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莞华兴电器厂生活污水人工快速渗滤处理系统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以渗透性能良好的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建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 ,在东莞华兴电器厂进行了为期 1a的中试工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 <1m 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其对SS、CODCr 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4 14 %、91 99%和94 4 4 % ;处理出水中SS、CODCr、BOD5、NH3 N及L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4 0 6、2 3 2 0、9 0、5 16和 0 2 6mg L。采取间歇性淹水 落干的运行方式 ,并结合反冲洗 ,提高了CRI系统的水力负荷 ,改善了污染物去除效果 ,增强了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利用人工湿地技术修复水环境,进而建设湿地公园成为一大热点,但人工湿地工艺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成都市凤凰河二沟湿地公园创新性的采用人工快渗+表面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修复水环境,两者互为补充,互为强化,COD、BOD5、氨氮、TP去除率分别达85%~95%、85%~95%、95%~98%、70%~80%,即使低温环境污染物降解效果也很稳定。  相似文献   

3.
人工快渗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用自制的实验室快速渗滤系统模拟反应器对某校中水站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此套实验室模拟快渗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对COD、TN、TP去除效果良好,壤土在三个周期对COD的去除率最大值为91.5%,TN为66.0%,TP为73.3%。由此试验得出最佳生活污水处理条件为壤土作为滤料,滤料高度为50cm,布水时间为2d淹水,4d落干。复合系统的处理效果优于单一介质的系统。  相似文献   

4.
5.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作为一种对于面源污染有较好针对性的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构建简单,成本低,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利用人工快渗(CRI)作为人工湿地的预处理措施,使得系统的氧恢复能力增强,过水速率提高,能有效缓解堵塞问题,改善人工湿地的水力条件。实验研究表明:增加CRI工艺作为预处理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单一人工湿地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6.
人工快渗系统在三峡库区处理生活污水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劲松  王春燕  方芳  殷亮  姚若虚 《环境科学》2006,27(11):2327-2332
目前国内人工快渗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缺水、气候寒冷干燥地区,本研究针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特殊的三峡库区,试验研究CRI系统的构建及其处理性能,探索该技术在库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库区常见的灰棕紫泥土渗透系数较小,折算成水力负荷为0.1 m3·(m2·d)-1,在该水力负荷下,湿干比为1d∶3d时,系统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气候条件、土壤特性是影响湿干比的主要因素,1d∶3d的湿干比对库区是适宜的,表明CRI系统在三峡库区处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8.
采用接触氧化法与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相结合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武夷山市污水处理厂经过2a多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BOD、SS、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6%、90%、76%、69%和51%,出水水质指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该工艺采用前置接触氧化法,具有占地少、处理效率高和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为提高工程处理效率、完善工程运行管理,二期工程设计对一期工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ANN的SBBR-CRI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工艺结合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由于该工艺影响因素与出水参数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对SBBR-CRI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在MATLAB语言环境下,以DO、淹没时间/落干时间、曝气时间/停曝时间、进水COD、进水NH4+-N、进水TP为输入因素,出水COD、NH4+-N、TN和TP为输出因素,构建具有自适应学习规则的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最优网络运行参数:隐含层节点数6,初始学习率0.13,动量因子0.6,训练次数6000次,对样本仿真学习,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较好,样本的绝对平均误差率在7.5%之内,均方根误差均在0.085之内.结果表明,当DO为2mg/L,曝气时间/停曝时间为2/1,淹没时间/落干时间为1/3时,NH4+-N去除率能达到98%以上,TN和TP去除率85%以上,COD去除率94%以上.通过权重分析,进水NH4+-N、DO和进水TP对出水参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人工快渗系统自研发出以来,在生活污水的处理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本文对人工快渗系统在实验室中的正交试验进行分析,探究人工快渗系统相关的因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对于氮氨、化学需氧量和总氮含量TN的清除成效的影响,对人工快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适宜参数进行范围确定.  相似文献   

11.
废水脱氮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氮对水体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在废水脱氮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SHARON工艺、ANAMMOX工艺和生物添加剂等生物脱氮技术,光催化氧化、湿式氧化和催化湿式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以及人工湿地系统3大类方法在废水脱氮中的应用,并对它们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氮、磷等的去除效率,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处理效率的因素.表明人工湿地的类型、湿地植物种类、基质类型、湿地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温度、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湿地的运行管理等都会影响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根据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短路问题,本研究设计了折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校园生活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为期18个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lit)为20h。稳定HRT=20h,24℃下折流式人工湿地对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76.40%、76.12%、65.37%;温度降至12℃时,系统对COD、TN、TP去除率分别降至67.56%、62.75%、61.33%;运行过程中前6格室和整个系统的SS去除率分别为79.5%和87%。基于试验结果,阐明了折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高效稳定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调蓄经济植物湿地技术在农田径流污染控制中的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采用现场调研长期跟踪监测调蓄经济植物湿地进、出水水质和水量变化,深入探索其营养盐质量浓度分布特征及其去除效能.结果表明:①调蓄经济植物湿地能够有效截留营养盐,稳定出水水质,2015年7月-2017年4月出水ρ(TN)、ρ(TP)和ρ(CODCr)平均值分别为1.2、0.07和17.0 mg/L,TN、TP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65.8%、75.5%和41.3%.②不同调蓄量下TN和TP去除率随着进水水量的增大而减小,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CODCr去除率与调蓄量之间呈负相关,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在调蓄经济植物湿地中单位面积TN、TP和CODCr去除负荷量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③调蓄经济植物湿地中莲藕、海菜花和螺蛳产量分别为26.25、22.50和2.46 t/(hm2·a),氮、磷去除总量分别为275和30 kg/(hm2·a).研究显示,调蓄经济植物湿地能够有效截留氮、磷,在不同水文期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不仅具备景观效益,且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经验,探讨通过优化工艺控制、科学合理的生产调度、强化设备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和成本管理控制等措施,来实现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从而有利于污水处理厂实现安全生产、稳定达标、高效运行。通过优化和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污水治理的环境效益,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污水处理厂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开源节流,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定量评价是当前污水处理行业管理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运行效率涉及到污水处理水量、水质和污染物的去除率、能耗和药荆消耗等方面诸多项指标。是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文章借助未确知测度识别数学理论.构造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定量评价模型。并应用于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评价,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人工湿地运行中的水流分布不均、易堵塞、溶解氧不足导致NH4+-N硝化不充分及除磷率低下等问题,研究了作为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组成要素的高负荷水解酸化池、自然复氧/沉淀一体化装置、强化除磷脱氮槽等强化处理单元的运行特性及对全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负荷水解酸化池对COD、SS有较强的去除作用,分别占系统总去除率的38.05%和34.82%;一体化装置对SS的去除占系统总去除率的22.01%,并使DO提高到2.5 mg·L-1以上;经两段强化除磷脱氮槽的强化处理,TP综合去除率提高8%以上,并使湿地出水各类污染物全面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8.
叶片大气颗粒物滞纳能力评估方法的定量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基于相同实验材料和叶面积测定方法的前提下,5 种评估叶片滞尘能力方法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各方法的优缺点,本研究以北京市常见、叶片特征区别较大的4个城市绿化树种油松(Pint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fadus orientalis)、银杏(Ginkgobiloba)和一球悬铃木(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