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而脂肪和淀粉含量相对较低,一直被誉为健康养颜佳品,于是有人就想出了吃“水果餐”(以水果为主食)减肥的办法。 营养学专家认为,靠吃“水果餐”达到减肥的目的是不科学的。因为水果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而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还需要补充蛋白质、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多吃水果对保证无机盐的摄入有益,但水果中缺乏人体需要的铁、钙  相似文献   

2.
许家和 《环境》2001,(2):16-16
世界卫生组织数年前宣称:生活方式不当引起的疾病,将成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追求健康和长寿的人们,当务之急是与不良生活方式拜拜,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病从口入”新见解过去,对于“病从口入”的认识,人们仅仅停留在吃入不洁的食物可引起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肝炎、伤寒、痢疾、霍乱和肠寄生虫病等“台阶”上。近40年来,中外医学家们研究发现,大凡因饮食不卫生、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3.
胡晴 《环境》2012,(9):72-75
人每天都要吃饭,但是吃饭的方法却不一定正确,要做到健康饮食,正确的吃饭方法可是十分重要的.为此,专家总结出20条健康饮食的“黄金标准”.专家指出,这20条中若能达到12条,就算得上达标;若在5条以下,则需引起注意,并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4.
漫话野菜与健康刘月秀南京林业大学健康长寿是人们千百年来普遍关心的话题。饮食,无疑是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物质基础。祖国传统医学关于“药食同源”的经典理论.充分反映了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密切联系。过去,有些人以为讲究营养就是要多吃荤菜,大吃鱼肉鸡鸭,由于营养...  相似文献   

5.
赖来展 《环境》1997,(5):6-7
人类依靠饮食而生,又在生存中创造新饮食。随着生命科学、营养科学、环境科学、医学、农学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类饮食结构千万年以来经历了四次改革之后,又在迈向第五次革命一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方向升华,人类的饮食观念又一次更新。五次饮食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 “熟食”技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饮食第一次革命的开始。达尔文主义揭示,人类的始祖  相似文献   

6.
林新友 《环境》2001,(1):35
“高纤维食品不但无预防结肠癌的作用,而且可能更容易导致癌症。”这是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饮食与癌症”研讨会上传出的信息。他们一致认为,均衡饮食是防癌的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7.
唐朝 《环境》2008,(12)
手机有害健康是众所周知的,而在接电话时,有六种方式是最有害健康的。所以要格外警惕,就在我们与亲朋好友倾心畅谈、与商业伙伴“唇枪舌剑”的时候,也许手机杀手,正在悄悄行动。  相似文献   

8.
饮食与环保     
《环境导报》2003,(12):21-21
什么是健康食品?健康食品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那么,什么才是健康食品呢?有人认为鱼、肉等高蛋白食品就是健康食品,其实不然。真正的健康食品是植物———蔬菜和水果。因为植物中含有一种叫“植物营养素”的东西,可有效地提高免疫力,而且植物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更易被人体吸收。为什么提倡食用天然食品?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认识到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天然食品以其纯净、天然的特点征服了广大消费者。那么,天然食品和人工食品相比,具有那些优势呢?人工制造的食品大多含有天然食品所没有的人造色素、人造香料和防腐剂等食品…  相似文献   

9.
刘畅 《环境》2001,(8):31-31
当今社会,女性体形以苗条为美,许多青春女孩为苗条而节食,拒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在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的情况下,摄入脂肪最易使人发胖。脂肪过多的确会导致肥胖症、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对成年人来讲,适度控制膳食脂肪,防止脂肪食入过多是必要的。但是,在营养元素的大家族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二手烟”污染危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全球共有11亿吸烟者,烟草每年造成的死亡估计为1000万人,每10秒就有一人死于“香烟”危害。如何减轻“二手烟”危害,关系着烟民的自身健康及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二手烟”实际上由两种烟雾构成:一种是吸烟者呼出的烟雾称为主流烟;另一种是香烟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称为分流烟。吸“二手烟”比原先外界所知道的还要危险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不吸烟者健康、更为了吸烟者自已,我们奉劝吸烟者要少抽或不抽香烟。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膳食符合低碳经济原则;过食动物性食物危害健康;坚持低碳饮食也是保护环境;健康饮食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人类的食物大体上分作两大类,一类是动物性食物,主要是畜禽肉类、鱼虾类和蛋类,俗称荤食,另一类是必须重视人类食物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2.
据专家们调查研究表明,由于工业发达,造成生活用品和环境污染,“铅”是当前危害人体健康的杀手之一,致使当今人体内平均含铅量超过1000年前古人的500倍。这一事实值得人们高度警惕。“铅’丐【起中毒主要表现眩晕、乏力、困倦、便秘和肌肉关节痛等。据调查发现很多老人、小孩的体内平均含铅量高于青年人,在生活中预防“铅”中毒的最好办法是少用或不用含铅的饮食用具,更不宜用彩釉陶瓷餐具盛醋。体内含铅高的人,要经常喝绿豆汤、牛奶、白萝卜汤,吃鸡蛋、大蒜、桔子、柠檬、马蹄等,并服用一些中药,有驱铅解毒的作用。人体健康的杀…  相似文献   

13.
吴凯明  何丽英 《环境》2000,(8):34-35
随着城市饮食娱乐服务业日益增多,其产生的污染逐渐成为居民投诉的主要对象,如何搞好饮食娱乐业的环境管理问题已成为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现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对此类项目的环境管理经验进行探讨。一、饮食娱乐服务行业的分类及污染饮食娱乐服务行业按经营种类、生产规模大小和对环境污染影响程度可分如下几类:Ⅰ、经营品种单一、  相似文献   

14.
生物法是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然而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组成极为复杂,在生物处理过程有机物被完全去除、新产生、减少、保留和增加的5种情形不明.本文采用了超高分辨质谱电喷雾电离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从分子层面研究老龄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分别在矿化垃圾床(SAARB)和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过程的转化特征.结果表明,老龄垃圾渗滤液含有5000多个DOM分子式,主要由CHO、CHON、CHOS和CHONS类物质组成,分子组成十分复杂.经过SAARB和MBR处理后,出水中DOM数量分别小幅降低至4909和4864种,SAARB和MBR作为生物法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分子去除特性相似,被完全去除和减少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生物可利用性较高的脂肪族类物质(H/C ≥ 1.5)、高度不饱和物质和酚类物质(0.50 ≥ AI,H/C<1.5),这部分DOM表现出还原饱和的化学特性.新产生、保留和增加的部分物质主要是传统意义上指代的难降解有机物,其主要是高度不饱和物质和酚类物质(0.50 ≥ AI,H/C<1.5)以及芳香指数更高的多酚类物质(0.66 ≥ AI>0.50),表现为氧化不饱和和还原不饱和的化学特性.本文揭示了老龄垃圾渗滤液在生物处理过程中DOM分子层面的转化特征,为老龄垃圾渗滤液在生物法高效处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我国政府近年来追求的核心目标,也是新时期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方针。环境保护领域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环境保护为了人民,环境保护依靠人民”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以解决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环境问题为首要工作,以公众健康的标准来制定环境保护的标准,强化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王月心 《环境》2004,(10):36-37
在这个城市里,流行日寸尚每天都有新的内容发布,最注重生活质量的所谓白领男士们常常会照单全收,却不知不觉离健康生活越采越远,于是健康反而成了最永恒的时尚话题。在很多职场精英的字典里,生活就是工作,打拼到40岁退休是他们的梦想,而“40岁以前拼命挣钱,40岁以后花钱保命”也成为他们无奈的玩笑。尤其前些天,这边奥运会看得人浑身痒痒,恨不得也马上跳起来;那边许久不见的好友仿佛一夜间变了一个人,神采飞扬地炫耀着全身的专业高尔夫行头和黑得晃眼的皮肤,让人好不欣羡,怎样不做“衰男”(7如何保证有质量的时尚、健康生活?听听“型男”的建议,其实,一点不难。  相似文献   

17.
风险管理是 HSE(健康、安全与环境 )管理体系七大要素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对风险危害程度和范围进行评价、制定风险消减措施、建立应急反应计划、开展必要的培训和演练、实施中加强检查和监督、施工结束后的总结和建议、对原来风险管理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检修过程中推行风险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 ,就是在局部范围内实施 HSE管理。这样 ,不管其内容多么单一 ,也要具备 HSE管理体系“全员参与 ,持续改进”的特点 ,所建议的管理体系也要符合 PDCA(计划、实施、检查、整改 )循环。由于 HSE管理体…  相似文献   

18.
“分类结晶”就是利用甲酸钠及季戊回醇各自不同的溶解特性,创造相应的结晶条件,按先后次序结晶析出,达到分离的目的。本工艺是:首先将含有甲酸钠、季戊回醇等物质的季戊四醇母液蒸发,去除部分水,使溶液中甲酸钠过饱和而析出,然后再加入适量水,让甲酸钠不饱和,并降低温度,使  相似文献   

19.
刘荣伶 《环境工程》2022,(2):309-310
<正>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日益完善,以及人们对于生态宜居空间的要求不断提高,针对微型居住空间的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其不再局限于传统建筑设计在建筑结构形态与空间布局上的要求,而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生态健康居住理念渗透。通过对微型居住空间健康适居性的探索,为人们提供更加环保、健康的居住空间,改变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下的单一空间结构形态和布局,推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改革,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态体验。  相似文献   

20.
刘荣伶 《环境工程》2022,(2):309-310
<正>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日益完善,以及人们对于生态宜居空间的要求不断提高,针对微型居住空间的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其不再局限于传统建筑设计在建筑结构形态与空间布局上的要求,而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生态健康居住理念渗透。通过对微型居住空间健康适居性的探索,为人们提供更加环保、健康的居住空间,改变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下的单一空间结构形态和布局,推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改革,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态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