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文变异下东江流域枯水径流风险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求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径流枯水风险的影响,对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东江流域为例,通过对相对关联距离熵Hd辨识水文系统状态的跳跃,识别水文变异点,采用信息扩散风险分析模型评估径流的枯水风险率,分析径流枯水风险率在水文变异前后的变化趋势及演变情势。研究结果表明:东江流域在1972-1973年发生水文变异,与东江上游枫树坝建设运行时间基本一致。枯水风险率大于0.8的年份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表明了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当年东江流域月径流量普遍发生减少。在水文变异后,径流的枯水风险率降低,但变化幅度更加剧烈,同时枯水径流的风险率与降雨的相关性减弱,但与降雨的相关性还是超过0.9,这些都揭示了径流在水文变异后在主要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同时,越来越受到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流域综合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饮食卫生、用药护理、情绪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在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住院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饮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使患者有效配合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值和稳定性指数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地利用类型是一种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具有不规则、相对不稳定性和复杂性特征,可以利用分形方法进行探讨;分形理论在土地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涉及土地利用类型分数维的计算、土地利用结构分形研究方法、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分形描述、区域景观结构的分形模型等方面;但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形机制的空间差异研究少见报道。综合考虑广东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章选择韶关、潮州、汕头、广州作为不同类型区域的代表,基于分形理论计算了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道路用地、水体和未利用土地8种地类分维值(D)和稳定性指数(Si)以及平均分维值和稳定性指数,从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地貌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出发,对比和分析了地域之间的D值、Si值的关系,并从中得到了D值和Si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复杂的地貌类型是影响土地利用类型D值和Si值的最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值和稳定性指数;(3)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分维值、稳定性指数的大小是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4.
8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对稀有鲫的急性、亚慢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种拟除虫菊酯对稀有鲫的急性毒性和其中2种拟除虫菊酯的亚慢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二氯炔戊菊酯、胺菊酯、甲醚菊酯对稀有鲫均属剧毒,它们的ρ(96hLC50)/μg·L-1分别为3.16,3.24,6.31,7.21,7.35,32.45,91.75和882.6;甲氰菊酯、二氯炔戊菊酯对稀有鲫7d亚慢性毒性的最低有影响浓度ρ(LOEC)和最高无影响浓度ρ(NOEC)分别为0.88~0.44μg/L,4.0~2.0μg/L,以ρ(96hLC50)/μg·L-1为基准,2种拟除虫菊酯的安全系数均为0.06~0.125.  相似文献   

5.
安徽六安市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及尺度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所获得的8 236个实测样本资料,分析了安徽六安市不同空间尺度水平表土有机碳含量及其变异.结果表明,供试市域表土有机碳含量在不同空间尺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范围4.58~60.38 g·kg-1,其变化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空间变异性表现为县级尺度最大,而乡镇尺度、市域尺度相对较小,说明空间尺度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估算有重要影响.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表土有机碳含量均为非耕地土壤[(13.99±2.19)g·kg-1]>水田土壤[(10.39±1.58)g·kg-1]>旱地土壤[(8.44±0.92)g·kg-1],其中非耕地土壤的空间变异性最大,变异系数达45.15%,水田土壤变异系数最小,为17.19%.在不同的地貌类型上表土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变异系数表现为丘陵>山地>平原>岗地,显示出人类扰动对表土有机碳含量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苜蓿培养细胞抗羟脯氨酸变异体的筛选和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返地卫星搭载的苜蓿(MedicagosativaL.)种子为实验材料,取其无菌苗下胚轴切段诱导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经正筛选法,获得抗脯氨酸类似物L羟脯氨酸(Hyp)的变异细胞系(Hypr).Hypr脱离选择压力3mo后,对Hyp的抗性仍比对照强,FW细胞内游离脯氨酸w=0.72mg/g,是CK的3.43倍,同时还具有对NaCl和PEG的交叉抗性.和CK相比,Hypr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图谱出现两条新多肽(Mr≈56×103、32×103);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中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并出现1条新带,酯酶同工酶酶谱中亦出现3条新带.这些特性分析表明,该变异细胞系对Hyp的抗性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猪场废水污灌土壤的Cr和Ni空间变异及积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治平  徐斌  张克强 《生态环境》2007,16(6):1694-1699
为了解长期施用猪场废水对农田土壤Cr和Ni(以下简称重金属)的影响,采集了河北省京安猪场周边农田清洁区和灌溉8年猪场废水的污灌区耕层(0~20cm)共52个土壤样品,并测定了样品中pH、养分及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应用GIS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对重金属进行了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分析,探讨规模化猪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因子及其贡献。结果表明,Cr和Ni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均符合球状模型,具有中等程度自相关。根据背景调查,重金属与pH值和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以及重金属变异函数分析,研究区土壤Cr和Ni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受污灌猪场废水影响不大。富集因子分析表明,污灌猪场废水对土壤Cr和Ni几乎没有积累。灌溉猪场废水会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Cr和Ni有效态含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卫星影像的热环境时空格局及与地表特征相关性分析是目前城市热环境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此类研究针对季相变异特征的分析较为缺乏。以广州市中心区2005年下半年3期不同季相的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提出一种面向对象分割的方法提取城市热岛/冷岛分布,并利用重心模型定量其季相变化移动轨迹;采用回归树模型构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与非渗透地表的关系方程,旨在揭示城市热环境季相变异性规律。结果表明:(1)随夏季到深秋,热岛呈现从中心区退出的态势,南部冷岛大面积消失,7月18日至10月22日热岛重心向东移动2.5 km,冷岛重心向西北移动3.4 km。10月22日至11月23日冷岛重心向西北移动9 km,热岛重心向东南移动8 km;(2)随季相变化,地表温度与非渗透地表的正相关关系趋于复杂,二者相关性从7月18日的0.994 1降至11月23日的0.869 1,对于11月23日数据,使用二次多项式方程更能表达二者的关系;(3)与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相比,回归树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地表温度的空间异质性,非渗透地表的增温作用存在非线性趋势,并且二者的关系模型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土壤的地域差异性,基于地统计学半方差函数理论和GIS空间克立格插值定量分析了安徽省舒城县龙潭小流域有机质、全磷的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变异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有机质、全磷的半方差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两者的分布都显示了强烈的空间自相关,自相关距离分别为642 m、435 m.有机质、全磷变异的各向异性都比较显著,有机质在0°、50°方向上变异程度明显大于90°、145°方向;全磷则在0°、145°方向的变异程度更加突出.有机质、全磷的分布呈明显的块状和带状,其中有机质中部含量高,南部、西部含量低;全磷则是南部、西北含量高,西部、东北含量低.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中吡唑醚菌酯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方法.方法的回收率为80.4%-98.4%,变异系数为1.8%-3.8%.最小检出量为2×10-10g,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1.消解动态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在葡萄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3.7-3.8d和8.7-10.2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900mg(a.i.)·kg-1喷雾,4次药后7d,吡唑醚菌酯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1585-0.1886mg·kg-1和0.6935-0.7245 mg·kg-1,低于CAC规定吡唑醚菌酯在葡萄中的最高允许残留量(MRL值)2.0 mg·k-1.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湖南衡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并探讨HBV各基因型与血清HBVDNA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荧光定量PCR结合TaqmanMGB探针技术,对湖南衡阳地区164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DNA进行基因分型和定量检测.结果164例血清中,C型110A.(67.1%),B、C型37人(22.3%),B型8人(5.1%),D型1人(0.6%),A型1人(0.6%).C型与B、C混合型在HBVDNA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t=2.433,P〈0.05),B、C混合型的HBVDNA水平明显高于C型.由此得出湖南衡阳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C混合型次之,B型较少,D型、A型极少;B、C混合型患者的HBVDNA数量水平显著高于C型.表1.参11.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临床病历资料,应用现代感染病学、诊断学专业知识对近3年我院收治的青壮年、老年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临床诊治不同年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相关建议.表3,参3.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定不同温度、培养时间及其与熏蒸剂威百亩结合,对青岛、固安、北京三地线虫的杀灭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添加熏蒸剂时,线虫在50℃、55℃、25℃处理187 h,死亡率分别为100%、100%、10%左右.说明50℃以上不利于线虫的生存.当用威百亩8.4 mg·kg-1处理土壤,在40℃、50℃、25℃培养168 h或威百亩12.8 mg·kg-1处理土壤培养24 h,线虫死亡率分别为100%、100%、60%左右.由此可见,在不利线虫生长的环境条件下,添加少量的熏蒸剂,可显著提高熏蒸剂的杀线虫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淡水底栖动物花翅羽摇蚊幼虫和淡水单孔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沉积物中五氯酚对底栖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效应。五氯酚对花翅羽摇蚊幼虫96 h及10 d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0.6 mg·kg-1和12.5 mg·kg-1,28 d羽化半数抑制浓度(EC50)为0.79 mg·kg-1。沉积物中五氯酚对花翅羽摇蚊幼虫的羽化具有延滞作用,而且对雌性摇蚊羽化的延滞作用大于雄性,最终导致羽化摇蚊的性别失衡。淡水单孔蚓对五氯酚的耐受力较摇蚊幼虫强。五氯酚对淡水单孔蚓的96 h及14 d的LC50分别为37.6 mg·kg-1和20.2 mg·kg-1,对淡水单孔蚓21 d生长抑制的EC50为1.39 mg·kg-1。研究结果对推导五氯酚沉积物质量基准和进行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早期自然流产(ESA)患者绒毛血管的体视学密度参数,探讨绒毛血管生成状况与ESA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ESA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分为流产A组和B组,选取同期经B超证实为活胎、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妇女15例作为对照组(正常早孕组).采用体视学方法测定各组绒毛血管的长度密度(Lv)、表面积密度(Sv)和体积密度(Vv).结果:流产A组Lv与正常早孕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流产A组Sv、Vv与正常早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流产B组Lv、Sv、Vv与正常早孕组、流产A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ESA患者绒毛组织的血管生成异常,绒毛血管生成异常参与了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硼配施多种微量元素对桉树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广东省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出现缺素生理病的现象,进行了桉树施硼及配施其它微量元素的田间试验,旨为桉树人工林持续发展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单施硼对刚果12号桉W5(Eucalyptus ABL12W5)和尾叶桉U6(Eucalyptus urophyllas U6)均有明显效果,但前者施硼的效果好于后者;(2)硼与铜、锌、铁、锰、钼等配施效果明显好于单施硼,但桉树不同树种对微量元素营养有一定的选择性;硼与铜、锌、铁、锰等配施可使刚果12W5大幅增产,而硼与钼配施对尾叶桉U6生长效应显著;(3)缺硼是诱发雷州半岛桉树缺素生理病的重要原因,施用硼可有效消除雷州半岛桉树垂稍病。  相似文献   

17.
By rapidly modifying key habitat components, habitat restoration is at risk of producing attractive cues for animals without providing habitats of sufficient quality. As such, individual fitness components, such as reproduction, could be reduced and restored habitats could become ecological traps. This risk notably appears by using artificial constructions in restoration projects, yet few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ir efficacy in a robust way. We investigated this by analyzing 154 islets that were created or restored to improve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7 colonial Laridae species in the South of France. From 2007 to 2016, we compared occupancy dynamics and breeding parameters of these species between the restored sites and 846 unmanaged nesting sites. We also explored species’ preference for different nesting sit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respective effect on breeding parameters. Restored nesting sites were 2–9 times as attractive as unmanaged sites for all species except the Black-headed Gull (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Colonization probability was up to 100 times higher in sites already used by other species the previous year and increased with distance to the shore until >0.2 when distance was over 250 m. Abandonment probability was 29–70% lower when breeding was successful the previous year in all species except the Sandwich Tern (Thalasseus sandvicensis). Productivity and breeding success probability were 2 times higher on managed sites. Distance from the shore was an important attractive characteristic of artificial nesting sites in all species. Other nesting site characteristics had species-specific effects on colonization, abandonment, and breeding succes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naged nesting sites are successful conservation tools for colonial Laridae in the Mediterranean and do not act as ecological traps. Our study showed that testing the ecological trap hypothesis is a robust way to evaluate the success of restoration projects of breeding habitats.  相似文献   

18.
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合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将6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各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4d1疗程,用药1疗程;对照组32例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4d1疗程,用药1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1.9%;对照组分别为53.1%和46.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P〈0.01).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表3,表8.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的滥用使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给许多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增加了难度。基因突变和质粒接合转移是细菌获得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主要方式,许多研究围绕抗性基因来展开,但是关于群体感应对于抗性基因产生和传播的影响鲜有报道。本文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模式生物,群体感应信号分子N-(β-酮己酰)-L-高丝氨酸内酯(3-oxo-C6-HSL,C6)和3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氯哒嗪)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对大肠杆菌生长效应、突变效应及接合转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6不影响磺胺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抑制率,但能够削弱磺胺对大肠杆菌突变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增强磺胺对大肠杆菌R388质粒接合转移的抑制作用。本文为从群体感应角度研究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和量化在水流冲刷下,排水管道中不同粒径颗粒物冲刷沉积的过程,本文模拟排水管道内沉积颗粒的冲刷过程.冲刷过程中,粒径较小的悬移质颗粒(小于0.1 mm),在管道沿线取样测得水流中悬浮固体质量浓度(SS);粒径较大的推移质颗粒(0.1-2 mm),测得管道沿线不同位置沉积的颗粒质量.并建立两个数学模型分别计算排水管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