灾场景、壁面材料、起火点功率的不同计算研究壁面燃烧痕迹形成规律,并提出使用该方法对火灾调查提供理论依据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雷瑞军 《安防科技》2011,(2):34-35,53
火灾现场痕迹物证照相作为火灾现场勘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火灾现场勘验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首先及时、全面、形象、逼真地记录火灾现场细节方面真实情况、气氛和特点,为调查火灾原因分析案情提供可靠的依据和资料;其次完整、清晰、准确、真实、不变形地将难以提取的痕迹物证,不受损坏的拍照下来;最后记录放火、失火等案件现场证据。  相似文献   

7.
徐晓楠  施照成 《火灾科学》2014,23(2):102-108
利用锥形量热仪实验测定了纸面石膏板暴露在不同辐射热通量、不同暴露时间下的烧损程度,基于火灾烈度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石膏板受热痕迹的半经验模型。通过修改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的源代码,将模型嵌入到软件中,与自身功能相结合,实现重现石膏板受热痕迹的功能。同时进行了石膏板受热痕迹的实体实验,研究了不同油盘面积、受热时间和相对位置对石膏板受热痕迹形成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利用增加了新功能的FDS软件对实体实验进行了数值重构,对比实验和模拟的结果,证明了该模型可用于石膏板受热痕迹的重现。该技术完善了火灾的数值重构技术,作为火灾调查的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对于完善事故调查的证据链,辅助火灾调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俊 《安防科技》2011,(12):9-11
认定起火部位是调查火灾原因的前提和基础.火灾现场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是火灾直接作用的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火灾发展的过程.因而,依据现场勘验中发现的火灾痕迹认定起火部位是最直接和真实的.本文重点阐述了根据现场勘验中发现的线索,认定起火部位的方法,对于当前提高火灾调查工作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如何根据火灾痕迹寻找起火点最高人民检察院法纪检察厅孙佩生火灾是残酷的,也是无情的。但火灾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有规律的。如可燃物、助燃物的燃烧痕迹就是确定起火点的重要依据。认真研究分析各种燃烧痕迹的特征和形成条件以及可能造成起火的各种因素,就能较为准确地...  相似文献   

10.
利用试验方法建立了炭化痕迹的数学模型,与火灾流体动力学软件FDS相耦合,实现对炭化痕迹的再现,同时,进行了较为接近真实火灾的火灾场景试验,并用新编译的FDS软件对试验进行重构。结果表明:火势发展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起火后,火场热释放速率迅速上升,100 s左右达到约2750 kW,随后开始下降,直至434 s降到700kW左右,与火势进程基本吻合;试验得到的密度板炭化痕迹未被烧损的区域(横向30.2~86.8 cm、纵向0~18.6 cm)略小于重构得到的密度板炭化痕迹未被烧损的区域(横向33.4~91.6 cm、纵向0~18.9cm),但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新编译的FDS软件的有效性。将该软件应用于消防工作,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定量方法来描述炭化痕迹的形成过程,还可以通过火场中的炭化痕迹来反推起火点位置,辅助火灾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火灾证物对火灾案件调查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通过对火灾证物的取证和分析可以找到火灾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这些火灾现场的物品和痕迹也是消防部门制定有效防灾计划的重要依据。火灾可以说是在人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严重事故,但是在火灾扑救时会对现场的物品或者痕迹造成损坏,给火灾调查增加了难度。本文通过分析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的原因,科学合理地提出一些防范措施,有效提高火灾调查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吕红卓  曲磊 《安全》2008,29(8):12-15
本文指出了导致线路故障的诸多原因,并根据各种原因产生的痕迹特征分析了线路故障的特征及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敏 《安全》2003,24(1):18-19
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火灾不堪设想,有时会发生“火烧连片”使一大批电器烧毁,甚至发生触电伤亡事故。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发生电气火灾的原因。1 变压器故障引起的火灾防范措施 故障原因由于严重过负荷运行、线圈绝缘损坏发生短路、变压油质老化、连接处或分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外部线路短路时高低压熔断器未能熔  相似文献   

14.
李俊 《安全》2018,39(2):52-54
本文针对放火火灾现场,从起火点、起火物、燃烧蔓延等方面,分析了火灾现场勘验的重点环节和各种痕迹物证的证明作用,以迅速、准确认定火灾性质,为侦办放火案件提供现场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电气火灾残留物的SEM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电气火灾的形成原因,总结出该类型火灾的残留物种类。然后利用电焊机和电阻炉等设备分别制备出铜铝导线的一、二次短路熔痕和火烧熔痕,电热丝的通电过热和火烧熔痕,并运用了目前一种新式有效的显微结构分析工具——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以上样品的表面进行微观形貌的观察、比较与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发现电气火灾残留物在火灾前后其表面的微观形貌特征存在明显不同。根据这些特征能够很轻易的鉴别出电气设备在火灾发生前的使用状态,从而推断出火灾是否由该电气设备引发而起。此项结论能够为从事火灾调查的人员对电气火灾原因的准确认定提供可靠依据,也能够为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领域进行拓宽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对现场痕迹及物证的提取和保存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火灾现场的政务调查与保存,是准确判断火灾发生原因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实现对相关责任人员和部门进行约束和管理的重要物证,所以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必须做好相关物证的保护工作,防止出现损坏。但在火灾实际调查过程中,对物证及其痕迹进行提取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政务痕迹出现破坏的现象,为后期火灾调查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影响。为了提高火灾调查工作效率,有效保护火灾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消防执法部门,必须做好相关物证的保护工作,本文分析了火灾调查工作中物证损坏的各种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易燃液体燃烧痕迹识别对助燃剂放火火灾调查至关重要。选用丙纶地毯和PVC地板革作为纤维和塑料地板的代表,以工业酒精作为易挥发助燃剂的代表,研究酒精用量、灭火方式等对燃烧痕迹形成及痕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与未加载酒精的痕迹对比,发现丙纶地毯因热稳定性较差,燃烧后往往能形成烧坑或烧洞,其燃烧轮廓以典型的灰化形式存在,加载酒精的部位熔融严重,与地面紧紧粘连在一起;PVC地板革因为表面光滑,酒精在其表面不断流淌,燃烧后会留下清晰的轮廓,类似于细线状的印痕,而地板革本身基本不会燃烧。燃烧熄灭的方式也会对其炭化程度、燃烧图痕、残余形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火场中岩棉彩钢板的火灾痕迹特征,以马弗炉和油盘火2种热源模拟火灾现场。首先,模拟理想条件下的火场辐射状况,改变马弗炉的热辐射温度,研究辐射温度对岩棉彩钢板火灾痕迹特征的影响特征;然后,以油盘火作为稳定热源,通过控制彩钢板与油盘的距离来改变彩钢板受热条件;最后,观察岩棉彩钢板受火后芯材和金属片的痕迹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芯材外形蓬松度逐渐增大,到600℃时,芯材整体收缩变形,1 000℃时,芯材严重受损开裂;金属板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受损,外漆脱落,并出现凹坑、破裂等受损痕迹;研究结果为彩钢板建筑火灾调查中确定火势蔓延方向、起火部位和起火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电熨斗 电熨斗使用完毕忘记切断电源,或者设置不当,极易引发火灾。经测试,300瓦、500瓦、700瓦的电熨斗,表面温度可分别达到520℃、600℃、620℃。因此,将正在通电使用的电熨斗放置在可燃物体上,只要稍一疏忽或临时有事离开,往往仅几分钟,就能引起火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叙述模拟汽油火场实验,主要以松木和95#汽油、油漆稀料为研究对象,模拟松木家具被泼洒助燃剂后燃烧,调查人员通过扫描电镜分析技术对松木表面燃烧痕迹进行分析,从松木燃烧痕迹微观形貌特征变化入手分析火场是否存在助燃剂,再结合能谱仪对松木燃烧残留物进行元素成分分析,进一步精确火场是否存在助燃剂。本文旨在利用SEM技术,得到具体可行的理论体系,为火灾物证鉴定提供新的辅助方法,为以后火灾调查人员在调查放火案件时关于鉴定火场是否存在助燃剂汽油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