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市郊禽畜粪尿污染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上海市郊产生710万吨禽畜粪尿,其中约有213万吨流入环境。本文阐述了上海市郊各种动物粪尿的产生量和排泄物系数,对上海市郊禽畜粪尿污染现状作了描述;对今后禽畜粪尿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集约化禽畜养殖场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加,"养-沼-灌"的禽畜生态模式导致集约化养殖场已成为仅次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第二大类固醇雌激素(steroid estrogens,SE)污染源,其产生的SE对水生动、植物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综述了SE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SE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吸附、降解和迁移行为),以及禽畜养殖场中SE处理方法。分析表明:随着对SE研究的不断深入,集约化养殖场沼液灌溉方式产生的SE环境行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集约化养殖场土壤中SE的归趋变化、硝化菌与SE降解偶联机制,以及溶解性有机物对SE吸附的影响机制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大伙房水库上游禽畜业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大伙房水库 ,控制水库上游禽畜养殖业污染 ,对禽畜养殖业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 ,估算了禽畜粪尿的流失量。结果表明 ,一头猪日排泄粪尿量约是人排粪尿的 5倍。水库上游禽畜养殖业污染负荷已超过水库上游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 ,成为了水库上游地区主要的有机物污染源。对此 ,提出了控制禽畜业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养殖场恶臭来自肉鸡粪便、污水、垫料、饲料等腐败分解,肉鸡的新鲜粪便、消化道排出的气体,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粘附在体表的污物等,呼出气中的CO2等也会散发出鸡特有的难闻气味。但养鸡场恶臭主要来源是鸡粪便排出体外之后的腐败分解。影响鸡场恶臭产生的主要因素是清粪方式、管理水平、粪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程度。同时,也与场址规划和布局、畜舍设计、畜舍通风等有关。鸡舍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来自鸡群的呼吸、排泄、饲料等有机成分分解。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臭粪素等。其中对环境危害最大的恶臭物质是NH3和H2S。分析养鸡项目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及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禽畜业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定量了解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禽畜业污染对黄浦江水网地区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汇水区的禽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各类禽畜的粪尿及其污染物的排泄系统,估算了禽畜粪尿总产生量及流失量。结果表明,汇水区禽畜粪尿流失量达91.3万t/a,由此产生的污染物COD_(Cr)为5.32万t/a,NH_3-N为0.58万t/a,分别是汇水区污染总负荷的38.3%和47.8%,成为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的主要污染源。对此,提出了防治禽畜业污染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品(肉、蛋、奶)生产的路子。试验方法:1.利用EM发酵精粗饲料,提高饲料品质,抑制腐败微生物对家畜排泄物的腐败分解;2.用EM饮水,促进体内的消化吸收机能,抑制腐败微生物对家畜排泄物的腐败分解,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排放;3:利用EM稀释液净化粪尿槽和家畜棚舍,抑制腐败分解,形成EM环境,提高环境质量。试验结果表明EM工程技术可有效改善畜牧养殖场环境质量,生产出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减少对周围水域、土壤、空气的污染,做到无害化排放。并能将污染源变为有效能源,进行再生利用。表3X38 9901515利用EM技术改善畜牧养殖场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禽畜粪便的排放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禽畜粪尿排放量每头牛为55kg/d~65 kg/d,每头猪为3.5 kg/d~11.0 kg/d,每只鸡为0.10 kg/d~0.15 kg/d,每只羊为2.66 kg/d。大量的禽畜粪便不经处理而排入环境,将会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危及禽畜本身及人体健康。因此,实现禽畜粪便的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防止和消除养殖场粪便的污染及其利用问题的研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利用日本JST赠送的生态厕所反应装置为试验设备,分别以木屑和木屑与秸秆混合物为微生物载体,对牛粪便进行减量化处理技术研究。旨在为研究中国农业的玉米作物秸秆是否可以替代木屑作为反应过程中的调理剂,达到对禽畜养殖业粪便良好的减量化处理效果,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为中国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寻找另一条资源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规模化养殖场进行了污染分析,阐述了其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恶臭气体、畜禽粪尿和污水,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海水中污染指示细菌——粪火肠菌(FC)和粪链球菌(FS)的种群丰度,是评价海水水质特别是近岸养殖场和海水浴场水质是否遭受了生活污水污染的重要指标。所以,许多沿海国家将污染指示细菌种群数作为一项重要的海水卫生学指标加以限制。例如,我国海水水质标准中规定,供人生食的贝类养殖水域中大肠菌群数应不超过700个/1,其它海水养殖、海水浴场等水域的大肠菌群数应不超过10,000个/1(1)。日本、苏联、美国对水产一级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案例地区牲畜养殖养分循环与环境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案例区域调查法和养分物质分析法,对江苏牲畜养殖场饲料、牲畜排泄物、土壤、地表及地下水体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牲畜规模养殖中的养分循环与管理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牲畜养殖中液体粪水的排放和露天堆放固体粪便的淋失易造成环境问题.地表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和地表径流是造成牲畜养殖废弃物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虽然采取固体粪便与液体粪水相分离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但液体粪水仍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本文还对液体粪水的处理与利用、牲畜排泄物的利用与养分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外养殖场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粪便妥善处理已成为养殖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排入水体引起水中P、N富集,导致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质变坏,造成严重污染。畜禽粪便作为肥料施到农田里时也会造成污染,而且禽畜养殖场还向大气中排放有害污染气体。为了使养殖场变得更干净、对环境污染更小,英国诺福克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低污染饲料。为使畜禽能充分获得所需的氨基酸,饲养者们常常在饲料中添加大豆和油等富含蛋白质的饲料,这使畜禽排放大量的氨态氮。为避免此污染,研究人员减少了饲料中的粗蛋白,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氨基酸,使畜禽既得到所需的…  相似文献   

12.
连续施用鸡粪对菜心产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由于养殖业普遍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导致禽畜粪中重金属残留过高现象广泛存在.根据养殖场鸡粪含氮量计算其用量(N 0~450 kg·hm-2),进行连续4茬菜心施用鸡粪田间实验,探讨对菜心产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3茬所有施用鸡粪处理菜心产量比单施无机肥处理降低,第2茬则提高,第4茬鸡粪与无机肥配施处理提高了菜心产量.不同茬别菜心产量差别较大,第2茬显著高于其它茬别.从不同处理4茬菜心重金属平均含量来看,施用鸡粪可提高As、Zn含量,降低Cr、Cd含量,对Pb含量无明显影响,配施鸡粪提高Cu含量.除第2茬因产量稀释作用影响外,不同茬别所有处理菜心As、Pb、Cr、Cu、Zn平均含量随施用茬数增加而提高,Cd平均含量则下降.建议在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生产中避免一次性大量施用或连续施用养殖场禽畜粪.  相似文献   

13.
了解与水产饲料有关的环境负荷是评价和改进水产养殖环境性能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寿命周期评估(LCA)评价与法国用于硬头鳟生产的饲料有关的环境影响.所评价的各个阶段为:原材料的提取,所使用的原始配料的生产与改造,饲料的生产,饲料在养殖场的使用,各个阶段的运输以及能源的生产和使用.评价结果显示,渔业资源的利用(例如生物资源利用)以及养殖场中营养物的排放(例如富营养化潜能)对鲑科鱼饲料的潜在环境影响所起作用最大.改进饲料的组成以及管理做法看来是改善水产饲料环境概貌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养殖业作为我国经济和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步向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大型的现代化畜牧场、养殖场不断出现,同时大量集中的禽畜粪便导致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且已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试验就是利用日本JST赠送的生态厕所为反应装置,从家畜粪便(牛粪)的减量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角度出发,做三个平行处理试验,分别以木屑、玉米秸秆屑和木屑混合物、玉米秸秆屑三种物料为调理剂,与家畜养殖场的牛粪进行序批式好氧减量化处理。旨在为研究中国农业的玉米作物秸秆是否可以替代木屑作为反应过程中的调理剂,达到对禽畜养殖业粪便良好的减量化处理效果,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东北三省不同规模养殖场畜禽饲料和粪便中锌含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东北三省不同规模养殖场畜禽饲料和粪便中w(Zn)分布及粪便Zn的农田输入量,选取长春、哈尔滨等养殖密集城市,分别从小、中、大规模养殖场随机采取了25、30、49个畜禽饲料样品和28、28、54个粪便样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猪饲料中的w(Zn)平均值分别为209.35、120.00和117.58mg/kg;牛饲料中w(Zn)平均值分别为116.73、120.26和134.04mg/kg;鸡饲料中w(Zn)平均值分别为95.51、77.59和97.23mg/kg. 在养殖规模上,猪饲料、牛饲料中w(Zn)平均值均以小规模养殖场最高,分别为238.91、156.28mg/kg;而鸡饲料中w(Zn)平均值以大规模养殖场最高,为103.72mg/kg. 对比畜禽粪便中的w(Zn)分布可知,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猪粪中w(Zn)平均值分别为630.26、596.57和692.59mg/kg;牛粪中w(Zn)平均值分别为132.04、108.88和138.82mg/kg;鸡粪中w(Zn)平均值分别为363.67、201.82和246.45mg/kg. 在养殖规模上,猪粪、牛粪、鸡粪中w(Zn)平均值均以大规模养殖场最高,分别为691.56、136.13和384.15mg/kg. 畜禽粪便与饲料中的w(Zn)呈显著正相关(P<0.05). 根据东北三省畜禽养殖量及粪便中w(Zn)平均值推算,每年有12442.7t 的Zn通过畜禽粪便农用输入农田.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区,也是最重要的生态带和经济带,提高该区域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水平,对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该区域平原地429个畜禽规模养殖场为研究对象,围绕畜禽粪污收集、处理、粪肥还田利用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链条技术深入剖析,分析该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工艺技术与设施装备。结果表明: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收集方式以干清粪为主,固体粪便普遍采用堆沤处理,72.3%以上的养殖场堆(沤)肥设施面积符合规范要求;畜禽粪水处理主要采用贮存和厌氧发酵技术,仅17.89%的养殖场粪水贮存池容积和67.5%的养殖场沼气发酵容积达到建设规范要求;粪肥还田是粪污资源化利用主要方向,以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但存在养殖场配套粪肥消纳土地面积不足等问题,近25.56%的养殖场未达到要求。建议根据该区域养殖和区位条件,进一步规范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装备水平,引导规模养殖场按照种养平衡的要求配套消纳土地,同时加强对施用粪肥的农田土壤进行跟踪评估,提高粪肥还田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王震  孔德芳  汪家道 《环境工程》2012,(Z2):82-84,112
以掺硼金刚石(BDD)作电极的自制电解槽装置处理医院污水的消毒效果。在全回流处理模式下消毒处理医院废水,采用多管发酵法测定粪大肠菌群数。掺硼金刚石(BDD)作电极,在电极间距为2mm、医院污水Cl-浓度为200mg/L、pH值在7.0~8.0范围内、电流密度8mA/cm2、接触时间≥9s的条件下,对医院污水粪大肠菌群的去除率最佳,出水满足《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值》粪大肠菌群数均不得超过500MPN/L。掺硼金刚石(BDD)作电极的自制电解槽装置处理医院污水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对粪大肠菌群消毒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上海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人和禽畜的粪尿、尸体以及植物枝叶等等。由于本市人口稠密,这些废弃物的量大,占地多,且往往肮脏而带有恶臭,不妥善处理,必将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工业废渣例如大量的高炉渣、化铁炉渣、煤渣等已用作于建筑材料,电厂粉煤灰部份已被利用,电石渣已全部利用;建筑垃圾(包括  相似文献   

19.
首先讨论了“治”字思维模式下,我国禽畜养殖业规模化养殖场存在污染物既不经济又不环保的严峻现实问题。事实上,规模化禽畜养殖场产生的“废物”,既是严重的污染源,又是一种必须利用的资源。因此,针对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物“治”字思维问题,在立足于粪便及污水的综合利用100%“资源化”的“化”字思维指导下,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建立无废无污开放式闭合循环的生态经济新模式。一方面,养殖业所有流程按循环利用原则,实行生态工艺或无废工艺的改造;另一方面,在一个大的区域里把畜禽养殖业与其它产业,特别是大农业中的种植业以生态经济循环链锁关系配置成首尾相接的“废料—原料”的循环经济新模式,在达到边际成本最低的同时取得边际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黄浦江上游汇不区禽畜业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为定量了解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禽畜业污染对黄浦江水网地区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汇水区的禽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各类禽的粪尿及其污染物的排泄系统,估算了禽畜粪尿总产生量及流失量,结果表明,汇水区禽畜粪尿流失量达91.3万t/a,由此产生的污染物CODcr为5.32万t/a,NH3-N为0.58万t/a,分别是汇水区污染总负荷的38.3%和47.8%,成为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的主要污染源。对此,提出了防治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